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莆铁路闽江特大桥墩身裂纹分析及处理
所属栏目:广告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0:44:38 更新时间:2023-06-17 15:06:13
一、概述
闽江特大桥位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和荆溪镇境内,全桥长7638.81m,起讫里程:FDK528+545.37~FDK536+184.18,中心里程FDK532+364.775。全桥共计214个墩台,213跨,桥跨布置为159孔32m简支T梁,21孔24m简支T梁,1孔20m简支T梁,1孔72m系杆拱,8联31孔连续梁。主要在FDK528+577处跨越福银高速公路,在FDK528+720处跨越316国道,然后跨越闽江,在FDK530+730处跨越规划滨江大道,在FDK532+618~FDK532+668处跨越规划福州外环高速公路,在FDK533+716处跨越荆溪,在FDK533+844处跨越115县道,在FDK534+163处跨越外福铁路疏解线后与外福铁路并行,最后在FDK535+126处跨越桐溪后而止。
闽江特大桥除0#和213#为空心桥台,1#墩为T形等截面实心墩外,其余共计212个墩身,墩身形式均为圆端形等截面或变截面单柱式实心墩,墩高由6m~26.4m不等,墩身钢筋净保护层3.5-4.0cm,墩台身混凝土为C35、C40耐久性混凝土。
二、墩身施工情况
闽江特大桥墩身自2009年8月开始施工,截止2009年11月9日共完成20个。
1、混凝土浇注和运输方法
墩台身及墩帽混凝土视墩身高度采用一次或分次浇注,由于墩身数量多,墩身模板倒用次数多,故墩身模板采用钢模板分节制造、拼装。
(1)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进行运输,搅拌车的在运送混凝土之前已将其混凝土罐内壁湿润,防止混凝土流动性减少。
(2)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加强了协调工作保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3)混凝土浇注采用分层施工,每层的浇注高度为20~30cm;采用插入式震捣器震捣,震捣器的移动间距不超过该震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每次震捣时,相互重合1/3,振捣棒操作时快插慢拔,震捣棒伸入下层5~10cm,与侧板保持5~10cm的距离,震捣时,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同时保证不漏震、欠振和过震,震捣的原则是,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无气泡产生,出现泛浆,模板的转角及与模板接触面应震捣密实,无气泡残留。
(4)混凝土运输、浇注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超过下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当混凝土下落高度大于2m时,采用悬挂减速串筒,防止混凝土离析。
2、混凝土拆模时间
墩身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本桥拆模时间一般控制在3天左右。拆模时杜绝硬撬,撞击,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
3、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进入养护状态,养护采用自然养护,未拆模时采用墩顶模板内蓄水养护,拆模后采用墩顶补水养护,养护用水为淡水。在墩身模板拆除后,对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薄膜对其进行覆盖,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洒水频次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为度。(见图片1)。

三、墩身裂纹情况
1、裂纹形状
通过观测发现,墩身裂纹基本上都是竖向裂纹,多发生在承台向上5米范围内,裂纹深度在5cm以内,长度一般为2~5m,竖向发展。
2、裂纹发生时间
通过对裂纹观测数据的分析,墩身裂纹多产生在混凝土拆模后的5~15天左右时间范围内。
3、裂纹成因
墩身混凝土开裂的可能原因有:
(1)桥墩体积相对较大,混凝土标号相对较高且采用耐久性混凝土,水化热难以控制,实测温度显示3天后墩身内最高温度达65度。内外温差过大是产生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
(2)由于混凝土泵送的需要,混凝土单位体积用水量和砂率较大;且混凝土泵送时灌注速度较快,水化热难以及时散发。
(3)混凝土配合比方面,水胶比偏大、水泥用量偏多。
(4)原材料方面,水泥性能不稳定,水化热大,粉煤灰泌水量大。
(5)桥墩构造方面,钢筋保护层偏大,配筋偏少。
(6)混凝土养护方面,保湿与养护措施不到位。
(7)墩身混凝土灌注时,承台已施工多日,收缩徐变不一样。
四、墩身裂纹控制措施
加强研究,邀请相关方面的混凝土专家进场进行指导,多与相关单位交流、沟通。
1、施工中控制坍落度14cm左右,以减少含水量,从而降低水化热。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延长浇筑时间。
2、加强对现有裂缝宽度和深度的观测,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其处于稳定状态后提出合理的修补方案,并报监理审批后方可修补。
3、配合比进一步优化,参照东海大桥和杭州湾等大桥的相关经验,配合比采用双掺,即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入粉煤灰和矿渣粉。
4、从施工工艺上加强研究、改进。在大体积混凝土内布置冷却水管,冷却管降温要有具体的指标。混凝土浇筑结束及终凝后开始不间断循环冷却,冷却时间为14天。
5、加强内部散热外部保温保湿养护,在混凝土内部埋置测温元件,掌握不同部位、不同级别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的放热和温度变化规律,以指导混凝土的养护。
6、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采用粗骨料浇水和在搅拌水中加冰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入模温度。
7、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检测工作,特别是水泥的化学分析,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五、墩身裂纹修复施工步骤
1、修补材料
为使裂纹修补后外观色差相对较小,我部选用白水泥+水泥+粉煤灰和107胶试拌各种配比,并在做了多块色板。各种配比如下表:

经多人认真比较,选用配比为6:2:2,用107胶拌和。以上材料由试验室拌和完毕,现场须结合实际情况,适度调整白水泥及水泥的数量,以修补颜色与墩身本身颜色保持一致。
2、修补方法
表面清污除尘后,用刀片在墩身裂纹处切一道细缝,将表面裂纹适度拓宽(以便于修补),然后将以上材料用刮刀均匀涂在裂纹缝处,待修补材料凝固后,用砂纸将修补处适度打磨,保证表面的平整光滑。
3、注意事项
(1)修补材料与墩身颜色应尽量保持一致。
(2)修补时应注意作业安全。
(3)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品,或安全带等安全工具。
(4)所有人员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硬底易滑鞋和裙子进入施工现场。
(5)在吊篮、钢管架上施工时,要有防护设施(护栏,安全绳等),以防止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