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范文校漂族调查研究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4 15:50:55 更新时间:2013-12-14 15:56:54
从高校扩招开始的几十万人到目前的几百万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一般来说这样的过渡需要三五十年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了十年,虽克服了诸多困难,也取得巨大成功,但其弊端仍旧日益凸显。其中相继出现许多被贴上标签的特殊群体,笔者将其目光聚焦于日益剧增的“校漂族”。“校漂族”即那些已经毕业但为了考研或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包括留在大城市)或害怕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而继续留在母校或附近其他高校周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
摘要:近年来,“校漂族”呈现剧增态势,各种弊端的不断涌现使其关注度也随之增加。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将“校漂族”分为外漂与内漂两大类,根据“内校漂”成因又可分将其为五类:考研或公考派、创业派、逃避派、就业难派和其他派。根据类别与数据的结合全方位诠释“校漂”现状,通过比较类别的差异得出复杂的影响因素。以点及面,从特殊到普遍,通过“西漂族”的具体现状分析了“校漂族”已经带来或可能带来的影响,最终给出适当的可行的建议,通过学生、学校、地方与社会多方位的努力获得最终的共赢。
关键词:“西漂族”,定量研究,现状,影响,教育,政府责任,协调管理
这种现象根植于特定社会环境,“校漂族”的出现与扩大并非偶然,这是社会转型期与教育改革的产物。为剖析具体深层次现象,笔者就近对西南科技大学周边的“校漂族”(简称“西漂族”)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询问,开展定量研究。
1“西漂族”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得知“西漂族”约为606人,笔者根据流向将606名“西漂族”分为两大类:一是“外西漂”,即从其他高校漂到西南科技大学成为“西漂族”的一类人;另一种则是“内西漂”,即本校毕业后漂在校外的一类人。据统计,“外西漂”人数高达308,超过总人数的1/2(如图1所示),这群人的出现占据了“西漂族”的半壁江山,而“内西漂”约为298人。为什么“外西漂”反客为主呢?经研究分析发现西南科技大学过半的“外校漂”是由一些特殊条件决定的,调查表明这三百个人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正在为考公务员做准备,他们都是慕名而来。一方面,西南科技大学有非常强大的公考师资队伍,有些人是专门为这些有名的老师而来;另一方面,该校有非常好的公考氛围,且成功率是一般高校的几倍。随着公考热的持续升温,具有巨大优势的西南科技大学也就自然成为外漂族所向往聚集的地方。西南科技大学的特有公考条件就四川范围看来相对优越,其数据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由此类推,“内校漂”的分布情况相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298人的“内西漂”由于不同的目的与成因大致呈五态势分布(如图2所示):
第一类还是考试派,主要为考研和考公务员,共有188人,占“内漂族”58个份额。随着社会的发展,相继经历了关系社会,学历社会,能力社会几个阶段,学历越来越受到追捧,引得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加入考研大军。另一方面,近几年公考热的持续升温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这群人选择学校作为其根据地是因为学校拥有优越的条件:一是较低的消费水平;二是非常丰富的可利用资源,比如图书馆、教室和运动场等;三是快捷便利的考研和考公务员的资讯;四是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第二类是创业派,约有18%的人数。政府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力政策与资金支持使得创业门槛降低,毕业生也逐渐向这一方向前进。促使这部分人成为校漂的原因是学校周边有利于创业的优势:首先,创业成本比较低;其次,面临的消费对象更具针对性与固定性;再次,平均职业操守较高,竞争相对较小;最后,一小部分人在校期间已经让事业走上正轨,为继续发展选择留在校外。
第三类是逃避派与恋校派,约占有6个百分比,就调查结果研究“西漂族”心理状况发现50%的人面临较大压力,近30%的“西漂族”时常具有较强焦虑感,20%的人有强烈的自卑感。源于安全需要、依赖心理、逃避心理等原因,许多毕业生把“校漂”作为人生的缓冲期,把学校当作“避风港”。
第四类是就业难或等待就业的大学生,约有内漂人数的13%。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或者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理想化倾向,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超过2/3的学生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是仅有1/10的学生有较为清楚的职业规划。如果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和及时的定位,就很难以积极态度应对就业,最终很可能将自己推向无可奈何的境地。
第五是其他类,如:啃老的“潇洒派”、等待拿毕业证与学位证的“守望者”、为了谈恋爱留在学校成为“西漂”的人,等等。这一类人数极少,仅有内漂人数的5%。
据《中国青年报》对北京、广州、武汉、郑州等地的十几所高校毕业班的调查,重点高校的“校漂族”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普通高校则约占10%,且这一比例呈上升趋势。从笔者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来看,“西漂族”约为2012年西南科技大学6619名本专毕业大学生的9%,如若避开该校具有特殊性的“外西漂”,“内西漂”人数也有4.5%,与《中国青年报》研究结果一致。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约为680万人,由此数据推算,现在校漂族至少有三十多万人,这庞大的数字使我们警醒:“校漂族”已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沉重问题。
2“西漂族”的影响分析
“西漂族”这一特殊人群的不断增加,给很多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西漂族”安全得不到保障。据调查显示,近几年学校周边的附属地带频频出现安全问题,其中一部分事故的当事人就是所谓的“西漂族”,“西漂族”处在家庭、社会、学校管理的“真空地带”,谁应该成为校漂族利益的维护者呢?从学校角度考虑,“西漂族”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另一面则是学校保卫工作的巨大挑战,是否会有马加爵悲剧的再现?打斗事件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学校保卫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校漂族占据一定的学校资源,给学校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这群人免费使用着学校的图书馆、教室、体育场、食堂等资源,尤其是不断增加的外来校漂人员,学校出现严重的看书强占座位,食堂拥挤且需要抢占座位等不良现象。这些无疑影响着校园秩序,不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再次,这群人自由流动于校内外,加大学校的管理难度,影响学校的发展。校漂族自由流动于校内外,本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与日常管理,这群人熟知学校环境情况又不在学校正常管理范畴内,往往很容易避开学校的监管,出现问题后又容易避开责任排查。更有甚者是“校漂族”的活动可能会误导在校学生,导致他们职业生涯规划发生偏离,促使每年校漂数量的恶性循环。
另外,美国社会学家杰克思在《谁将出人头地:美国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中指出人们选择大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希望把学位、学历当做一张获取高社会地位、好工作与高薪酬的门票。面对社会的残酷竞争,手握这张门票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畏惧心理,迟迟不肯放手,把校园当成他们的避难所。在这种情况下,“逃避派”与“恋校派”会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与自卑感,甚至会造成心理疾病。
