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核心期刊范文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25 10:28:48 更新时间:2013-12-25 10:45:43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高校,“工学结合”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在课堂上学习,而且要到专业岗位上工作,从而融入社会接受锻炼。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还要接受学校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
[摘要]“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得高职院校必须建设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这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更多的是观念问题和外部环境的问题,是管理机制的问题。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兼职教师
一、“工学结合”模式及其对高职兼职教师队伍的要求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tandTechnicalCollege)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Education)。1906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ofCincinnati)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并称之为“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AssociationforCooperativeEducation)在美国成立,总部设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东北大学(NortheasternUniversity),来自40多个国家的协会成员,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2000年该协会理事会决定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Work-integratedLearning),以进一步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
黄炎培先生在近一个世纪前就曾说过,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某个性的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备,为个人服务于社会之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备”。这也正是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思想的雏形。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与“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模式已有明确的共识,高等学校为学生的职业和就业所进行的各项活动不会降低高校自己的身价,相反“工学结合”不但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更能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新世纪之初,《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把“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改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要切实做到“工学结合”,还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一起,进一步建立并完善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兼职教师队伍。这也是有效推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改革,加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也可从社会上聘用既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教育部印发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要求“兼职教师要占专业课和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达到20%”。聘请兼职教师决不是补充师资不足的权宜之计,而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时展的高技能人才的根本大计。当前,我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而不断加强。
(二)兼职教师队伍规模成长迅速与素质提高缓慢
分析近十年来我国第一批22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数据可以发现,兼职教师队伍规模空前膨胀,兼职教师数量与专任教师的数量比由原来的不到1∶5变为现在的1∶1以上。“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需要大量来自企业一线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以弥补学校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这也说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不仅需要学校机制的创新,也需要企业和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兼职教师的数量虽然不断增长,但对兼职教师职称、学历的分析发现,兼职教师中高职称、高学历的比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无法完全准确地评价兼职教师素质能力的情况下,这种状况说明兼职教师整体素质的不足。这也反映了我国企业高端技能人才的缺乏,短时间内还不能适应学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三)兼职教师聘请与使用脱钩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聘请兼职教师对于解决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具有较明显的效果。这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服务期短,管理灵活,节约成本。学校与兼职教师不存在人事关系,而是签订灵活的聘用协议,学校需要的时候,请来就用,用完则走,节约了管理成本。第二,较好地适应学校的专业转换。在严格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下,高职院校往往不能有效适应专业转换的需要,而兼职教师的聘用增强了这种适应性。出于上述原因,高职院校在聘用兼职教师方面具有较强的积极性。然而,事实上,聘请兼职教师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兼职教师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未能达到预期的要求。根据对我国第一批22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使用情况的调查,兼职教师的学期使用率不足50%。在专任教师教学工作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却较为稀少。
(四)兼职教师培养困难较多
高职院校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往往重视聘用而不重视培养。一是培训投入不足。学校自身的内涵建设已经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即使能够为兼职教师培训投入一定的经费,也很难满足需要。同时,有时还会出现兼职教师接受培训之后不再续聘的情况,造成学校投入的浪费。二是培训积极性不高。一些兼职教师认为应聘教学工作是短期行为,未将教学素质的提高纳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即使愿意接受培训有时还得不到企业的承认,因此积极性不高。三是培训缺乏针对性。社会上缺乏专门培养兼职教师的教育机构,缺乏对兼职教师培养特殊性的研究,培训内容往往缺乏针对性。
三、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要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仅需要学校不断努力,更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
(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学校要主动与企业开展多方位的合作,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争取企业的支持。可通过以场地换设备的方式,把企业引入学校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然后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聘用企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可以建立工程中心,把企业的项目拿到工程中心去做,以项目带动兼职教师的聘用。同时,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单位所有制,加强校企互聘,进行校企人才的交流。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企业文化,但也应积极为教育服务,给企业的能工巧匠和专家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便利,让他们能安心为学校服务。
(二)政府加强宏观政策支持
政府在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提要求的层次,还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的支持。例如,对于提供兼职教师的企业,根据学校、学生等对兼职教师的总体评价,按照合格兼职教师的数量给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从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为了保障兼职教师的权益,政府应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兼职教师的聘用程序,明晰兼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兼职教师的主体条件、认证资格和行为方式,比如建立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必要资格审查、考核等措施,颁发兼职教师资格证,并且要求学校正确对待和保障兼职教师的权益,为其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环境,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
(三)做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
高校需要做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规划应从兼职教师总量、年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学历层次等角度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和发展预测。当前,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文件中对于学校兼职教师的总量要求并不高。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主要还是看兼职教师的素质能否符合学校专业教学的需求,兼职教师是否愿意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并运用于实践教学中。频繁更换兼职教师,既不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也不利于兼职教师的自身发展;不仅无法推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也不可能较好地保障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改革。
(四)加大兼职教师培养投入
加大兼职教师的培养,必然涉及投入问题。如果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只考虑收益而忽视投入,兼职教师的培养就无法得以真正实施。高校应该建立对兼职教师的培养机制,选拔专业技能突出、职业道德良好、具有教育精神的兼职教师进行培养。企业应主动调整兼职教师的工作时间,保证兼职教师有时间参与到学校的培养活动,并把兼职教师在学校的培养作为其工作考核的一项内容。政府应加强培养平台建设,把兼职教师培养纳入教师队伍培养中,比如让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牵头实施兼职教师培养工作,针对兼职教师群体的特点创新培训内容,培训合格后颁发兼职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作为获取兼职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
(五)有效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兼职教师除了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实践能力强的优势,与专任教师较强的理论素质形成优势互补,组成专兼职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共同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和技术支持。兼职教师还可作为学生校外实践的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岗位培训及技能应用指导。例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实行“双导师”制,在学生实习期间,配备一名专任教师和一名兼职教师;在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中,要求引入优秀的兼职教师构建课程开发团队;在职业核心能力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六)加强兼职教师的考核管理
当前,兼职教师参与考核的积极性不高,考核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企业都应该重视兼职教师的考核。兼职教师在学校兼职的过程中,不仅展现了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还展现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应重视兼职教师员工的考核,并将之纳入员工的业绩考核中。学校要制定科学的兼职教师考核评价标准、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和激励措施,要把考核结果反馈到兼职教师所在的企业,并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兼职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优秀兼职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定期评选出优秀的兼职教师给以精神激励或政策性奖励,在全社会加强宣传,企业和个人有参与教育的义务,提高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