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范文免费参考
所属栏目:历史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03 16:17:22 更新时间:2013-12-03 16:33:22
摘要:二千年以来,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任国君刘禅被认为是庸君的典型代表,民间亦有“扶不起的阿斗”的俗语。然而,探寻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文学作品往往会被当作历史史实来看待,文学形象也被当作了历史形象。抽丝剥茧,从历史记载中重新解读刘禅形象,我们发现,刘禅非但不是懦弱无能之辈,其一生的表现更可以说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刘禅以亡国之君而得以善终,实属难得。
关键词:刘禅,庸君,大智若愚,历史论文投稿
在《三国演义》中,有个人可说是知名度极高,那就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第二任国君也是亡国之君刘禅。他任蜀国皇帝时,一事无成,蜀国灭亡后又乐不思蜀,因他小名阿斗,在民间,故有“扶不起的阿斗”的歇后语。刘禅,也成为庸君的典型代表。但从历史记载中,却有不少蛛丝马迹,让人对刘禅的昏庸产生疑惑,他真的是庸君吗?
一、刘禅并非无能之辈
据《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描写,有一次司马昭与刘禅一起喝酒,故意安排表演蜀地歌舞,想试试刘禅的心。刘禅身边的人触景生情,非常难过,但刘禅“嘻笑自若”。司马昭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与刘禅一起降魏的大臣郃正觉得刘禅的回答太不成体统。回来后,郃正批评刘禅说:“主公方才的答话有些不妥。”刘禅说:“那我应该怎么说呢?”郃正嘱咐说:“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对他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那边,因此很难过。这样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刘禅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对,我会记住的。”
几天以后,疑心仍未完全消除的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说:“我们这儿待您不错,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就把郃正教他的话说了一遍,同时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因为实在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司马昭看了他这个模样,笑着说:“这话好像是郃正说的啊!”刘禅吃惊地睁大眼睛,傻里傻气地望着司马昭说:“对,对,正是郃正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司马昭不由得笑了起来,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司马昭认为刘禅是个糊涂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就放心了。
就因为司马昭对刘禅不存戒心,不但对他从未起过杀心,还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邑一万户,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刘禅如此糊涂,也难怪人们把他看成了庸主的典型。难而,刘禅真的如人们一向认为的这么懦弱无能吗?非也。我们看看诸葛亮死后,有关刘禅的一些历史记载吧。
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度,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监管行政。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然后,刘禅又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当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而后方空虚时。刘禅唯恐蒋琬犯诸葛亮老毛病,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动。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大权独揽,一改以前诸葛亮在世时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局面。试想,能做出这样一种政治安排的人难道会是庸劣之主吗?
二、刘禅为庸君实乃无奈
为什么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又显得如此懦弱无能呢?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局面,不难理解,刘禅身为“庸君”可以说是逼不得己。
刘备死时,向诸葛亮托孤,年仅17岁的刘禅继位,开始与诸葛亮这个“相父”共事。按刘备的遗嘱,刘禅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诸葛亮也是以父亲的身份来对待刘禅,对他事事不放心。《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在蜀汉,“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就是说,蜀汉的国家之事,无论大小,一切都由诸葛亮说了算。那么刘禅这个“万岁爷”干什么呢?裴松之注引《魏略》中引用刘禅的话说得很清楚:“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就是说,所有的军政大事都由诸葛亮说了算,刘禅只做一件事情:以皇帝的身份祭祀天地和先祖。刘禅做为名义上的皇帝,甚至比傀儡还不如。他没有发号施令的权力,完全是个空架子。
《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在诸葛亮逝世不久后的建兴十四年四月,刘禅游“湔堋”,观“汶水”,玩得昏天暗地乐不思返,一直玩了整整十天才回成都。
易中天先生对此事有过这样的论断:“刘禅继位以后我估计就没有出过宫,一直到诸葛亮去世以后,在建兴十四年四月刘禅才去了一次都江堰。这个事情被《三国志》大书特书,讲刘禅到了都江堰什么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看了岷江的水。而且据说还有人议论,说丞相要是在世的话他能去吗!你想刘禅17岁继位,一个十七八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整天就在宫里面不能到处走,看一看都江堰还要被人说成是玩物丧志,他爽吗?”(《品三国》三十七非常君臣)
如果仅仅只是“供着”,刘禅虽然不爽,但应还可以忍受,但诸葛亮偏偏不仅是“供着”,还要“管着”。著名的《出师表》有一段话很是精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意思就是皇上和丞相要象一个人一样,所有的国家大事要政出一门。这是明言,告诉刘禅你不要干涉府中政务;另外,刑罚赏赐的事情,我处理了你就不要有异议了。至于“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的意思则是:“你若与我不同,那就是循私,这是万万不许的!”
《出师表》中没有一个字是在请示工作,通篇都是对刘禅的教训。《资治通鉴》注者胡三省在这段话下批注道:“观孔明所谓两不宜,则后主之为君可知矣。”胡三省这两句话点中了要害,使人对刘禅的处境有了很好的了解。试想,人身自由已被诸葛亮控制形同软禁,又总是被教训指责,只能是动辄得咎,除了唯唯喏喏,刘禅还能干什么呢?
