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发表南宋官历昼夜时刻制度考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28 16:11:13 更新时间:2013-11-28 16:00:12
历法是中国古代一套特殊的知识体系。自从东汉《四分历》起,就包含二十四节气的昼夜长短这一项,及至唐代,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实现公式化,即“步晷漏”术,陈美东先生曾梳理这些内容,并计算其精度。[1]林金泉曾采用数学方法,总结公式,推算还原出《宋史·艺文志》所载亡佚已久的陈得一撰《<统元历>日出入辰刻立成》一书。[2]
摘要:传统历书根据特定规则在某些日期之下标注昼夜时刻。文章对南宋时代官历中的昼夜时刻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整理出其编排体系。
关键词:历法,历书(历日),昼夜时刻,《宝祐四年会天历》
前人基于历法术文的探索值得肯定,然而古人编制历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用来推步运算,编制历书(俗称历日)。昼夜时刻是历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敦煌具注历日可知,自唐末以来,传统历书开始在特定日期之下,标注昼夜长短,此种情形在北宋初年已相当普遍。南宋时代,官历还载有太阳出入时刻。笔者看来,一本历书的编写过程,首先要推算闰朔节气,打好骨架,然后按照某些特定的规则进行注历,而在注历过程中,昼夜时刻常与被今人视作迷信内容的各种神煞、避忌规则等,一并填入历书。据此理念,笔者曾探索过敦煌具注历日中的昼夜时刻体系[3],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南宋时代官历之中的昼夜时刻问题进行研讨。
1《宝祐四年会天历》昼夜时刻制度考
南宋官颁历日实物,仅数残片。日本金泽文库藏宋刊本《(大宋)嘉定十一年(1218)具注历》残卷仅一页,即在同一天下面注有昼夜长短、太阳出入时刻。俄藏黑水城出土文献中,有若干汉字历书残片可见太阳出入时刻,而此传统,当是源自宋朝。
传世本南宋官历,属清钞本《宝祐四年(1256)会天历》最为完整。该历全名为《大宋宝祐四年丙辰岁会天万年具注历》,今通行《宛委别藏》本。
中国古代长期行用百刻制,汉代人就已指出河南地中附近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冬至昼四十刻、夜六十刻,夏至昼六十刻、夜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这里的昼夜长短是以日出、日入算,不计昏、明各两刻半之值。此数值为后世历法长期沿用。《宛委别藏》本《宝祐四年会天历》昼夜长短标准颇有特点,昼五十刻、夜五十刻一处注在春分前5日,一处注在秋分前1日;而在二至附近,昼六十刻、夜四十刻在夏至前16日,昼四十刻、夜六十刻在冬至前16日。清人见到《宝祐四年会天历》钞本后,面对此种现象疑惑不解,甚至怀疑存在传抄错误。[4]王立兴解释该历说,“某些日期下注有昼夜漏刻数,皆指从该日起应当改用的新漏箭上的刻数,一直用到其后某日再注另一漏刻数为止”,而清人“误解所注昼夜漏刻数,是当天出现的情况。”[5]
古代漏刻连续计时,需要随着昼夜长短的变化,在特定日期更换漏箭,这种现象称为改箭。[6]常见的方案是“随刻改箭”,如《隋书·天文志》介绍:“漏刻皆随气增损。冬夏二至之间,昼夜长短,凡差二十刻。每差一刻为一箭。冬至互起其首,凡有四十一箭。”[7]这是指漏刻随着昼夜长短的等距消长而改箭,昼夜时刻每增减一刻而易一箭。具注历在特定的日期之下标准昼夜时刻,实为指导“随刻改箭”。昼夜长短每天都在变化,一个回归年之内,周而复始。古人应该是认识到这种现象,或许是为了简化操作起见,在对生活生产没有明显影响的前提下,允许一定的误差,从而以昼夜消长一刻差值为基准,划为一份:实际效果就相当于把若干天的昼夜长短视作相同,在这个时间段之后一日起的又若干天内,也就是下一份里,每日的昼夜长短相对于上一份里的每日昼夜长短,变化值均为一刻。[3]
