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期刊网免费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1-25 16:25:29 更新时间:2014-01-25 16:24:28
驾培即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简称,它是指以培训学员的机动车驾驶能力或者以培训道路运输驾驶人员的从业能力为教学任务,为社会公众有偿提供驾驶培训服务的活动。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学习驾驶技能的人群也不断扩大,驾驶技能成为一项生活基本技能,非职业性的驾驶行为开始涌入驾驶队伍,非职业性的驾驶技能培训机构大量出现,驾培逐渐走向市场化。驾培内容由四个科目组成。
[论文摘要]驾驶技能培训及考核具有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培养、模块化教学、教考分离等关键特点。驾培及其考核模式对职业教育设置人才培养方案、选择教学内容、优选教与学方式、配置实训条件、确定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论文关键词]驾培,考核模式,职业教育,影响
一、驾培及其考核模式
科目一为理论考核,主要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理论知识,考核方式为无纸化理论考核,总分100分,90分为通过;科目二为桩考;科目三为电子路考;科目四为大路考(含灯光)。除科目一之外,其他三个科目均为实践性操作,学员借助考试用车在封闭考场的道路或真实公路上进行考核。所有考核科目合格,驾培学员即可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可以合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按规定驾驶机动车。深入剖析驾培及其考核方式,可以总结出其三个关键特性:一是培训内容紧贴职业要求,注重实际操作;二是培训过程循序渐进,教学方式采用模块化教学;三是考核与培训分离,由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考核。
二、驾培及其考核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受教育者具备一项或者多项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是必需够用,着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职业教育特点吻合的是,驾培及其考核方式也处处突出对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也从属于职业体系。职业院校教育活动可从驾培及其考核模式吸收借鉴有益经验,培养更实用的技能型人才。
1.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整个驾培过程中,理论课时数所占比例极小,大量的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是学员在教练员的教导下在教练车中完成。轻高深理论,而重平实操作。在现行的教育体制框架内,职业教育学制期内(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均为三年),接受教育者大多数时间在理论课堂上度过。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要求一个专业总课时数为2200~3000,总学分在120~140。为突出职业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相比具有的优势,在职业教育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总课时分配上,理论课时数和实操课时数应满足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黄金分配比,这个比例的大小因专业不同而各有差别,弹性控制,但大体上以实际操作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在50%以上为宜,在实际操作课时数里,综合生产性实训不应低于80%。比如,财经类专业与机械类专业的比例就应该有较大区别,机械类专业的实际操作课时数应更多,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再比如,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际操作课时数应远超理论课时数。
2.教学内容选择。驾培考核内容从众多教学内容中选取,考核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真子集,这符合考核的经济性和教学的有效性原则。它既不盲目,也不为应试而教学,考核作为教学的指挥棒作用是确实存在且有效的,既能督促教练“巧教”,也能促使学员“苦学”。驾培的教学内容,重在教会学员能实际驾驶一辆机动车,讲究的是一个怎样做和怎样做得更好。如将驾驶技能当做一个专业,驾驶培训的各个教学模块可理解为这个专业教学内容的课程。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选择标准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成熟性知识为辅。对比分析后发现,它同样是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为主,可以理解成为什么而做的知识。
3.教与学方式。驾驶作为一项技能或是作为一种职业,并不需要系统高深的理论知识,而需要扎实的操作技能。驾培模式中,特别突出的特点是分科目、模块化教学,整个驾培方案将一个驾驶员必须掌握的驾驶技能分解成一个一个的模块。具体科目中,科目一(交通法规理论)以理论教师讲授为主、学员自主学习为辅,其他科目以学员实际操作为主、教练员指导为辅,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教练员在具体培训学员的时候,根据模块化的具体科目分项进行训练。当教练员认为学员掌握了一个模块,即对学员进行模块考核,通过考核后再进入下一个模块学习;当所有模块都掌握后,教练员再对学员的科目进行融会贯通,加以串联;模块与模块之间,也并不是生硬分割,而是具有前后逻辑衔接关系。这样根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员有针对性地掌握技能。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模块化教学方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多门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细胞。而课程可以构建成不同的模块,模块之间能够实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模块之间、模块中的课程及教学环节之间要有必要的内在逻辑。在设计教学方式时,可以根据模块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既可采用驾培模式这种体现当代学徒制特点的教学模式,也可采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在市场化的驾培行业中,学员有权选择教练员,并与驾培经营者约定培训时间,有权拒绝支付合同中未约定的培训收费,驾培学员的选择权更大,某种程度上处于买方市场的相对强势地位。在职业教育里,如能一定程度上借鉴驾培行业的这种思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内,根据个体特点和兴趣,组建个性化“课程菜单”,自主选择某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相对灵活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必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路。
4.实训条件配置。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与评审过程中,所有院校都非常注重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这也是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使然。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预期是就业。社会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第一要求,是能适应工作岗位,即从业。因此,在职业教育全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职业动手能力即实操能力的培养。实操能力的培养不是凭空而来,必须有一定的场所设备,要借助一定的实际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实验实训实习基地的软硬件设备。驾驶培训的四个科目中,除科目一之外,全部在教练车上进行,学员操纵教练车,在驾校教练场或真实的道路上行驶,这是在一个全真环境里学习。学员学到的驾驶技能积累的驾驶经验来自“生产第一线”“第一手”,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用的。职业教育如能重视实验实习实训场所设施建设及设备添置,根据职业岗位群做实训基地总规划,根据工作过程所需建设实训场所,建好的实训基地能满足教学、实训、培训、鉴定四种需求,接受教育者能借助这些场地设备,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就如驾培学员一样,能在这些生产性实训基地接受教育,感性地、快速地掌握职场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切实拉近校园和职场的距离,甚至如驾培一样,实现校园和职场直接无缝对接。
5.考核评价方式。驾培采用教考分离方式进行考核,教学工作由各驾驶培训机构(即驾校)组织实施,考核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考评,这样有利于驾培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驾培评价的科学、有效、直观,有利于驾培行业教风、学风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对培训机构进行合理、高效的实时监督。同时教考分离也让学员意识到,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对所学驾驶技能掌握与理解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员自身平时的努力程度。借鉴驾培考核模式,在职业院校的日常教育过程中,实行教考分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教学和考核,分别有不同主体执行,统一命题、集体流水评卷,有利于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工作中的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使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考评流程公开,考评人员没有利益冲突,能公正考评,并能保证考核结果相对公平。这也是规范教学工作和适应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当然,驾培及其考核模式也绝非尽善尽美。驾校学员普遍都有这样的感受:学车难,练车难,约考难,拿证周期长。部分地区的部分驾校教练员一定程度上存在“吃拿卡要骂”现象。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这些弊端必须革除。
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借鉴包括驾培行业在内的其他行业优秀经验,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这是可行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