三、刘禅和诸葛亮的相处之道
面对诸葛亮的大权独揽,刘禅有多种选择。第一,历来帝王最怕的是臣子功高震主,特别是这样的臣子又大权独揽。凡碰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将其灭掉,以免造成后患。这也是历史上多数帝王最常用的办法;第二,实在无法灭掉功高震主之臣时,则处处掣肘,削减其权力,让他知难而退;第三,就是尽量表现自己的能力,夺回大权,并使对方产生畏惧之心而自已打掉非分之想;第四,如果既灭不掉又制约不了对方,而自已的能力又确实不如对方并需要对方继续为自已卖命,那只有委曲求全,并表示出对对方无比信任,以求得双方的平安无事。很明显,刘禅采取的就是最后一种办法。事实也证明这是刘禅所用的最好的策略。刘禅清楚,自已无论是从能力还是权术的应用上,都远远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即使从权力上看,他这个皇帝也不如诸葛亮这个丞相大。他除了委曲求全,再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因为诸葛亮手上有一把尚方宝剑,那就是刘备的托孤。刘备在托孤时说得很清楚:“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有了这把尚方宝剑,刘禅不听诸葛亮的话行吗?稍不听话,诸葛亮完全可以明正言顺的取而代之。久而久之,刘禅虽有国君之名,却无帝王之尊;虽有帝王之位,却无帝王之威。为避免内廷起火,为保住皇位,也为了祸及黎民,刘禅只能一次次松开紧攥的拳头,维系与诸葛亮这间表面的君臣关系,并慢慢养成谦恭、忍让、理智的性格。
诸葛亮生前,刘禅事事听从,但他的心中,却是自有主张的。这一点,从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就可以得知。
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把原来集权于诸葛亮一身的职务和权力,一分为二,军事和行政职能分开,并互相制约。不少大臣向刘禅建议给诸葛亮建祠,但刘禅拒绝了。《襄阳记》记载:“亮初亡,所在各地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
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其实从平素的言语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二。刘禅的“政在葛氏,祭在寡人”这句话中,明显可以看到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他说这句话时,不称相父,也不称丞相而直称葛氏,毫不掩饰他对诸葛亮十分明显的强烈不满。
四、刘禅其实是大智若愚
刘禅在诸葛亮生前无所事事也无需事事,并在诸葛亮长久的压制下形成了谦恭、忍让的性格,给人以一个懦弱无能的“扶不起的阿斗”印象。其实他是在与诸葛亮这个绝世高手开展一场旷日持久的豪赌,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佩服。他基于自己的和蜀汉的具体实际,甘愿给人们一个“庸君”的印象。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矛盾之所以从没有公开化,一方面是刘禅觉得蜀汉需要诸葛亮为之支撑大局,另一方面又因诸葛亮大权在握,刘禅清楚斗不过他,只要能求得表面的平稳,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从这点看,刘禅是真正的大智慧。同样,刘禅向魏国乞降,也是一种大智慧。
作为蜀汉的皇帝,他的安危与蜀汉百姓的安危连在一起,因而从大处看,刘禅的投降其实是为了保住蜀汉百姓的安全。《三国志·后主传》中刘禅祈降时进书曰:“辄敕群帅投戈释甲,官府努藏一无所毁。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三国演义》中对此也有类似的描写,刘禅面对不肯投降的儿子刘谌说:“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三国演义》一百十八回)刘禅是不是从百姓的安危在着想不是很清楚了吗?
在蜀国灭亡后,刘禅与司马昭同样进行了一场心理战。司马昭视刘禅为无能,说出“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的结论。其实这正是刘禅的聪明之处。试想,历史上凡是亡国的君主哪个有好的下场?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新主子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怕他们复国。司马昭为什么要演奏蜀乐?还不是为了试探刘禅有没有复国的意图?刘禅嬉笑自若中就把这一难关解决了。至于郤正提醒刘禅的做法,表面看是表现了帮主子保住尊严,其结果将会把刘禅送上断头台。刘禅并不是看不到这一点,为怕伤了旧臣的心,他装糊涂照着做了,但在做的时候故意让司马昭看出破绽,等司马昭一问,他就装疯卖傻地表示我不想复国。于是,刘禅作为一个归降的人,让司马昭彻底放心了。
公元271年12月,刘禅在洛阳病逝,终年64岁,得以善终。在中国历朝历代亡国之君中,刘禅的下场其实是最好的。同样是亡国之君,刘禅一直做了八年的安乐公后寿终正寝,而东吴的孙皓则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赐毒酒杀了,后来的南唐后主李煜,仅凭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诗句,被赐毒酒。可见,刘禅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潜藏着过人的机智。
《三国志集解》引于慎行的话说:“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
周寿昌在《三国志集解》评价刘禅时也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其为“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这不正是对刘禅的大智惹愚一种肯定吗?
像刘禅这样注重国人现实利益的政治家,与“打肿脸充胖子”的面子政治家不能同日而语。由于长期战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刘禅宁当这样的“庸君”而不要一已的虚名,适应时代大势,这是一种生存之道,更可以说是一种智慧,一种超越世俗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