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贿赂的特点与对策思考
所属栏目:民商法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0:27:11 更新时间:2011-02-26 10:27:11
内容摘要:在商业活动十分繁荣的现代社会,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商业贿赂在一些行业和领域滋生蔓延,这已成为商业交易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关于商业贿赂特点、对策思考、监督方式等操作性问题尚缺乏探讨。本文尝试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期对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商业贿赂对策思考监督方式
商业贿赂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公害,它严重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治理商业贿赂已列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想就现阶段商业贿赂特点,对策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探讨。
一、现阶段商业贿赂的主要特点分析
1、商业贿赂犯罪具有鲜明典型性,发案部门相对集中
商业贿赂现象在许多领域都存在,作为重点治理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经销领域等热点部门领域,这些垄断经营行业和权力集中部门和一般市场主体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地位,故其成为商业贿赂泛滥的重灾区。
2、大要案比例高,窝案串案现象突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也愈演愈烈,"不贿赂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一种被扭曲畸形的准市场竞争潜规则,被众多经营者认可,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其行贿的金额随之"水涨船高"。办一案,挖一窝,查一串的情况比较普遍,在个别部门甚至出现"前腐后继"严重腐败现象,犯罪金额大已成为商业贿赂案件的首要特点,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地步。
3、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发案多
国家贿赂虽然是发生在经营活动中,但与政府工作人员滥用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商业贿赂中相当一部分与国家公职人员有关,之所以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拥有的权力过多,个别工作人员私欲太重,形成"权力寻租"扭曲心理,故较容易被别有用心行贿人击垮沦落走向犯罪。
4、作案手段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行贿人常采取支付提成费、佣金、回扣、红包、馈赠、安排子女上学、留学邀请出国考察隐蔽形式,且行贿者支付的财物通常以伪造会计财务账册等非法形式进行掩盖,隐蔽性很强。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是典型写照,且常常以"正当商业回报为表象,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欺骗性,用以掩盖犯罪真相。
5、涉案领域广泛,案件查处难度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涉及的行业、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其己腐蚀到经济社会的大部分角落,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由于该犯罪作案手段的特殊性,商业贿赂"一对一"的行为特点,行贿、受贿双方均从中攫取了利益,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绝大多数行贿人存在抵触心理,担心供认行贿后会破坏所谓的"行内规则"而影响日后业务,致使证据难取,案件查处难度大,效率低。
6、商业贿赂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腐蚀性
商业贿赂严重腐蚀良好秩序和道德准则,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影响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严重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病疾,社会危害性不言而喻。
二、治理商业贿赂的对策思考
1、完善刑事立法,构建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形成合力
针对商业贿赂高发势头,笔者认为首先是进一步修改完善法关于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扩大犯罪主体、犯罪手段范围,严法网。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中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贿赂罪法条内容部分修改正是其突出表现。其次是修改完善反不正竞争法,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合法性。再次是借鉴国外相关法经验,顾及国情,以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反垄断法律体系。最后是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相关立法,构建起行政、民事和刑事相互配合和协调的反商业贿赂机制,使目前分散的反商业贿赂的力量能得到有力整合,形成强力合力。
2、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主体信用档案体系,推行商业领域廉洁准入、退出制度
在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方面,最重要是要确立严格而明确的市场准入和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将那些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极差的主体强制性退出市场。同时,也要逐步建立诚信档案查询制度,失信惩罚制度。当前,检察机关建立的部分领域行贿人犯罪档案查询体系正是共鲜明体现,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商业贿赂产生的源头,更有效地遏制商业贿赂的发生。
3、加强对热点行业和关键部门重点岗位实权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建立健全商业贿赂高发领域的行政监管体系,构建长效预防和监督机制。单位应引导公职人员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商业观、廉洁守正的权力观,真正做到警钟长鸣。从己经发生的商业贿赂案件来看,热点领域、行政监管的缺失是商业贿赂得以肆虐的重要原因,健全机构正是从源头上遏制高发领域商业贿赂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4、严密法网,切实提高商业贿赂案件查处率,从而有效地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如当前可以集中力量查办六大热点整治领域内发生的一批涉案金额大、涉案范围广、涉案人员多,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案要案和窝案串案,给其他那些有犯罪苗头的人以强有力震慑作用,从而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同时,要加大对商业贿赂双方的经济制裁力度,从犯罪经济学角度考虑,如果犯罪的成本太高,那么犯罪分子就要考虑被惩治的风险,自然各种贿赂行为就会相应减少。
5、完善举报制度,畅通案件线索渠遣
商业贿赂一般都是"一对一"的交易,具有隐蔽性强,查处困难特点,仅仅依靠相关职能部门日常有效发现线索,故要积极拓宽案件来源渠道,深入挖掘商业贿赂案件线索,共最有效方式就是建立完善举报制度。在一些重点行业和部门大力推进公益举报制度,使意图进行商业贿赂人随时处于被监控之中,实践证明,通过举报线索查处案件是一种十分经济的办案方式,今后,要在保护举报人,举报奖励等方面加以完善,充分发挥举报在打击商业贿赂中的作用。
6、建立必要的工作规范和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法制监督
治理商业贿赂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预防商业贿赂,铲除商业贿赂滋生的士壤,到严密法网,对商业贿赂实施有效的惩治,都需要有关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要切实改善纪检、工商、公安检察部门的监管和预防工作,完善制度和增强工作责任感的改革,增强职能部门在监管和预防工作中的力度,整合职能,形成合力。笔者认为,应尽快研究并明确执法办案规范,建立有利于案件移送的工作机制,建立情况通报,线索移送,信息共享,案联席会议,重要案件协查等制度,提高查办案件工作的整体效能,要加强对查办案件工作的法律监督,坚决防止以罚代刑,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违法违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