河南大学学报论文范文地址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23 16:52:11 更新时间:2013-11-23 16:35:10
建筑细部是建筑整体中的局部,它对完善建筑功能、烘托建筑氛围,体现文化传统至关重要。“细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建筑物整体中加以局部处理的连接部位。它可以是实实在在的单元构件,也可以是局部的空间或界面。事实上,细部无论是被当作建筑的枝节部分或者理解为各种大样详图,通常它都包括结构性细部和装饰性细部。结构性细部指对建筑的构成、功能、结构组成起作用的建筑细部;装饰性细部指那些仅对建筑起到美化装饰作用的细部。前者如门、窗、楼梯等,后者则包括线脚、花饰等装饰物。
摘要:建筑细部主题的要素是多样的,建筑设计是创造性的劳动,在这方面要求建筑师有广泛的艺术修养及深厚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不同的使用对象、不同的使用功能,运用主题设计的手法创造出有个性的、风格鲜明的建筑细部,从而赋予整个建筑以灵魂。本文探讨了建筑细部设计措施。
关键词:建筑,细部,设计,措施
一、建筑细部的产生部位
建筑细部主要产生于建筑不同功能部位、不同结构部位、不同形态部位的连接处。具体来讲,室外有屋顶、檐口、女儿墙、阳台、门、窗、墙体转折处等,室内有柱、梁、楼梯等细部。从古至今,建筑师就善于在这些部位大做文章,从而增强了建筑的表现力,使这些建筑作品耐人寻味。所谓不同功能部位的连接处是指建筑中由于不同的建筑功能、需求之间相连接而产生的新的形态部位,例如门是墙体的维护功能与人的出入需求这二者之间的连接,窗是墙体的维护功能与建筑物采光需求之间的连接,门、窗的刻画也是建筑细部重点表现的部位之一。所谓不同结构部位的连接处是指在结构上起着一定的连接作用的部位。
二、建筑细部的功能
1、符号功能
每个时代、每个地区的人们的风俗习惯、信仰、价值观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都凝聚在审美情趣上,而这种审美情趣又反映在建筑的细部设计中,因此,通过建筑的细部设计,我们可以阅读到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全部信息,包括人们的信仰、价值观以及文化传统,因此,建筑细部又具有符号功能
2、突出功能
细部构造由于加上了审美的烙印而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建筑的主题甚至是某种文化借由细部构造而凸显出来,从而构成了视觉上的显著点,使得建筑产生深刻的感染力。
3、实用功能
细部因功能而产生,要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表现在围护、排水、采光、通风、保温、防热、防噪等各个方面:墙体、屋盖保护了人,使得人避免了来自自然的侵害,窗户解决了人们对采光和通风的需求的问题,阳台使人有了亲近自然的机会等等。功能需求决定了对有没有某个细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审美功能
人的需求除了使用方面的需要以外,还有精神层面上的审美需求,人们总是以特定的审美情趣对细部加以设计和构造,从而使得细部构造能够对建筑起到装饰与美化作用,从而强化了建筑的意境和气氛,能够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美感由此而引起心灵上的愉悦。
5、尺度功能
尺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建筑给人的感觉上的印象与真实形状之间的大小关系。建筑物由局部、细部所构成,其真实大小固然对整体的尺度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但是局部尤其是细部处理对整体的尺度起着调节作用,在整体真实大小一定的情况下,细部越小,整体越显得高大,反之,细部越大,会使得整体显得矮小。
三、建筑细部设计措施
1、结构与细部
结构是采用一定的建筑材料,按照一定的力学原理与力学规律而构成的建筑骨骼。建筑创作离不开结构设计,任何优秀的建筑作品都是在体现艺术形式美的同时,也必须合乎结构逻辑。甚至有许多优美的建筑形式还是来自结构的巧妙设计。在结构方面,建筑细部设计应当从建筑整体出发,慎重处理结构掩蔽与暴露的关系。在美学上能够加以发挥和利用的因素,就不轻易地让它消失。应当说,合乎情理的外露结构本身就是最自然、最经济的细部形式。对结构构件而言,人们主要是通过外露构件的观赏,来领悟结构的内在逻辑,获得艺术美的。因此,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处理手法,对外露的结构构件进行形式处理。现代建筑中一些薄壳或折板建筑,常在其屋顶下面采用玻璃墙面,从而使壳面或板面与玻璃直接相交。通过这种虚实对比手法,可以强烈地衬托出这种结构的轻巧与优美。
2、构造与细部
建筑细部设计中如采光、通风、保温、防热、排水、防噪、防潮需要构造手段来达到等。由于构造要求的不同,会在建筑外观上形成不同的细部形式,比方说由于排水要求,会影响屋顶的坡度。北方的建筑保温性能很重要,因此会造成有些建筑南、北向的窗洞大小不一样,南向开窗大而明亮、北向开窗少。从构造要求出发,设计、创造、完善细部形式,是细部设计的又一途径。根据构造要求,进行细部设计,不仅可以合理解决技术方面要求,而且还可获得良好的细部形式,丰富、完善细部形象。当然,这些都要求建筑师熟知构造知识,并肯于进行细致入微的繁琐工作。
3、材料与细部
建筑形体的创作离不开对实际材料的操作,细部设计也不例外,细部形态的创造亦必须依附于具体的物质材料而存在。因此,从材料角度出发设计完善细部形式是建筑细部创作的又一重要途径。每种材料都有它各自独特的设计语言。在设计中,合理选材,真实表达材料性能是我们应遵守的原则。要做到合理选择材料,必须熟练掌握材料性能,以便在设计中运用自如。材料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物质材料的材质特征,这种特征主要是指材料的色彩、质地和纹理。而材料的质地可称为“肌”,纹理的起伏编排可称为“理”。因此,材料的特征集中表现在色彩和肌理两方面,而这两方面也正是材料表达的两种途径。
在建筑艺术中,色彩是建筑物最重要的立面设计手法之一,同时也是最易创造气氛和传达情感的要素。但在建筑立面中,色彩必须服从形体的构成关系,它只能加强建筑形体,与之融为一体,为创造统一而完善的造型效果服务。从色彩的实验中可以证明,人在正常状态下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映的是色彩,在形式构图中,色彩与其它造型要素相比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效果。利用色彩特有的机能和错觉,可以改善建筑造型中的不利条件。
一般地,我们可以把“肌”理解为原始材料的质地,把“理”理解为纹理起伏的编排。比如花岗石可磨制为镜面状态,虽然材质并无变化,但肌理形态却有了较大的改观。因此,在设计中对“肌”主要是选择问题,而对“理”却有更多的设计可能。因此在建筑细部肌理设计中,我们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纹理起伏的编排上。
总之,建筑细部主题的要素是多样的,建筑设计是创造性的劳动,在这方面要求建筑师有广泛的艺术修养及深厚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不同的使用对象、不同的使用功能,运用主题设计的手法创造出有个性的、风格鲜明的建筑细部,从而赋予整个建筑以灵魂。作为当代中国建筑师,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地深入进行一些有风格特点的细部设计,才能更全面地表达建筑师的设计意愿,反映出建筑师独有的个性。同时使我们的建筑创作作品不再看上去落后于国外同行。
参考文献:
[1]刘向军.建筑细部对创作形态和建筑审美的影响[J].城市建筑,2009,(04).
[2]严华忠.浅析建筑细部设计在建筑中的作用[J].建筑施工,2010,(05).
[3]王达,李彪,王子仪.论建筑细部设计的人文性[J].作家,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