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论文范文青秀山水生植物群落规划
所属栏目: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06 16:57:27 更新时间:2013-12-06 16:43:26
中国水生植物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湿地植物名录》记录,中国有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0种及变种、变型[1]。水生植物因其色、叶、花等特性的不同,搭配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等特性,可以营造各具特色的园林水系景观,而且水生植物能够净化水体,改善水体水质。因此,合理地运用水生植物不仅能够营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
摘要:水生植物作为园林中造景元素之一,不但能营造自然、生态、优美的水生环境,同时也能净化水体,改善水质。通过分析国内外水生植物的研究现状,总结出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原则和美学特性,再结合南宁青秀山的地形、气候、水文特点,规划具有南宁青秀山独特风格的水生植物种植群落。
关键词:水生植物,研究现状,运用原则,美学特性,青秀山
1水生植物群落种植的设计原则
在种植水生植物时,应把水系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杭州市太子湾公园是国内水生植物群落种植的成功典范之一,它充分反映了水生植物群落的艺术性和美学特性。临水坡岸在红叶鸡爪槭(AcerpalmatumThunb.F.Atropurpureum(VanHoutte)Schwer)的映衬下,散植野趣盎然的菖蒲(AcoruscalamusLinn)、石菖蒲(Acorusgramineus)等水生植物,湖内生长着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Linn.)、苦草(Vallisnerianatans(Lour.)Hara)、黄花狸藻(UtriculariaaureaLour.)等水草[3],呈现出丰富的景观层次和深邃的山野意境,流动的水体加上适宜的水生植物,使得水体明净、清澈见底[4]。
流动的水体结合适宜的水生植物群落,使得太子湾公园水体的透明度在1.8m以上,其水质达到了Ⅱ类标准。因此,在水生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5]。为达到水景景观效果的最优状态,需要考虑植物的选择、植物群落的搭配以及水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设计原则。
1.1乡土化
水生植物种类的选择遵循“乡土树种,适地适树”[6]的原则,因水生植物自身特性和水系水位深浅、土质状况等自然环境的不同,水生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生长情况有较大差异。为了确保植物的成活率、最优景观效果以及经济最优化(节约植物购买费、后期养护费等成本),乡土化原则已经成为水景建设中选择水生植物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1.2自然化
明代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创作原则,即把犹若自然作为衡量园林艺术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7]。因此,在进行水系规划时,利用水生植物群落来尽可能还原水系的原野美,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营造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情趣,体现中国传统园林的“师法自然”理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
1.3优化配植
为了营造独特的水景景观效果,水生植物群落的种植要考虑水体的形态、水深,且不能仅仅考虑植物的多样性而破坏水体的美。根据水面溪流的缓急、水位的深浅、空间的开合进行水生植物群落配植。水生植物的配植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只有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才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8]。1.4动植物共生搭配
在建设特色水景景观时,需要考虑当地特色动物的生境,尤其是与水生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水生植物群落所营造的环境能为某些动物提供充足的水分、食物、隐蔽和繁衍场所等,离开那样的地方,就必然威胁到动物的生存。因此,在种植水生植物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动物种类及其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例如白鹭、丹顶鹤喜爱生活在有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Cav.)Trin.exSteud.)的沼泽地带,因为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以及水生昆虫、各种鱼类会成为它们的食物。
2水生植物群落的美学特性
水生植物群落美学特性的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人民游憩和观赏的需求,还应从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生物多样性等角度考虑,注重营造宏观的视觉效果、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达到再现自然、洁净的水景环境效果。水生植物群落的美学特性主要从文化美、形式美和生态美三个方面体现。
2.1文化美
水生植物群落作为水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四季变化无不凝聚着时间的变更和天地的灵秀。因此,中国古代许多文人赋予水生植物独有的精神境界,通过水生植物的外在美阐发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如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荷花(NelumbonuciferaGaertn.)隐喻作者的品格,体现了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随着文人墨客的广为传诵,荷花渐渐成为江南私家园林中必种的水生植物,以喻园林主人的高尚品格。
2.2形式美
因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沼泽或岸边潮湿地带,水生植物群落对水面的影响是其最大的美学特性,主要表现在立面、平面和季相上。
2.2.1立面形式美水生草本植物的立面形式美主要从其对水分的要求和依赖性程度不同来考虑,可分为五大类,即: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滨水植物。通过水生植物的高低错落搭配种植,打破了单调的水面效果,使得空间更富有生动性。