最后,特殊群体易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影响。如果校漂人数长期得不到控制,当这类特殊人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成为所谓的“亚文化群体”,影响社会稳定。
3对“西漂族”解决方案的几点思考
“西漂族”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而现阶段并没有针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关成文规章制度,往往采取的是一种不作为策略,异军突起的“校漂族”不得不再次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并予以解决。湖南大学教育专家陶先淮教授认为,校漂族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个人的职业需要与能力水平暂时不相符合,使他们沦陷为社会知识分子中的“多余人”和“边缘人”。若对“边缘人”不加以及时的管理,当其上升为社会问题时,会给社会、学校、学生和家庭带来更多的困扰。
(1)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达到预先规范效果。
首先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前,一些校漂族表示无能为力、不知所措,甚至有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这部分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大庆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王晖认为,校漂族的出现,一方面反映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同时也折射出当今年轻一代的个人价值取向正朝多元化发展。因此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使多元化的价值观呈正态发展。为了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根据不同类别的“校漂族”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级思想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其次是加强心理辅导教育,可以尝试建立对“校漂族”开放的心理辅导中心,帮助他们做好与困难做斗争的准备与就业准备,增强自信心与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最后是加强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校漂族”的职业生涯规划,着重培养其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就业观。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结合“校漂族”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综合各方面因素,帮助和指导“校漂族”制定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和各个时期职业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树立职业平等、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就业新理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校漂族”早日结束漂泊。
(2)建立一套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全方位协作管理机制。
“校漂族”是毕业生群体,实质上已经不在学校监护管理的范畴内,学校并无对其负责的法定的义务,即他们已经从“学校人”变成“社会人”,对已经成为“校漂族”的人群直接的法定责任人的应是政府。从宏观来看,“校漂族”归根到底是未就业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拥有怎样的价值观,最终面临的还是就业问题。政府应该主动介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控制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保持人才供需总量的平衡;协调人力资源市场,畅通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渠道,消除大学生就业市场与社会就业市场界限,优秀就业环境,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从微观来看,政府首先要保障社会人身安全,则需要加强社区管理,治安维护。主动为“校漂族”提供结束校漂的机会,积极提供政策服务、机会服务、资金服务、信息服务等。除此之外,政府还是一个协调各方的中枢。
社会是每个人都必须融入的大家庭,个体的行为都渴望获得社会的支持。社会支持是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所在的社会成员的关心、尊重和重视的一种行为或信息。在调查中发现,超过85%的校漂族希望得到社会的支持,有些甚至很反感社会把他们当成特殊群体,因此,社会应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类人群。同时,“校漂族”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企业对此类大学生的关注,为校漂族走出襁褓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机会。
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学校不可能包办,但学校应有指导、服务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在解决此类问题上是视而不见的态度,校漂一族虽不在其义务范畴,但“校漂族”涉及到的不是个人,而是群体,是关系到整个学校发展的大事。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把“校漂族”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最终的目的。因此学校应该也有必要积极应对。首先,做好在校生的预防工作;其次,各院、系可以分别进行登记,学校统一管理,掌握“校漂族”的具体人数和分布情况与原因,方便对症下药,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再次,可以尝试划定特别区域专供此类学生学习使用,也有利于相互交流。再次,学校需要把校漂的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进行相应的就业与心理引导,尽量将校漂的这段过渡期缩减到最短,最终达到减少校漂人数,或者加强校漂的流动性的效果。
就家庭而言,父母应做好精神支柱与参谋员的角色,鼓励孩子勇敢地走出“校漂”生活,早日走上工作岗位。父母可以尽可能提供就业信息,并传授就业经验。就个体而言,可以申请政府介入,比如英国大学生可以申请政府补助,“校漂族”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管是作为“校漂”的毕业大学生,还是在校大学生,都应该积极自信地做好职业规划与树立理想目标,不断努力改变现状,实现价值,成就人生。
本课题仅是西南科技大学这一个点的调查研究结果,并不能一点盖面的准确说明全国“校漂族”总体现状,但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现阶段“校漂族”存在的许多状况与问题。本课题反映的现状、分析数据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措施仅作参考。
参考文献
[1]胡解旺.高校“校漂族”研究[J].青年研究,2003,(10).
[2]王静珊.“校漂族”毕业群体对高校的影响及应对机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3]赵东.理想与现实的抉择和困惑—漂族的现象透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4]何俊,钱敏.大学生“校漂族”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J].教育园地,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