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论文范文参考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0 09:28:40 更新时间:2013-12-10 09:38:38
职业教育论文投稿期刊推荐《济南职业学院学报》,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为指导,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坚持为 教学科研服务,为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摘要]文章深入探讨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内涵,分析了校企合作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实现“双赢”的对策与建议,即紧紧把握企业需求、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合作教育的扶持力度,这对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策略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新一轮教学改革正在蓬勃兴起。以校企合作教育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改革教育过程,创新评价标准,积极满足企业需求,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共同行动。
一、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合作教育是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是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内涵是,以共同培养人才为目标,以人力资源合作为纽带,以物质资源共享为手段,以技术创新服务为推动力,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最终实现校企的“双赢”。
校企合作教育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方向性改革,只有人才培养不断向市场需求靠拢,教学内容不断向企业岗位需求看齐,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通过校企双方的互相支持、双向介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职业教育能够加强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这对于职业院校把握办学方向、完成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职业教育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要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教学评价要形成新的综合能力检验标准。
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受到来自政府、企业、学校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在实践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政府而言,相关的政策制度还不完善,尚缺乏配套制度和法律制约。其次,就职业院校而言,在合作教育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优势资源,对企业的吸引力有限,而且很多职业院校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最后,企业对校企合作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企业只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利益,而校企合作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利润;企业出于经营成本、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校企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法律和制度的刚性约束,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大多数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往往处于完成任务和勉为其难的被动地位。研究表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动力主要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树立企业形象、满足企业的短期利益三个方面的因素,而指导学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时间安排、学生安全和经费等问题是职业院校参与合作教育的障碍因素。可见,把握企业的需求是职业院校顺利开展校企合作教育的关键。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努力满足企业需求,消除企业顾虑,达到校企合作教育“双赢”的目的。
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策略
(一)职业院校应紧紧把握企业需求
1.采用多种合作教育形式。大多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最大动机是招聘满意的员工,他们喜欢的合作教育形式是“订单式”和“预就业”。“点睛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正好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因此,职业院校应针对企业需求,开展受企业欢迎的合作教育形式,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毕业生是合作教育的目标,而教师则担负着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双重任务,在学生培养中,教师具有关键性作用。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都是学科型的,往往不自觉地把教学拉到传统学科教学模式上,而合作教育的过程,教师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加深教师与企业的联系程度,为教师搭设了学习成长的平台。调研发现,“双师型”教师是合作教育实施的桥梁和纽带,可以满足企业对科技资源的需求,符合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原则。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创造潜在效益,真正建立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与流动的机制,从而使合作教育进入深层次的合作。
3.降低企业在合作教育中的成本。企业不愿意参与合作教育,其主要顾虑是在管理和指导学生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因此,职业院校可加大这部分经费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企业。同时,要加大学校对合作教育学生的管理,多安排一些教师与企业共同管理和指导学生,尽量分散安置学生,减轻企业合作教育部门的压力。另外,高校可利用充足的空间资源,为合作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培训场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
(二)职业院校应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弹性教学管理制度。职业院校实行的是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而企业则按照生产和服务的实际生产需求安排学生实习,这就造成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时间往往会与学校的教学计划相冲突,限制了合作教育学生在学习内容、进程和时间等方面的选择余地。因此,职业院校应加大教学管理的柔性程度,根据企业项目的具体需求灵活安排上课时间,还可根据合作教育开展的具体情况推行学生自由选课程、选时间、选进程。学生根据企业项目要求增加学习年限,大学四年级在企业工作,然后根据兴趣和工作需求返校选择课程,完成最后一年的理论课。
2.职业院校要有熟悉合作教育并具备开拓能力的人才。合作成败,人是第一要素。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合作教育工作,为合作教育配备具有开拓能力的人才。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者应该是熟悉学校发展改革工作,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较强沟通、合作、谈判能力的人。在寻求合作、制度建设、项目开发和实施以及成果评价各个环节中,都不可缺少有素质和能力的合作教育管理者,以确保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处于良性互动之中。
(三)政府应加大对合作教育的扶持力度
我国合作教育处于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有效支持成为合作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具体来说,政府应从三个方面做好合作教育工作。
1.提高政府在合作教育中的战略意识。政府必须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规划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发展,统筹校企合作教育,将校企合作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政府为主导、职业院校和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为**的校企合作发展机制,坚持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2.政策创新,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例如,对与学校合作办学或以各种形式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投入设备、支援师资的企业,以免税、减税、奖励等方式予以鼓励;加强对企业的用工监督,鼓励企业录用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其次,应积极支持搭建企业与学校联络、交往、合作的平台,设立合作教育专项基金,为合作教育提供财政资助。最后,在法律法规方面,应明确合作教育的地位及重要性,明确规定企业和高校关于实施合作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各方的职责,把参与合作教育作为考核和评估企业的重要指标,从而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度。
3.政府牵头建立合作教育专门管理机构。为使合作教育高效、规范、有序地进行,政府应牵头成立校企合作教育管理机构。合作教育管理机构是校企合作的纽带,是沟通校企双方的桥梁,是校企合作良好运行可靠的组织实施机构,应该由政府部门和校企双方及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等组成。合作教育管理机构专门规划校企合作方案,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具体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组织的生产经营,协调处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完成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考核,做到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合作教育管理机构可以利用定期召开会议,使校企双方保持密切联系,也可及时调整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使校企合作能够稳定发展。合作教育学生的培养是合作教育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涉及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学生的选拔、学生工作学期工作的安排、培养计划的制订、考核等问题。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