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0:36:20 更新时间:2021-03-04 11:27:17
[内容提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是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社会声望及其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建设又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树立全面教学质量保障的观念,建立科学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推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当今的高职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并列的四大高等教育形式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主导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更是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升与发展的关键。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缺陷,运行低效,存在着缺乏系统思想、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质量评估系统不完善的弊端。为此,本文提出了科学建构高职高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一、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为指导,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教育质量管理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全方位地齐抓共管,才能使整个系统良性运转。这其中需要建立多个管理系统: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学生学习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过程管理系统、教学服务管理系统等。通过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使高职院校真正做到,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高职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为核心,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的理念,树立全面教学质量保障的观念,即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和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
1.全面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涉及方方面面,如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教学组织与管理、生源情况、教学资源以及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教学质量管理应是全面质量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全员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不仅是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责任,学校各部门、各专业院系负责人、管理人员、广大教师以及学生也都应关心并参与质量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高职管理部门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管理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教师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于学生;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以及与教师、管理人员的沟通和教学信息反馈,促进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
人才培养有一个过程,从新生入学到学生毕业,涵盖所有教学活动。教学质量管理应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强调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加强教学环节间“的接口”管理,环环相扣,形成教学系统的管理闭环,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基本框架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大的方面分为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两个体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外部和内部保障体系结合起来共同实现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予以保障的功能。
1.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外部保障体系主要从两方面构建:
(1)政府在政策导向上的引导与管理。
一方面,政府应尽快健全“职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制度”,为提高高职生就业率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省一级教育管理部门应给予高职院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包括招生权、专业设置权、调整权)等,鼓励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对专业设置实行指导,以建立高职发展的自我约束机制,创造高职发展的宽松环境。
(2)高职教育教学资源调配。
地方主管部门不仅应在办学经费投入上起主渠道作用,而且还应有效地整合相关资源(如实训基地、企事业单位参与合作办学、提供实习基地)为高职院校提供支持与服务,这是高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办出自己特色的重要保障。
2.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思想保障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是大专层次,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高职院校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与效益之争,质量作为生命线,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因此,必需树立崭新的高职教育的全面质量观,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并针对职业岗位的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和调整课程内容。(2)条件保障体系。在教育资源条件中对教育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师资配置。目前师资缺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制度保障体系。
规范的质量检查、评估是高职教育质量得以保证、提高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估却没有相应完备的法规、制度对其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时效性予以根本保证,并因此使质量问题成为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因此,要保证高职教育质量,还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树立新的高职教学过程质量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质量评估制度。在监控评价上,要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提高实践教学地位,以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在教学方法、手段与质量测评方面,要对照质量保障体系,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常规制度,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制度,鼓励高职教师多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要以教师是否能在实践环节中有效教学去评价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在完善质量监控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学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教学计划、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教学管理规范、实习实训工作条例、督导工作条例、“双师型”教师培养条例等等。
(4)组织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在质量鉴定和质量管理上决策、执行、监督各层责任分明。特别是在质量督导上应由一些富有教学、管理经验,有威信,有教学思想的教师组成,主要任务是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教风、学风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监督、考察、指导、反馈等。督导作用的发挥,不仅在于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督导,还在于它应成为高职院校领导-的“智囊团”及“高参”。
(5)过程保障体系。
