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科学格式参考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09:53:26 更新时间:2013-12-18 09:10:25
本文发表在期刊《现代教育科学》上,期刊主要栏目有高教理论研究、高教管理研究、高校德育研究、高校教学研究、高教调查研究、高教评价研究、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论坛、高教问题探讨、高校学生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比较高等教育等。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离不开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是保障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基本保障。文章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视角,对如何建设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提出了几点尝试性思考。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高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以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点。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学、管理、师资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教学管理是高校诸多工作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对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都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视为重要指标和具体要求。同时,实践表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由此可见,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情况是衡量高校教学工作水平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指标,在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思想认识偏差、机制体制不健全、理念观念滞后等主客观因素限制,致使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存在受重视程度不够、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高校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视角,对如何建设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几点尝试性思考。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
“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合作、对话、互动、建构、反思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一)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1.教育学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现代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主张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情感、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与作用等,都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学习共同体强调的正是成员之间通过沟通、交流、分享等方式,实现互动、合作、对话、建构、反思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过程。
2.心理学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纯粹客观的反映,知识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知识具有情境性、相对性和主观性,真正的知识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知识是被建构的。因而,学习不是教师传递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简单“授—受”和“刺激—反应”的单向过程,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以及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习共同体正是强调在共同体的情境下,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影响与作用,实现对知识与意义的建构。
3.社会学基础。符号互动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群体动力学指出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是一个系统,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当个体聚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学习的时候,靠的是互动的力量。学习共同体中,具有不同的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同时,协作的集体学习有利于成员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
(二)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机制
学习共同体是在共享性的、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共同目标与愿景是学习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体现着大家的使命感与价值观。在建立了共同目标与愿景之后,成员之间通过沟通、交流、分享学习资源与信息的方式,开展学习、合作、研究等活动,以此实现对知识与意义的建构。同时,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随时对共同体的活动和自我进行反思,不断在反思中修正、完善集体和自我。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体对共同体的认同与归属。由此,共同目标与愿景的建立,学习与合作的开展,研究与建构的完成,反思的进行以及认同与归属的形成,整个过程构成了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机制。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视角下的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思考
笔者认为,将学习共同体理论应用于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建立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通过共同体的建立,实现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研究、分享、建构、反思、认同与归属,发展提高自我的同时,提升共同体。
(一)建立共同的目标与愿景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校里的任何工作都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以服务教学、教师和学生为中心。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亦不例外。因此,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共同目标与愿景尤为重要。一方面,转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行政化和官本位的思想观念,建立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术权力的管理理念,秉持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正确处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一切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实践服务教学、服务教师和服务学生的意识与行动。教学是高校的中心,教师和学生则是教学的中心。高校教学管理要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个性、价值和人格,践行“尊重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理念,服务于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二)开展学习、研究与合作
共同的目标与愿景建立之后,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紧紧围绕共同的目标与愿景,针对高校教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沟通、交流、分享等方式,开展学习、研究和合作等活动。
1.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学习者”。21世纪是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学习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和内在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知识更新周期的急剧缩短,“一劳永逸”的“一次性”教育时代终结了,任何人都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也要转变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高校教学管理理论与实践,持续充电,与时俱进。
2.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研究者”。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与深化,教师即研究者的呼声日益高涨。教师即研究者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自身遇到的实际教育教学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同样应该成为研究者。因为,在高校教学管理实践领域存在很多实际的、真实的实践问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针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行动研究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质量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将教学管理的理论与知识应用于教学管理实践,并检验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研究的相生相长。
3.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合作者”。“合作”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合作是人的重要能力与品质。合作更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与关键。在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需要通过合作来商讨教学管理目标与内容的确定,教学管理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管理资源、信息的获取、建设与分享,教学管理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教学管理效果的评价等方方面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通过合作,成员之间可以实现充分的交流与对话,分享彼此的知识与经验,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进行建构与反思
建构与反思同样是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环节与过程。建构是在共同目标与愿景确立以及学习、研究与合作开展之后的深化与升华。反思则是对之前各环节与过程的分析、评价与批判。
1.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建构者”。知识与意义的建构是建构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在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和交流对话基础上,对事物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在高校教学管理实践中,共同体成员之间也要在学习、研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和基础上,针对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知识与意义的建构,以全面深刻了解高校教学管理的性质、规律、过程以及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效率、质量和效益。
2.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反思者”。反思是人的重要品质,是专业工作者提高工作质量,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专门化、专业化工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专业人员。因此,反思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的提高与发展至关重要。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应在建立共同的目标与愿景以及学习、研究、合作、建构的过程中和过程后进行深刻反思,以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批判自我,改进完善。通过反思,可以清晰地认识、理解自我和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我和共同体的更新与重建,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与专业发展,进而提升共同体的发展。
(四)形成认同与归属
成员的认同与归属对于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尤为关键。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对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的认同与归属同样如此。笔者认为,在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中,共同目标与愿景的确立是认同与归属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学习、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开展是关键,建构与反思的进行是核心。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共同目标与愿景的确立,学习、研究、交流、合作等活动的开展,以及建构与反思的进行。只有经历、体验、感受这些活动、环节与过程,个体成员才会建立起对共同体的认同与归属。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高校教学管理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亦是如此。而其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实践者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更新,以及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高校教学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