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范文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3-12-09 16:00:40 更新时间:2013-12-09 16:16:39
【摘要】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临潭县采取了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在反季节黄瓜的栽培中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模式在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农业论文范文
1黄瓜简介
黄瓜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印度北部至尼泊尔附近地区,为葫芦科甜瓜属中幼果具刺栽培种,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适宜生食、熟食或腌渍,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黄瓜设施栽培起步早、面积大、技术较为成熟,尤其是北方日光温室黄瓜栽培在设施栽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产量指标与适宜地区
2.1产品指标
毎667㎡产6000kg以上。
2.2适宜地区
海拔1200~3000m地区。
3品种选择
主要采用甘丰828、甘丰11号、津春3号、长春密刺、新泰密刺等密刺类品种作接穗,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
4嫁接育苗
4.1苗床准备
黄瓜幼苗根系小而浅,因此要求苗床土营养完全、富含有机质、有良好的通气保水性。配比为肥沃的粮田土6份,优质腐熟农家肥4份,混合过筛,铺入苗床内。为杀虫灭菌,每立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配水800倍喷洒苗床;用40%氧化乐果300倍液杀虫。
4.2催芽播种
取黄瓜种子和黑籽南瓜种子在太阳下暴晒数小时,然后温烫浸种,黄瓜用55℃热水,黑籽南瓜用70℃热水,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时用手搓洗捞出冲洗干净;再用25℃温水浸种,黄瓜4h,黑籽南瓜12h,然后捞出保湿催芽。待露白时即可播种。采用靠嫁接法,黄瓜早黑籽南瓜6d播种。播种前一天苗床要浇透水,将催出芽的黄瓜种子以2~3cm的间距均匀点种在苗床上,播后覆盖1cm厚营养土;黑籽南瓜点种在营养钵中,每钵一粒,播后覆盖2cm厚的营养土。
4.3播后管理
播后随即扣小拱棚覆盖苗床,增温保湿,苗床地温20~25℃,棚内气温白天控制在28~30℃,夜间16~20℃;出苗后立即去膜降温,白天23~25℃,夜间13~15℃,地温不低于15℃,延长光照时数。
4.4嫁接
在嫁接的前一天,用50%多菌灵800倍液对幼苗喷洒进行消毒,采用靠接法嫁接。其方法步骤:挖取砧木和接穗秧苗,挖掉黑籽南瓜生长点和真叶,用刀在子叶下0.8~1cm处向下斜切一刀,角度为300~400,深度为茎粗1/2;在黄瓜子叶下1.2~1.5cm处自下而上斜切一刀,角度为300左右,深度为茎粗的2/3,然后把两切口契合,使黄瓜子叶压在南瓜子叶上面,两苗呈“十”字状展开,后用嫁接夹固定好,移栽到苗床中。栽好后覆土,以不埋住夹子为宜,扣上小拱棚,增温保湿。
4.5嫁接苗的管理
4.5.1断根前的管理
嫁接苗移栽后,白天保持温度在25~30℃,夜间18~20℃之间,并用草帘遮阳。每天喷雾加湿1~2次,使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每两天喷1~2次50%多菌灵800倍液,3天后视阳光强弱收放草帘;约10~15天,黄瓜新叶展开,可将黄瓜下胚轴切断。在断根前一天用手指把黄瓜苗的下胚轴在接口下部捏一下,破坏部分维管束,减少水分输导,以便断根后不受影响。断根时可取下嫁接夹,若中午有萎焉现象可适当遮阳2~3天。
4.5.2大温差炼苗
嫁接苗成活后,白天保持25~28℃,超过32℃时开始通风,夜间保持10~15℃,早晨接帘前后最低可达8~10℃。经过大温差管理,幼苗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增强,叶面积增大,节间短,雌花节位低,结瓜早,适应性强。定植前一周应控水促根。