坚持学校自评与社会评价密切结合。高职教育的过程非常复杂,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落实、实施、检查、总结等管理环节以及自学、讲授、辅导、考试等教学环节安排的完备、合理、有效,尤其对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进行认真组织、督促检查,考试过程出卷、印卷、监考、改卷、成绩评定、统计分析的严格把关、组织成功,管理、教学系统机制合理、运行流畅等等;学生毕业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业指导和推荐、用人单位反映的收集等,所有这些环节包含着招生——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毕业指导,整个过程都取决于学校的自律和自主管理。
(6)结果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质量的好坏不能仅仅体现在毕业证书所写的学生经过几年学习,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上。因为高职学生经过学习,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道德,即人格各方面都能得到较好发展,只体现了教师教学效果达到大纲要求、学校教学目标的完成,即完成了“产品”的加工。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是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则要经过市场的检验。现在各高校用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来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体现出市场检验、社会需求反馈对高校教育质量的监督与保障。从结果保障来看,从学生是教育消费者角度,学校为确保自己的学生为社会认可、看好,有必要实行“售后”服务。
三、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目前,我国对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这个新要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资源供给的严重不足;教育的发展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应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工厂,紧密结合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需求,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一些内容已经不适应今天技术环境的专业基础课,要在教学环节做出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同时要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要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把精力集中到培养急需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上来。以质量建设为核心,促进教师精心教学,坚持从严治教,提高教育管理能力。高职教育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教学形式和不同对象,精心编制培养方案、课程(含实践性环节)设置以及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习指导书、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育质量。
教师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连年扩招,高职院校师资相对紧缺,高职院校要坚持校企业合作办学,从企业实训基地聘请校外兼职教师,使高职等教育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同时聘请一部分在管理部门、科研设计院所工作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优化高职教育师资结构。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高职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如建立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进修、挂职锻炼的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引进双师型教师等。实训队伍是高职保障教学质量体系的关键所在。实训队伍既包括校内教师,也应包括校外的兼职人员。高职院校在招聘师资的过程中,不必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文凭,而应适当聘请一些曾经在企业、工厂有过成功工作经验的人来担任教师。这些人一方面有实践工作经验,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具有“现身说法”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他们与技术领域的接触非常紧密,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完善,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有很大的作用。
3.实施“学授结合、教考分离”的教学全程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为了培养高职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应全方位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方面,狠抓自学环节,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指导,进行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自我学习的咨询辅导;编写具有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自学指导书等;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困难,保证自学的高质量。此外要严格面授的组织管理,配备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制定面授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选派督导员和检查员加强对面授教学的督导与检查;教考分离,建立试题库,实行试卷的自动抽题。通过以上措施来保证高职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高质量。
4.教学督导、质量监控与反馈。教学督导、质量监控与反馈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成教督导应纳入学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便于对各专业院系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为了增强教学督导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可随时反映教学情况,并在学期初、期中、期末以书面形式反馈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情况,教务管理部门可及时发现并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督导组通过经常性的听课和检查实验、毕业环节,及时向教师反馈意见,并参与教学信息收集与处理、教学评价与诊断以及向领导和管理部门反馈教学情况,使教学工作得到保障和监控。
5.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加大教学内容、专业设置的改革力度。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应以分析岗位职业能力人手,改革单一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来开发课程。目前,有的院校实行模块式课程体系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的实施关键是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这是确保高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功的主要环节。教学计划,是教育部门根据教育规格和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规格制定的培养人才的总体规划,是教育部门的法定性文件。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检验、评价其教育质量规格的主要依据。因而,教学计划的制订,一定要把握住学科专业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要体现出学科专业的规格水平及其科学性、规范性。显然,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是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主要重点工作。当然,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圆满落实,还必须建立一套与教学实际相一致的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管理办法与措施。这期间,抓好教学计划落实的过程管理很重要。
6.教材的选购与管理,是确保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规格的基本要件。
