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论文范文肉山羊肝片形吸虫病的诊断
所属栏目:畜牧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1 15:15:45 更新时间:2013-12-11 15:38:44
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也是对牛、羊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少数地区还有巨片吸虫。其病原体是片形科(Fasciolidae)片形属(Fasciola)的肝片吸虫(Fasciolahepatica)和大片吸虫吸虫(Fasciolagigantica),寄生于黄牛、水牛、绵羊、山羊、鹿和骆驼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还可并发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是对幼畜和绵羊,可引起大批死亡。牛患此病后,耕作能力下降,奶牛产奶量减少,严重导致大批患病的牛必须淘汰,给畜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摘要]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或大片形吸虫引起的一种侵袭病,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黄牛、水牛、绵羊、山羊、骆驼等),协诊症状主要是营养障碍和中毒所引起的慢性消瘦和衰竭;病理特征是慢性胆管炎及肝炎。中兽医学称此为肝蛭病。今年来,笔者在工作中接触到多起病例。现将其中一例介绍给大家。
[关键词]家畜,片形吸虫,诊治
近年来,因羊肉越来越受欢迎,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我县发展养羊的养殖户也越来越多,因缺乏养殖经验,发片形吸虫病而导致死亡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笔者在临床中,也见过不少,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日常的检疫监督工作时,在屠宰场所接触到的屠宰商品牛的肝脏检查时经常发现片形吸虫,年老体弱、消瘦的商品牛比较常见片形吸虫的感染。
2012年6月5日接到龙川县通衢镇一山羊养殖户的报告,他所养殖的山羊相继出现死亡,请求笔者为其诊断其山羊发病的原因。当日上午我们抵达羊场,首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随后开展临床检查和剖检,再进行实验室检查。现将有关情况与广大畜牧工作者分享。
一、流行病学调查
该养殖场位于龙川县通衢镇一较偏远的自然村,该自然村属于低洼潮湿的丘陵地形,有20多家农户,人口约为120人,有耕牛存栏10多头,生猪存栏100多头,养羊户两户。该村的耕牛处于全面放养,四散于该村的山落。据畜主介绍,为发展经济,他于2011年8月从外地购进黑山羊共94头,其中,母羊40头、公羊10头、中小羊44头。该养殖户的山羊以粗放式放养为主,辅以少量农家青饲料。其饮水主要是来自山间未经任何处理的山泉水,以及羊外出喝到的沟渠水。从购进至当时已陆续发病死亡30多头,病死羊初期表现体温升高,可达41℃~42℃,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不食,腹部胀大,偶有腹泻,很快出现贫血,粘膜苍白,严重者多在几天内体温下降而死亡。该养殖户曾经找过多次村级防治员用抗生素等药物医治无明显效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该村的耕牛、猪和家禽未见异常。该村另有一户饲养的黑山羊在两个多月前出现发病和死亡的情况。
二、临床检查
1.存栏山羊
外观偏瘦,个别母羊有流产现象,体温在37℃~41℃之间。个别拉稀,皮无松乱,病死率高。
2.羊尸外观
病死羊外观粘膜苍白贫血,消瘦和皮毛松乱,其它无明显的症状。
3.剖检情况
现场剖检2头,病死羊的胆管内有淡红色虫体混在暗褐色的胆汁中,虫体长约10~25mm,宽约12mm。肝小叶结缔组织增生。胆管扩张、增厚变粗甚至堵塞,胆管如绳索样凸出于肝脏表面,单管内壁有白色盐类沉积,内膜粗糙,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
三、实验室检查
对取回的新鲜羊粪采样沉淀法检查,取约5g粪便与10倍量的水混合,搅匀,用纱布进行过滤,滤过物静置5min,去掉上层液,重新加水混匀,重复之前操作,直到上层液透明,去掉上层清液,取沉渣于载玻片上检查。先用低倍镜寻找可疑形态,然后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分辨。见到有几个黄色,椭圆形的小虫卵。
四、综合诊断和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定,确诊该农户的山羊是感染了肝片吸虫。
驱除肝片吸虫的药物,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硫双二氯酚;(2)硝氯酚;(3)硫溴酚;(4)四氯化碳;(5)碘醚柳胺;(6)联氨酚噻;(7)赞尼尔。
硝氯酚是目前对牛、羊治疗肝片吸虫较理想的驱虫药。硝氯酚具有高效、低毒、用量小的特点对肝片吸虫作用好,对未成熟虫体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牛、羊投药24小时后排虫,可排出成虫90%,未成熟的虫体60%。
所以笔者建议该养殖户按如下方案治疗:
用硝氯酚按3mg/kg体重的计量灌服,并使用肝泰乐、复合多维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同时提醒养殖户避免在低洼、潮湿地带放牧山羊,保持饮水清洁,以防重复感染。
五、综述
该养殖户的山羊,在按笔者的治疗方法,逐步得到了有效控制。
要想减少肝片吸虫的感染发病,关键在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1.定期驱虫。驱虫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驱虫的次数和时间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条件相结合。通常情况下,每年如进行一次驱虫,可在秋末冬初进行,如进行2次驱虫,另一次驱虫可在来年的春季进行。
2.粪便处理。牛羊粪便需经发酵处理杀死虫卵后才能应用,特别是驱虫后的粪便更需严格处理。
3.消灭中间宿主。用硫酸铜或茶籽饼消协中间宿主螺蛳。
4.放牧场地的选择。放牧应尽量选择地势高而干燥的牧场,条件许可时轮牧也是很必要的措施。
5.注意不利用被囊蚴污染的水草。加强饲草和饮水的来源和卫生管理,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动物饮水最好用自来水或井水;并保证水源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