壮苗标准:嫁接苗适龄35~45d,3叶或4叶一心,苗高10~15cm,子叶全绿,叶片大小适中,叶片深绿有光泽,叶脉较粗,叶柄短,叶缘缺刻锐利。
5定植
5.1整地施基肥
由于越冬一大茬黄瓜生育期和采果期长,多于翌年6~7月份拉秧。因此,为获得高产,必须施足基肥。要求毎667㎡施优质农家肥10000~15000kg,磷酸二铵50kg。深翻培肥土壤,整平地面。定植前7~10d浇足定植水。
5.2温室消毒
定植前10d左右,毎667㎡用硫磺粉2.5kg、75%百菌清粉剂1.5kg、敌敌畏150g,与锯末混合后,在温室内分散多处点燃,密闭温室24h,土壤带毒严重时可用甲基托布津和甲基异柳磷进行消毒。
5.3做畦铺膜
南北向做畦,宽55cm,高20cm,畦间距60~70cm,畦上设暗灌沟,深15cm,便于膜下暗灌,然后铺上地膜。也可先定植后铺膜,有条件的可配备滴灌设备。
5.4定植
采用宽窄行定植,宽行70cm,窄行50cm,株距30cm,保证毎667㎡栽种保苗3800株。定植时先用刀片呈十字形划破地膜,用小手铲人工挖穴,然后将苗垞放入穴中,浇定植水,待水渗下后壅土封垞。
6定植后的管理
6.1缓苗期的管理
定植后至一片心叶展开时,以促根为主,保持室内较高温湿度。白天气温保持在25~30℃,超过32℃时通风,降到25℃时闭棚,室温降到20℃时应及时盖帘保温;夜间12~16℃,早晨揭帘前后10~12℃。在气候温度允许的情况下,保温帘应尽量早揭晚盖,以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定植后4~6d内应选晴天上午暗沟浇足一次缓苗水,浇水后注意及时通风排湿。
6.2初花期的管理
主要是促根控秧。加大昼夜温差,实行变温管理。白天温度22~30℃,超过30℃时通风,后半夜10~12℃,揭帘前10~18℃,地温稳定在18℃以上。每天保证8h以上光照时间,防止瓜苗徒长。6.3结果期的管理
白天温度25~28℃,超过30℃时通风,降到25℃时闭棚,室温降到20℃时盖帘;保持温度前半夜15~18℃、后半夜10~15℃,早晨揭帘前后8~10℃。地温稳定在13℃以上。遇到连阴雪天过后突然放晴时,不能马上全部揭开草帘,以免强光照和高温烧苗,而应在揭帘前先给植株浇少量水,每隔3~5扇揭一扇草帘,连续2~3天,植株适应后再按正常管理。
6.4整枝理蔓
要及时摘去侧芽、卷须、老叶和多余的雌雄花,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植株接近棚顶时不摘心,采用落蔓措施,先摘掉下部老叶,松开吊绳,把下部的茎蔓盘旋在植株基部的垄上,上部茎蔓仍用吊绳缠好,让其继续生长。
6.5肥水管理
从根瓜采收到顶瓜收获,是黄瓜植株营养和生殖均旺盛生长的时期。根瓜采收后浇第一次水,严寒期小水膜下暗灌。第一次浇水后,以后每隔两次水,追施一次肥,按毎667㎡施二铵、尿素各10kg的分量施用。低温过后温度回升,进入盛果期,这时7~10d浇一次水,结合浇水毎667㎡施二铵、尿素各15~20kg,落蔓2~3次后,待植株再长到棚顶时及时摘心,并重施最后一次肥,毎667㎡施二铵和尿素各20kg,以促使回头瓜和叉子瓜生长。
6.6采收
根瓜定型后,要及早采收,以防坠秧。以后的瓜在色泽鲜亮,棱制明显,单瓜重100~120g时采收,多在上午进行采收。
7病虫害防治
7.1霜霉病
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也可用4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7.2灰霉病
主要为害幼瓜,其次是为害叶和茎。发病初期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防治。
7.3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茎和果实。发病初期用4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
7.4蚜虫
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杀。
参考文献
[1]王亚琴,张健,袁国华.越冬茬日光温室黄瓜结果期管理关键技术[J].北京农业,2005(12).
[2]杨树廷.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01).
[3]陈丹.黄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2(04).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