考虑耐水湿的木本植物立面效果时,要注重色彩、层次、质地、季相变化等。例如水池边成片种植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Linn.)Rich.)、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etW.C.Cheng),能形成优美的林际线;种植具有下垂气生根的小叶榕(FicusbenjaminaLinn.)等,在线条构图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效果[9]。
2.2.2平面形式美平面上,依据水生植物群落形态进行空间围合,水岸边疏密有致,水体急弯处适当的留白,水边种植挺水植物,如灯芯草(JuncussetchuensisBuchen.exDiels)、旱伞草(CyperusalternifoliusLinn.subsp.flabelliformis(Rottb.)Kukenth.)等,搭配疏林草地和几株大乔木,形成点景。对水面开阔的地方,以垂柳(SalixbabylonicaLinn.)、红枫(AcerpalmatumThunb.)等植物疏密有致搭配种植,形成极佳的林际线。故水生植物在平面上能丰富水面倒影和水岸景观效果,形成独特的美学特性。
2.2.3季相美水生植物群落色彩、形态的四季变化是水景的主要特色之一。早春时节,水岸边百卉争妍,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炎炎夏日里,王莲(VictoriaamazonicaSowerby.)、荷花、睡莲(NymphaeatetragonaGeorgi)等水生植物通过其叶形、花色等特征展现其季相美,使人驻足停留。秋高气爽时节,浅水区域内成片种植的芦苇临风摇曳,颇具一番野趣之美。水池边成片种植的水杉、落羽杉在夏季苍翠挺拔,秋季开始变黄且慢慢落叶,成群挺拔的树影映在平静湖面上,显得格外洒脱而宁静。因此,水生植物能通过其季相色彩变化形成多样的美学感受,营造出意境深远的自然美,极大地丰富水景的平面构图元素。
2.3生态美
水生植物群落是维持水系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之一。水生植物作为光合作用的主体,可以为水中微生物提供氧气、养分,提高水系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些水生植物不但能固碳释氧,还会吸收水体中有害元素,从而净化水质,改善水体质量,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如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能吸收水中氮、磷、钾元素及重金属离子;而芦苇不但能净化水中的悬浮物、氯化物、有机氮、硫酸盐,还能吸收水中的汞和铅等。因此,水生植物的生态美学特性对维持水系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南宁青秀山水生植物群落种植规划
基于水生植物群落的文化美、形式美和生态美等美学特性,在水景建设时应将水生环境物质结构美和精神层面美结合考虑,掌握水生植物群落在水景建设中需考虑的问题,为营造独特的水景和水生植物群落做准备。基于这些研究,以南宁青秀山水系规划为例。
3.1项目背景
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南方,被誉为“绿城翡翠”,是南宁市最大的一块“绿肺”及最亮丽的一张“城市名片”。其规划区域范围内有大面积的水域,是建设南宁“中国水城”的重要区域。规划区北部的生态保护区和东南部的森林植物园内湖泊、水塘众多,周边由被誉为“九十九朵玫瑰”的丘陵环绕,且与邕江沟通,地理环境条件得天独厚(图1)。
3.2水生植物群落规划
依据南宁青秀山水系各个地段的水文、地形地貌特征规划植物群落及其生态特色,遵循“乡土化”、“自然化”、“优化配置”和“动植物共生搭配”原则选择植物类型,将生态性与观赏性、动物水景与植物水景相结合,打造具有典型特色的植物水景规划(图2)。
在水系中,乔木主要选用大叶榕(FicusaltissimaBl.)、橡胶榕(FicuselasticaRoxb.exHornem.)、落羽杉、水杉等耐水湿植物,草本植物主要选苦草、金鱼藻、狐尾藻、睡莲、荷花、芦苇、香蒲(TyphaorientalisPresl)、王莲等28种水生植物,形成苦草群落、睡莲群落、香蒲群落、芦苇群落等23种群落。3.2.1沉水植物群落生长于水深0.9~2.5m的深水区,包括:苦草群落(主体植物为苦草)、金鱼藻群落(主体植物为金鱼藻)、黑藻群落(主体植物为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Linn.f.)Royle)、狐尾藻群落(主体植物为狐尾藻)、水车前群落(主体植物为水车前Otteliaalismoides(Linn.)Pers.)5种主要植物群落。
3.2.2浮水植物群落生长于水深0.3~0.9m的浅水区,主要包括睡莲群落(主体植物为睡莲)、王莲群落(主体植物为王莲)、田子萍群落(主体植物为田字萍Marsileaquadrifolia)、萍蓬草群落(主体植物为萍蓬草Nupharpumilum(Hoffm.)DC.)、水罂粟群落(主体植物为水罂粟PapavernudicauleLinn.var.aquilegioidesf.amurense(Busch)H.Chuang)、芡实群落(主体植物为芡实EuryaleferoxSalisb.exDC)6种主要植物群落。
3.2.3挺水植物群落生长于水深小于0.9m的浅水区域,主要包括:芦竹群落(主体植物为芦竹ArundodonaxLinn.)、茭白群落(主体植物为茭白Zizaniacaduciflora(Turcz.exTrin.)Hand.—Mazz.、水葱ScirpusvalidusVahl、泽泻Alismaplantago-aquaticaLinn.)、水蓼群落(主体植物为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Linn.、香蒲)、芡实群落(主体植物为芡实)、水罂粟群落(主体植物为水罂粟PapavernudicauleLinn.var.aquilegioidesf.amurense(Busch)H.Chuang)、荷花群落(主体植物为荷花)、王莲群落(主体植物为王莲)、水芋群落(主体植物为水芋CallapalustrisLinn.、石菖蒲)、芦苇群落(主体植物为芦苇)、香蒲群落(主体植物为香蒲、泽泻、灯芯草、慈姑(SagittariatrifoliaLinn.var.sinensis(Sims)Makino)、菖蒲-水葱群落(主体植物为菖蒲、水葱、茭白、慈姑)、千屈菜群落(主体植物为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Linn.、水葱、萱草Hemerocallisfulva(Linn.)Linn.)12种主要植物群落。
4结论
水生植物群落是园林水景中的重要造景素材之一,在水景建设中需重点考虑水生植物群落的种植。基于水生植物群落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原则和美学特性,结合南宁青秀山原有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风景特色,建设水生植物独特的草本植物群落,打造水景形态丰富、具有浓郁岭南地域文化特色和南国风情的人文生态水景体系,以达到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飞超,文剑平.水生观赏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J].林业实用技术,2006(2):40-41.
[2]费志伟.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7):259-261.
[3]杨慧,秦华,匡丽红.浅议挺水植物造景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1):91,113.
[4]胡子正,陈焱焱.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影响以西湖太子湾公园为例[J].中国电子商务,2010(8):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