查《宝祐四年会天历》,夏至附近,昼六十刻、夜四十刻注在五月初四日,夏至在五月二十日,昼五十九刻、夜四十一刻注在六月初九日。这是意味着五月初四日到六月初八日这34天,昼夜长短皆为昼六十刻、夜四十刻,夏至日就在此区间内。到了六月初九日,开始进入昼五十九刻、夜四十一刻……同样地,冬至附近,昼四十刻、夜六十刻注在十一月初十日,冬至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昼四十一刻、夜五十九刻注在十二月十四日,这是意味着十一月初十日到十二月十四日这34天,昼夜长短皆为昼四十刻、夜六十刻,到了十二月十四日,开始进入昼四十一刻、夜五十九刻……
昼夜时刻的周期性消长,其间存在一个稳定的规律可以依循。自清代《时宪历》以前,中国古人长期使用平气注历,这种体系预设太阳在黄道上运行速度均匀,那么昼夜时刻之增减,就与二十四节气有着紧密联系:昼夜时刻常常是固定在某个节气日的前后数日。
《宝祐四年会天历》中昼夜时刻之标注,亦如上所述,存在一个规则可以遵循。该历正月部份历注大多阙失,不见昼夜时刻,其初始昼夜长短,为二月初九日所注昼50夜50,已近春分。则其改箭日期可划分为四段:①春分起:昼50夜50,6日;昼51夜49,6日;昼52夜48,6日;昼53夜47,7日;昼54夜46,13日(因昼55夜45脱);昼56夜44,8日;昼57夜43,8日;昼58夜42,11日;昼59夜41,15日;②夏至起:昼60夜40,34日;昼59夜41,14日;昼58夜42,10日;昼57夜43,8日;昼56夜44,8日;昼55夜45,14日(因昼54夜46脱);昼53夜47,6日;昼52夜48,6日;昼51夜49,5日;③秋分起:昼50夜50,7日;昼49夜51,5日;昼48夜52,7日;(此处从5日突然到7日,变化太快,笔者颇疑传抄者把昼49夜51抄错了位置,后天1日)昼47夜53,6日;昼46夜54,6日;昼45夜55,7日;昼44夜56,7日;昼43夜57,8日;昼42夜58,10日;昼41夜59,14日;④冬至起:昼40夜60,34日;昼41夜59,使用日期不明(昼42夜58脱)。
该历在平常日期,改箭多是6、7日一易;秋分前后,昼夜长短变化稍快,偶有5日一易;而冬、夏至前后,昼夜长短变化较慢,漏箭使用时间较长,其极值达34日!此外,按照昼夜时候变化的周年大体对称的规律,脱注部份内容还可以尝试进行补正。春分前:昼45夜55,7日;昼46夜54,7日;昼47夜53,6日;昼48夜52,6日;昼49夜51,5日;春分起:昼54夜46,6日;昼55夜45,7日;夏至起:昼55夜45,7日;昼54夜46,7日;秋分起:昼50夜50,6日;昼49夜51,6日;冬至起:昼41夜59,14日。
为了更直接形象地展现问题,笔者取《宝祐四年会天历》各漏箭使用天数,用Excel作图1。图1之中,横向为按昼夜长短顺序的不同漏箭,纵向为各漏箭的使用天数,如是可见该历改箭日期系统之概貌。
笔者研究敦煌具注历日中的昼夜时刻问题,曾据其漏箭使用天数作示意图。[3]经过比较,与图1的情况有较大差异。
2《淳熙历》昼夜时刻特征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国学进士石万上书论述《淳熙历》之误,亦涉及昼夜时刻问题。[8]他首先介绍昼夜长短的变化随着季节、节气的推移的周年规律:河南地中附近,冬至昼四十刻、夜六十刻,夏至昼六十刻、夜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
石万认为《淳熙历》昼夜长短存在问题:“冬至昼四十刻极短、夜六十刻极长,乃在大雪前二日,所差一气以上;自冬至之后,昼当渐长,夜当渐短,今过小寒,昼犹四十刻,夜犹六十刻,所差七日有余;夏至昼六十刻极长、夜四十刻极短,乃在芒种前一日,所差亦一气以上;自夏至之后,昼当渐短,夜当渐长,今过小暑,昼犹六十刻,夜犹四十刻,所差亦七日有余;及昼、夜各五十刻,又不在春分、秋分之下。”据此可知,《淳熙历》昼四十刻、夜六十刻标注在大雪前2日,一直延续到过了小寒之后,才进入昼四十一刻、夜五十九刻;夏至昼四十刻、夜六十刻,标注在芒种前1日,一直延续到过了小暑之后,才进入昼五十九刻、夜四十一刻。而在石万看来,历书标注昼夜长短极值,就应在冬夏二至日之下,过七八日,再标注下一个数值;昼夜之分,也应该在春分、秋分日之下。
