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论文范文免费参考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27 11:36:40 更新时间:2013-11-27 11:52:25
高校一向被视为内部组织稳定性较高、外部因素侵入较少的地方。高校管理者会发表一些管理类的论文,本文就是一篇高校管理论文范文,论述了高校危机传播的阶段性分析及其传播策略研究,选自期刊《内蒙古教育》[1]杂志是经中华人民[1]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登记,由内蒙古教育厅主管,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主办。《内蒙古教育》是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
【摘要】本文依据高校危机传播的四个阶段及特点,提出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传播策略:危机潜伏期:以内部传播为主,培养危机意识;危机初发期:迅速反应,准确地传播信息;危机持续期:进一步掌握传播主动权,综合运用传播手段;危机消退期:有针对性地传播信息,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高校,危机事件,阶段,传播策略
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急剧加速,高校出现了各种危机,如大学生自杀、集体中毒、意外伤亡等等。危机事件一旦出现,对高校而言不仅面临着危机本身所带来的危害,还面临着学校声誉、形象等一系列危机,很多高校因此陷入被动、有损形象的局面,如拒绝媒体采访、流言满天飞、学生或家长产生不满、社会公众质疑学校管理等等。形成这些局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校对危机事件把握不够准确,导致了信息的传播不到位,或者信息的不恰当传播。
其实,任何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过程,它以某一突发事件为爆发点,之前的酝酿阶段称之为潜伏期;初发期是指危机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并逐渐过渡到持续期,这两个阶段时间有长有短且没有严格的界限;最后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危机进入消退期。
要减轻或化解危机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和后果,高校应当把握危机事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并针对性地采取必要传播策略,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危机潜伏期:以内部传播为主,培养危机意识
危机在爆发前会有各种各样的征兆出现,流言也可能随之出现。这时新闻媒体一般还没有介入,即使是危机意识比较强、观察比较敏锐的媒体也可能只是密切关注,不会有报道动作。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外的信息传播不是重点;而高校内部的信息沟通应该开始。
1、传播预防知识,培养危机意识
在日常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危机意识培养包括危机知识的普及宣传、危机事件应对能力的培养等。关于危机事件及相关知识,可以由学校主管部门领导、相关专业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搜集、整理成专门的教材或宣传资料,例如发生地震的前兆知识、躲避地震的逃生知识、防止余震破坏的知识;火灾的预防、扑救、逃生知识;食物中毒、烈性传染病的防护知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干预知识等,都可以作为危机事件教育的素材。在这些宣传教育中,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逐渐培养危机意识。
2、高校危机事件信息的监测与识别
高校对危机爆发前出现的各种征兆应当高度重视和谨慎。如何获得信息,可以直接从学生口头表达、网络表达信息中获得;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彼此交流所掌握的信息,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可以通过社会上新出现的事物和问题,结合高校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的反应来获得宝贵资料;也可以从政府官方资料、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关决策者的回忆录、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相关事件的资料中了解必要的信息。
获得比较全面的信息后,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识别,如对征兆的风险、可能的发展趋势等结合周围环境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并及时在高校内部进行必要的沟通,但要确保用一个声音说话。
二、危机初发期:迅速反应,准确地传播信息
高校危机事件一旦爆发,相关信息会迅速在学校内部传播,同时也势必会引起新闻媒体的空前关注。此时信息的流通速度相当快,可能会在一夜之间传遍校园,而新闻媒体也可能同时获得几个不同版本的相关信息。这一阶段的信息传播会对整个危机事件的传播甚至危机处理的整个过程产生决定性影响。
1、内部的信息传播,重在速度、透明度、诚信度
流言在高校危机事件爆发初期会大量涌现,在校内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这时,学校要在第一时间对此做出应对,准确地传递信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稳定情绪,并积极表明学校的立场和态度,传达学校的应对措施。不论引发危机事件的责任在谁,这时候都不要计较,重要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化解危机的措施。
这个阶段要遵循“第一时间、主动作为、行动信息、简明扼要和前后一致”的原则,在最快的时间里传达信息。同时,还要利用其他传播途径不断地重复和补充相关信息,如召开师生见面会、制作和散发材料、传单、悬挂标语等等。内容上要选择简洁的格式,语言简明扼要,避免使用术语、缩略语或者技术用语等。
同时要注意信息的反馈,为学生向学校传播信息提供便捷的渠道。例如,提供多种联系方式,公布领导部门的值班电话、危机事件中专设的24小时电话、信箱、电子邮件、论坛,甚至是领导人的电话、信箱、电子邮件等。校园网可以设立相关的专区、专题,供学生讨论、咨询和提供信息。
2、与新闻媒体的信息沟通,重在主动传播、态度谨慎、信息准确