众所周知,教材是办学单位实施教育的主要材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另外,从学历教育的角度来看,课程教材还是学科专业教育的规格体现和法定文件。换句话说,就是说经过国家教育主观部门和出版社审订出版的专业课程教材,是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的法定教材,它在教育界代表一定的规格水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因此,抓好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的选购与管理,是高职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高职教材的建设来说,我们认为这样几点很重要:一是要根据教学计划选好课程教材。因为当今科学技术发达,一个学科专业的一门课程都有多种教材。而我们就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选购好既不影响学科专业课程的规格档次和水平、又适合于职教学生学习特点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二是要组织好新学科专业课程之教材的编写、审定和出版。当今的高职教育由于适应社会需要开设了很多新专业,那末就有一些专业的新课程就没有或来不及出版教材,这就需要我们教学管理部门在开课之前组织好教师先行编写出来,并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审订出版。而这项工作就极为紧迫、审慎和重要。三是要抓好对教师自编教材、散传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管理。当前高职教学中,有极少数教师不愿意用统编教材而要用自己编印的教材或自己喜欢的教材,这就容易给我们的教材管理带来麻烦,尤其是公共课程的教材。这就需要教材管理人员坚持原则,做好解释工作,严格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学科规格水平的要求执行。四是要管理好教学辅导资料及教辅杂志的发行。我们认为,抓好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的建设与管理,是有效保证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规格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决不可小看和轻视。这其中,教材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原则性、灵活性和工作责任感是很重要的。
7.选聘好合格师资,是落实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规格的关键环节。
我们知道,教师是办教育的主要力量和基本要件,是一个学校的主体。任何没有教师而办学的行为,应该说都是不规范的行为。从这个概念出发,那么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具有主体地位。因此,选聘好和管理好教师,是高职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同时也是落实高职教学质量规格的关键性环节。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的组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本校在职教师为主,同时兼聘少数退休教师组成;第二种是本校教师极少,以聘请的教师为主组成。同时,由于各校的校情不一样,因此聘用的教师的层次和实际能力水平也各不相同。比如高职教育选聘的教师就比较符合规格,基本上都是合格的高等教育专业课教师;而有些高职教育聘用的教师则不怎么理想,其中有些并不是专业教师或不是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这就需要我们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认真负责,从保证教学质量规格的角度把好教师聘用关,严格按规格要求选聘。另外,教师选聘后还有个制度管理与落实的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学历高、能力强,但不认真备课、上课,随意缩减讲授学时、“偷工减料”现象严重;有的教师讲完课就走人,根本不与学生接触,根本不搞辅导答疑,缺少“导”与“育”的过程;有的教师上课“满堂灌”、“照本宣科”,完全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挥,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都需要教学管理部门认真抓好,落到实处,才能有效保住基本的教学质量规格。同时,应建立一套教师教学质量评测与奖惩的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及其质量的管理监督,并严格按规定要求执行。对于那些轻视高职教学工作,不认真备课、上课的教师,要坚决实行淘汰制;而对于一些教学认真负责、教书又育人的好教师,则要进行宣传、奖励、推崇。
8.把好毕业论文程序关,是创新高教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期间必须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同时,它也是检验学生学习后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形式。因此,把好毕业论文程序关,也是高职教学管理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论文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都把握得较好,质量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和少许教师对毕业论文不怎么重视,教师论文课讲得过于简单,很多学生的论文大多是网上下载的或摘抄杂志上的,选题简单、雷同、无新意的多,完全没有学生自己的观点。为此,我们建议教学管理部门一定要严格毕业论文管理程序。严格管理程序,就是在选聘好论文课授课教师的基础上,严格按学生先选题、列出论文提纲、交指导教师审查、再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修改意见再创作完成、交指导教师审批的程序过程进行管理,决不允许减免应有的反复过程。因此,我们建议各高职院校一定要把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工作,当成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大事来抓,摸索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新措施。对于某些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工厂,可考虑“厂—校”挂钩,使学生“毕业—就业”的环节连接得更紧密。例如,在毕业前半年,把毕业设计搬到工厂来做,以企业、工厂急需解决的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从而把“题目—项目”合并,在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设计工作得以有效进展。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真本领,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技能,并能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工厂解决了实际问题,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9.建立质量评测体系,是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从教育评价学的角度来看,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整个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学科规格质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迪、引导作用和影响力。因此,建立一套适合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测与管理的质量评测体系,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也是我们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管理来看,尽管各地各校都为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而采用了很多措施与办法,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评价标准和体系,往往工作起来不仅十分吃力,而且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因为没有一套衡量其质量规格的权威科学指标和统一标准,尽管多次到课堂听其讲课,多方收集学生意见,并加以专家、学生、管理人员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表来评价,但就是有些教师不以为然,就是调动不了一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很难起到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作用。仔细分析个中原由,这里面就有个质量评测体系是否公平、科学,激励机制是否合理完善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教学质量评测体系只要制订得好,它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首先,教学质量评测体系作为一种教学检查文件,其具有的规格、指标、水平、要求等,对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都是公平公正的;而授课教师也会认真为达标而努力,有的还会力争在这一水平线上有所突破,这本身就起到了保证、促进、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功能作用。其次,教学质量评测检查的过程中,教学专家、教学管理干部等会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方法,这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帮助、促进。那么,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发展也是具有促进作用的。第三,教学质量评测检查也是一种规范的激励机制,它不仅可以树立一批好教师、好课程,同时也可以淘汰一些不合格的教师和不合格的课程,使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质量向更规范、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前新,卢红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机制与保障体系.职业技术教育,2003.1
[2]罗永彬,陈龙根,陈晶晶.成人高教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6.1:55-56
[3]李玲,魏炜.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体系.中国成人教育2004.3:53
[4]李治田.用系统思想构建高职高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5]陈绍敏.构建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与保障体系[200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