《淳熙历》太阳出入时刻,石万也提出质疑:“日之出入增减一刻,近或五日,远或三四十日,而一急一迟,与日行常度无一合者。”据此可知,《淳熙历》太阳出入时刻之标注,增减一刻少则五天,多则三四十天,变化并不均匀。而在石万看来,“日之出入,人视之以为昼夜,有长短,有渐,不可得而急与迟也,急与迟则为变。”他认为,《淳熙历》日出入时刻增减刻数变化太快,不符合太阳行度。
查《宝祐四年会天历》昼四十刻、夜六十刻,昼六十刻、夜四十刻,以及太阳出入时刻等标注情况,其实与《淳熙历》接近。看来,石万之法,与彼时代官方历法之昼夜时刻传统有较大差距。
3术数典籍所载“具注历日出入法”
昼夜时刻注在历书之中,而官颁历日内容毕竟较简略,古代社会还流行相当多的术数文化书籍,内中有很多内容可以与官历历注对应,阴阳术士们常据之择吉、占卜用。笔者见到南宋时期的《五行精纪》[9]、《三术撮要》[10],除了涉及官历中的各种神煞、避忌规则之外,还有“具注历日出入法”,且二书记载此部分内容完全相同。唯所用时制较为特殊,乃是加八干四维的二十四时制。这种时制,主要是供阴阳术士们堪舆择吉之用。[5]
笔者尝试将这些内容辑录出来,并尝试把八干四维放在十二时辰的各个“时正”位置,还原为古代通行的时制,即十二时辰与百刻制结合之辰刻制,成表1。
既言“具注历日出入法”,而中国古代的造历之权又是由官方垄断,此一规则当是源自官历。笔者以表1对照《宝祐四年会天历》所载太阳出入时刻的标注规律,发现两者绝大多数能够基本契合。
《五行精纪》刊行于绍定元年(1228),该书“具注历日出入法”内容之末,注明来源为《三历会同》。检索史籍,《宋史·艺文志》记载有两种相关书名:一为“刘氏《三历会同》一卷”[8]5257,二为“《三历会同集》十卷”,其后注“绍兴初撰,不知名”[8]5276。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二《阴阳家类》载:“《三历会同》十卷,不知作者,集《百忌》、《总圣》、《集正》三书”[11],这应该是指《三历会同集》。而《五行精纪》引用《三历会同》不止一处,有些内容会提及出自《百忌》、《集正》、《总圣》等书,如此就可以确定“具注历日出入法”是出自《三历会同集》。
若《宋史·艺文志》记载《三历会同集》成书时间无误,《会天历》行用时间为南宋宝祐元年(1253),可知其昼夜时刻体系与早期官历差异不大。
参考文献:
[1]陈美东,李东生.中国古代昼夜漏刻长度的计算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1).
[2]林金泉.宋《统元历日出入辰刻立成》考[J].(台南)成大中文学报,2007.
[3]汪小虎.敦煌具注历日中的昼夜时刻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3(2).
[4]莫友芝编.宋元旧本书经眼录[M].续修四库全书[Z].第9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09-510.
[5]王立兴.纪时制度考[A].中国天文学史文集[C].第四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47.
[6]陈美东.中国古代的漏箭制度[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7]魏徵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8:526.
[8]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8:1940.
[9]佚名.三术撮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