(1)正确认识与新闻媒体的关系:避免成为敌人,努力成为合作的伙伴。应当认识到,对于高校来说,记者和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更不是上下级关系,而应当努力成为工作伙伴。因此,高校应“以事实为底线”,与媒体进行信息沟通,公平对待媒体的采访要求,即尽可能地确保所有媒体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同时获得信息。例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在新闻发布会后两个小时内将相关内容挂在网上,供各家媒体查阅;高校应当熟悉各类媒体的截稿时间(尤其是报纸和新闻类杂志),在安排新闻发布会以及与媒体联络时加以考虑;在媒体的选择上,要兼顾各种媒介形式,并且尽量避免对新闻发布对象进行挑选等等。
(2)深入了解媒体,实现有效合作。运用新闻媒体的前提是了解新闻媒体、理解新闻媒体、支持新闻媒体。[1]一般而言,对高校的危机事件记者最为关注的有:谁来负责处理危机?死伤者是否得到妥善处理?局面是否得到控制?危机为何发生?危机为何是不能避免的?危机发生之前,有关部门是否提出过警告?今后还会发生什么?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危机还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还有哪些坏消息没有发布?同时,全国性的媒体和地方媒体报道的侧重点会有不同,不同形式的媒体(报刊、广电、网络)报道的侧重点也会不同。不仅要了解媒体的信息需求,高校危机传播团队要和新闻媒体打交道,还需要具备基本的新闻素养。比如需要适当地将行政语言转化为新闻语言,最大量地提供具体的事实信息等。同时,对于媒体来说,危机期间学校有关人员的态度也是一种信息,摒弃行政语言、平等沟通等原则也显示了高校的一种态度。危机初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是一种比较可行有效的传播方式。
三、危机持续期:进一步掌握传播主动权,综合运用传播手段
危机事件进入持续期时,学校应该完全掌握对内、对外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并且提供完整、全部、甚至有广度有深度的信息内容(如危机事件背景知识、材料等)。危机初发期的信息传播主要强调“快”、“及时”,这个时期强调的是“全面”、“丰富”。
1、对高校内部的信息传播更加公开和透明
前一阶段的信息传播主要是为了“稳定民心,化解恐慌”,到了危机持续期,危机传播团队已经掌握足够的信息,能够对危机事件的进程、原因、相关背景等做出解释。此时,学生对高校信息的信任和依赖基本形成,并希望更加公开和透明。高校应及时调整传播战略,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危机,公开透明的信息也会让学生对学校充满信心,并有可能参与到其中来。学生了解了更详尽深入的信息,会理解和支持学校,在此基础上,他们会站在学校的立场上主动对外界传递消息,说明危机事件的进程或解释高校的应对措施。他们的人际传播方式具有很好的传播效果,外界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会更加信赖其传递的信息,同时也愿意将信息再度传递给其他人。
2、与新闻媒体全面合作,引导舆论
在前一阶段,新闻媒体传播了相对有限的信息,学校也只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来了解和观察社会舆论的动态,收到的信息反馈同样也是相对有限的。而到了危机持续期,危机事件的各种因果关系逐渐清晰和明朗,相关信息随着事件的发展和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完整。全面有机的信息通过媒体的传播,让社会公众更加了解情况、理解学校。
学校与新闻媒体的全面深入合作也体现在这里。媒体在这个阶段的报道策略也会有一定变化,学校要充分了解媒体的需求与其合作好。
四、危机消退期:有针对性地传播信息,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随着事件的推移,危机事件也进入了消退期。消退期虽然标示着事态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新闻媒体和公众进入“信息疲劳期”,这会影响到学校的信息传播效果。
这一时期应当传播的信息包括:及时通报本阶段学校恢复工作的进展情况,继续提供宣传教育性的信息以提高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对危机的前因后果和危机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诚恳的解释,表达诚挚的歉意和希望,以此次危机事件为契机改进和完善整个学校危机传播体系。
本阶段危机传播的重点要转向那些受危机事件影响最严重的人,尤其是那些受到“后危机综合症”[2]困扰的人,更加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对公众实施心理援助,提高危机心理承受力。例如可以与新闻媒体合作,在报纸、网络上为某个心理医生开辟专栏,邀请其定期撰写一些相关文章;电子媒体可以直接请相关专家出镜,解答人们的心理困惑。在高校内,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开设经常性的心理医生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消退期并不意味着信息传播的结束,同时学校也应该从危机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有关危机事件传播的经验教训。重点对学校发言人工作和应对媒体的工作、对学校的危机传播有效性进行反思和评估。
以上四个阶段在现实中不可能是界限分明的,不能很明确地指出到某个时候是第一阶段,然后到某一时候是第二阶段,实际情况往往是各个阶段相互联系、交织,有重复的部分;也不一定所有的高校危机都可分为这四个阶段,有的时候可能没有所谓的“潜伏期”就突然爆发,因此实际的高校危机传播对学校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本文所探讨的传播策略,也并不是说在某一阶段就一成不变地去运用某些策略。所有的技巧和策略都是可用的,应针对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最有效、最便捷的传播手段。从整体上看,在整个高校危机传播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从始至终贯穿的是“人性化传播”的理念,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高校对大众传播手段的运用需要建立在深入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基础上,因此不仅是危机期间,危机过后也要关注媒体、研究媒体,继续保持沟通与合作。
【参考文献】
[1](美)马克•麦希斯著.吴友富,王英等译.媒体公关十二法则.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2:1.
[2]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9:22.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