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创新提问设计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3-11-29 13:22:54 更新时间:2013-11-29 13:56:52
本文是一篇语文教育论文范文,为各位教师提供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以供大家参考和下载。
课堂上进行提问,是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手段,教学过程的展开和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课堂教学效率高低与提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乏味、平淡,因此,我们要从创新的角度来审视提问。
那么如何创新提问设计呢?
一、提问要有生成性
教学初始阶段提问设计要体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感知体验要与文本相衔接,力争用简洁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经过不断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因势引导他们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在“疑”中生成教学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预先设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围绕其展开,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需要以及内在差异,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遏制,原本应该活泼的课堂变得沉闷、无趣、封闭。而新的教学理念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体验提出问题,教师及时地对问题进行完善,或归纳、或概括、或从中选出带有全局的问题作为目标,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质疑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变学生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突出学生主体意识。
二、提问要有集约性
教学的进行阶段,教师可以抛出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牵引力的“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是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起逐层牵引作用,是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的,能引动整体性阅读教学,建构起课堂教学活动的板块,体现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集约性,即一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枝蔓丛生的局面。教师要善于舍弃,不可平均用力,“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或提问,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问要有拓展性
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精粹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并引起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激烈争论,激起学生思维碰撞,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找到多元化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下面以《孔乙己》教学示例来说明课堂提问的生成性、集约性和拓展性。
刚一上课,教师定下基调:我上课喜欢同学提问或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同学们提出问题老师不做解答,请其他同学解答,如果没有同学解答我们就一起研究。这堂课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多少。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提得多?
1.学生提出问题:(1)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酒店的柜台和“别处不同”?“咸亨酒店”为什么往酒里羼水?(3)“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什么是“穿长衫”的人?⑷为什么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呢?
上述(1)、、(3)三个问题由学生一一思考解决。第四个问题有难度,老师和大家一起交流解决。
2.为什么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呢?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就好理解了。
教师调控,组织讨论:
(1)孔乙己的死跟什么有关?
孔乙己的性格如何?
教师指导阅读,并因势利导得出结论:孔乙己是一个困窘落魄又自视清高、死要面子而又被人嘲笑欺凌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3)小说开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弱者的形象,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看课文研读对孔乙己的身材、语言、脸色描写的句子。
(4)最后人们再次想起他,是由于什么原因?
师生总结:在这样冷酷的社会里,孔乙己当然只有死路一条。
3.教师紧接着提出讨论问题:为什么鲁迅又要说大约呢?
(1)品味“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的含义。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为什么这么写?
(3)孔乙己是怎样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的?
学生得出结论:“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大约”隐含着社会的冷漠,“的确”表现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悲剧的性格,也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4.教师抛出问题:老师给这篇文章加个小标题:“一个人写出了一个社会”,也是老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现在请同学们也学老师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另外加一个副标题。
学生:(1)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3)无望的社会造就了无望的人。(略)
上课伊始,教师设计的提问“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谁提得多”?激发学生探索、思考,并发现问题,走入作品,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以及对问题理解的程度。为什么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由学生发现并提出,其实也是教师精心预设的“牵动一隅而提挈全篇”的问题,只不过恰好由学生提出,凸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问题的生成性。教学的进行阶段,课堂的活动主要围绕上述主干问题进行,并逐渐引向深入,问题具有板块效应,信息量大,牵一而驭万。深化阶段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也学老师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另外加一个副标题”,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激起学生思维碰撞。
四、设计创新提问有什么教改意义?
要知道如何在教学实际中设计提问,就得首先知道提出问题研究的创新意义。提问的创新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有三个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大量减少无效提问,减少无用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二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三是由于要解决问题而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课堂学习活动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由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问,就是改变课堂教学“碎问碎答”的流弊,将谈话式、答问式、讲析式的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中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用精干简洁问题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用主干问题来结构学生的课中活动,用主干问题来制约课堂上无序的、零碎的、频繁的问答,能有效地克服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遏制教师的过多讲析,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让那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的课型与课堂教学结构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郑桂华,王荣生.语文教育大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210.
[2]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名师课堂,2007:1.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