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论文图书馆在读者知识管理中的创新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29 10:29:35 更新时间:2013-11-29 10:52:28
本文是一篇图书馆管理论文,论述了图书馆在读者知识管理中的创新。图书馆管理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图书馆界》,该刊于1980年创刊,1986年正式在国内公开发行,2010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国际大16开。办刊多年来,在全国图书情报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本刊逐步形成了严谨的学术刊物的特色,在全国图书馆学专业刊物中有一定影响。
【摘要】本文从论述知识管理的含义入手,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阐述了当今图书馆在读者知识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管理创新
1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它主要体现在对显性知识的管理、隐性知识的管理以及用知识管理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这三个方面。
1.1显性知识的管理
主要包括“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网络虚拟资源馆藏化”两个方面。前者就是将本馆收藏的非电子化文献数字化,包括书目数据库建设、特色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各种载体全文数字化。
后者是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将大量无序的信息使之有序化,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最终形成知识库。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为读者提供最直接、最高效率的知识信息服务。
1.2关于隐性知识的管理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还包括存在于人脑中的隐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是挖掘图书馆员的潜在知识功能。图书馆营造一个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倡导图书馆员的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
2用知识管理对图书馆进行管理创新
2.1对图书馆管理基本理论的创新
2.I.1管理内容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要实现图书馆管理中人事管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整合和创新,突出如下主要内容:
(1)知识创新管理。
(2)知识服务管理创新。
(3)人力资本管理创新。
(4)知识产权管理创新。
2.1.2管理职能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创新体现为:(1)外化、内化。外化,它是以外部贮藏库的形式捕获知识,并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组织知识;内化,它是设法发现与特定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2)**,它是指把与某一研究领域相关的人和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群件、内部网、工作流和文件管理系统进行明确、固定的知识匹配和传送。(3)共享,即帮助员工从知识库中发现有用的知识甚至从中获得启迪和智慧。(4)学习,即帮助图书馆与个人解决学习问题。(5)认知(创新),它是在外化、内化和**的基础上创造知识的过程,即知识创新的过程。
2.1.3管理原则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原则的创新将突破图书馆传统管理的一些条条框框,他主要体现在:(1)开放性原则。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平台,让所有成员能把自己的新知识添加到知识管理平台中去,同时也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丰富图书馆的知识库。(2)共享性原则。当成员在转让知识的过程中能使自己的知识得以深化,或者获得一些新的知识。(3)激励性原则。图书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激励系统,包括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明晰机制、知识绩效机制和知识奖惩机制,就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型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或者针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4)发掘性原则。图书馆应该认识到知识在图书馆产品及其服务的价值创造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图书馆需要明确知识的价值,并将其挖掘出来。
2.2对图书馆管理方法的创新
2.2.1目标管理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目标管理的创新要引入人力资本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尊重职工的作用和他们本身的发展,强调运用权变管理思想来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以柔性管理方式取代目标管理中的硬性管理,使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图书馆知识管理还通过营造一种知识共享文化,形成一个能够让知识自由流动的环境,这样就可协调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员工间的关系,使图书馆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从而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
2.2.2全面质量管理的创新
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创新应该做到:(1)对质量的全面承诺;(2)面向用户;(3)不断改进操作系统;(4)协同工作;(5)重视培训;(6)为员工授权和尊重员工;(7)测度绩效;(8)持续改进。
2.2.3集成管理的创新
图书馆集成管理,是指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实现信息技术、文献信息资源、人员、机构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增强管理对象的交融度,促进各项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匹配,从而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提高。由此看来,图书馆集成管理只不过是实现了对图书馆管理要素的整合与集成,是信息管理的一种高级形式。一方面,图书馆集成管理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图书馆可以运用集成管理技术与方法来促进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另一方面,图书馆知识管理吸收了集成管理中的“集成”理念,站在更高的层次,即从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的角度来拓展图书馆集成管理的应用。
2.3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
2.3.1用知识管理思想指导图书馆服务
首先,应坚持“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原则。以前图书馆更多地是关注馆藏,而不是读者,即是“以馆藏为中心”开展服务,导致一些弊端,如馆藏重复建设、馆藏结构单一、利用率低、服务范围小、服务层次低、经济效益差等。图书馆知识管理贯彻“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原则,针对读者结构、阅读倾向、各群体数量及比例、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和方式、对服务的需求层次和满足程度、将来可能的发展变化等参数,连续地收集读者数据,深人研究读者信息需求,建立明确有序的读者信息反馈渠道和科学、可行、系统化的评测指标,借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和评价图书馆服务运行的状态和效率,指明需要改进的环节和项目,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对策,从而扩大和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
其次,服务内容强化知识性。知识经济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较高的知识性要求,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不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贮存和传递,而是基于知识的开发、创新与利用。首先,在服务内容的深度上,应特别注意扩充知识内涵,实施知识挖掘与知识发现,使原有信息和知识得到系统化、综合化、深入化,产生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强的再生知识,实现知识资本的更新、整合和增值;其次,在服务内容的广度上,应尽量扩展相关问题的知识涵盖面,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各种实体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包括知识导航系统),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图书馆提供知识面很广的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
第三,服务方式实行知识服务。图书馆应在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建立在图书馆服务功能和专门知识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不再是以规范化的信息资源收藏和组织为标志,而是以灵活的服分析、诊断、解决为标志。知识服务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基于分析和基于内容的参考咨询服务、专业化信息服务、个人化信息服务、团队化信息服务、知识管理服务等。需要指出,知识服务并不排斥以藏书建设、文献编目、文献检索、文献流通阅览为基础的传统服务,只不过这些服务将不再体现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专业取向和标志性内容,将主要作为辅助性的后台服务来支持知识服务。
2.3.2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培养能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
21世纪现代图书馆工作重心将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图书馆员是实现这些转移的关键。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理论视角不同。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总和。通常,我们用一定范围内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人力资本是指通过一定的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的能力和知识的资本形式,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能力,而付出的代价会在人力资本的使用中,以更大的价值得到回报。(2)起源时期不同从历史的角度看,先有人力资本理论,后有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基础和重点。(3)外延不同。人力资源是一个宏观的、概括性的范畴,具有层次性既包括自然人力资源,又包括经过培训才能上岗的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的能力和知识。而人力资本仅指复杂劳动的能力和知识。(4)强调重点不同。人力资源只注重劳动的量,却忽视了劳动的非同质性。而人力资本却强调劳动的非同质性即劳动力素质。以人力资本管理理论为基础培养知识型馆员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创新图书馆管理,所培养的知识型馆员应该具备能胜任知识管理的以下基本素质:①具有了解知识和信息的特征、结构、媒体的知识;②具有收集、组织、保存、利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③拥有信息技术识知,即知道怎样运用合适的技术为目标用户捕获、分类和传播信息与知识,以及怎样把知识转化成集中化的员工数据库来存取;④具有敏锐的和善于分析的头脑,能从多种角度了解用户需求;⑤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