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奇葩打车,你怎么看
所属栏目:网站服务
发布时间:2014-02-11 17:36:14 更新时间:2014-02-11 17:58:13
最近如火如荼的打车软件在各类人群中间传播,打车软件的出现让出租车也要忙不过来了,是什么个情况呢?打车软件能带给消费者多少好处呢?要说打车软件,首先想到的就是腾讯出品的嘀嘀打车和支付宝的快的打车了,做法都是通过网上支付给消费者返利。这个返利可不是普通的返1%的利了,具体的操作就是在网上支付,然后返10元的现金。很多人都体验到了打车两块钱的便利。
但是在支付宝和微信给大家带来利益的同时,有一些奇葩打车的行为也出现了,小编不禁为人民群众的智慧折服,如此奇葩打车,你怎么看?
为了免单,一段25公里的路,两名乘客换乘四辆出租车;800米的路程,也要打个车,并找司机索要补贴差价。不知道,马化腾和马云知道自己的钱被乘客这样花,会做何想?
今年年初开始,一场围绕在打车行业的烧钱大战,在腾讯和阿里巴巴迅速升级,双方均投入五六亿元巨资,在全国范围内对移动支付的乘客和司机进行现金补贴。
据了解,嘀嘀打车对司机每次补贴10元(每天5笔封顶),并对乘客每次补贴10元(每天3笔封顶)。快的打车对司机的补贴政策每笔比嘀嘀打车多出5元,对乘客的补贴为每天2笔封顶。
粗略计算,打一次车,司机加上乘客可共获20-25元补贴,武汉每天3万多人次用软件打车,按照司机获补贴5次,乘客获补贴2次计算,嘀嘀和快的每天在武汉至少要倒贴15万-20万元,一个月在武汉至少要烧掉500万元左右。全国几十个城市,两家一个月烧掉的补贴有亿元左右。
补贴为乘客和司机带来实惠的同时,也生出不少怪状,记者在走访就发现了各种奇葩的打车方法。
昨日,武汉天长出租车公司的贾师傅,在武昌青鱼嘴接了一单嘀嘀叫车,上车乘客两人说要去汉口蔡家田,但在武昌徐东村便要求下车,原来乘客中的另外一人已经用嘀嘀打车在徐东村叫好了另外一辆车,而这时贾师傅的计价器刚刚跳到8元钱,加上2元燃油附加费,这段路乘客用微信补贴,实际支付为零,按照这种接龙的方式,两名乘客换乘四辆车用微信支付打车几乎免单。
如果说这种合理利用规则漏洞省钱的方式无可厚非,那么一些非需求性的人为占用资源的做法,就显得不合理。明天快线出租公司的邱师傅告诉记者,青山有乘客800米的路程也要用快的叫车,不仅如此,还找他索要7元钱的补贴差价,这让他哭笑不得。
腾讯和阿里花巨资补贴打车的行为,无非是为了讨好移动支付客户,让大家养成移动支付的习惯。但是上述行为也让不少人担心,补贴结束后,没有了利益的刺激,乘客是否买账,仍会继续使用移动支付?
不少乘客向记者反映,补贴属于市场行为,但是为了个人一己之利,故意占用公共资源,让公共资源无法为有真正需要的人服务,这种做法不可取,应当呼唤理性打车消费。
社科类期刊推荐:《广西社会科学》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核心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CN:45-1185/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6917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广西社会科学》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为地方社会科学力量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更好学习宣传阵地为宗旨,致力于为发展繁荣社会科学事业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由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社科学术理论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