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产论文金沙县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所属栏目: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03-01 15:28:48 更新时间:2014-03-01 15:24:47
[摘要]1980年,金沙面积为8.5万亩,单产52.6公斤,到2008年,推广面积30万亩,单产提高到146.2公斤,面积和单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2008年至今,种植面积减至15.6万亩,单产降至136.98公斤,油菜生产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就金沙的油菜生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油菜,生产现状,发展对策,产量,经济效益,作物生产论文
一、油菜产业发展概况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由于气候、土壤等资源条件最适宜油菜的生产,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多年的发展,加上原康星公司龙头企业的拉动,油菜从普通的白菜型品种,发展面积为8.5万亩,平均单产52.6公斤,含油量31.2%,而且品质差,到目前推广甘型油菜黔油29号、油研5号“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平均单产从52.6公斤提高到146.2公斤,含油量从31.2%提高到41.5%,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8年,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形成了从油菜籽生产、加工、销售的整产业链,拉动了金沙油料作物的生产,从2009年至今,种植面积逐年下降,至2012年,种植面积降至15.6万亩,单产从146.2公斤下降到136.98公斤,油菜面积下降,单产降低,油菜籽生产存在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
二、油菜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油菜生产比较效益低
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看,经营农业生产的农民比较效益低,在我县农民种植水稻、玉米、油菜三大作物中,又以油菜纯收入最低,平均亩产按140公斤计,市场单价每公斤5.4元,亩产值为756元,每亩种子、肥料投入为205元,每亩农民收入为551元,油菜籽生产平均每亩劳动力13个,每个劳动力投入工资为43.1元,金沙从事务工,每个劳动力为80元,技工工资在150元以上,油菜生产比较效益低,从“三化同步”中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化,延长产业链,这是大方向,油菜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由于近几年公司的经营效益不好,油菜籽单价低,今年每公斤4.6元,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特别是旱地油菜面积大减,全县总产从2008年的4386万公斤,至2012年减到2236.8万公斤,减96.08%。
2.农业结构调整,油菜面积调减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坝区及各乡镇比较适宜种植油菜的土地,大都规划为城市及工业用地,如岩孔镇大水村工业用地达1000多亩,各乡镇规划种植茶叶、蔬菜等各种经济作物有较大面积,粮食面积大减,加上农业比较效益低,特别是油菜作物,油菜种植面积自然调减。
3.2008年至今油菜产业链条断裂
近两年来金沙的主要油菜产业的龙头企业“贵州省康星集团公司”,由于公司异地搬迁,进行改扩建,没有生产加工销售油菜,没有向农户收购油菜籽,油菜产业链条断裂,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4.油菜轻简栽培推广面积小,机械化推广度为零
从整个油菜产业链来看,油菜籽生产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要降低油菜籽生产成本,一是推广农业机械化来降低劳动力成本,但金沙甚至整个贵州省,坡耕地多,土地经营权属农民所有,没有连片适宜农业机械的地块,推广农业机械举步艰难,金沙机播、机收推广度为零。二是推广成熟的轻简栽培技术,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油菜免耕育苗移栽、稻桩点播等各项栽培技术虽然成熟,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广油菜轻简栽培技术面积还在处于示范阶,推广面积不大,农民种植油菜还是80年代育苗移的种植方式尚未改变。劳动力成本高,种植油菜纯收入低,大部份农户只种大季作物,不种小季作物的油菜,导致大面积土地弃耕。
5.金沙油菜生产还不够重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是主流,油菜生产仅靠农业部门为完成上级的项目,除了点上油菜生产得到重视外,面上工作是农民自由发展,还没有引起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油菜生产的对策
1.需要贵州省康星集团公司龙头企业拉动,延长油菜产业链、增加产品副加值,油菜生产需要龙头企业的拉动,农户的油菜籽要有龙头企业收购,并且适当让利给农民,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企业设法增加附加值,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
2.农业部门和农业机械中心密切配合,推广农艺和油菜全程机械化的示范与推广,降低劳动力成体,增加农民纯收入。
3.成立专业合作社,适当流转土地种植油菜,把各项新技术进行组装,作好示范,向周边推广,同时作好油菜籽的收贮,形成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4.搞好油菜的有机认证和标准化栽培,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品牌效应,增加附加值打下良好基础。
5.组织机构的完善,由县政府专门成立油菜产业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奖惩机制,重点乡镇也成立专门班子,配备专门力量,安排专项资金,搞好产业建设;县级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公室,一是没菜生产办公室,主要负责油菜籽的生产工作,主要包括推广农艺与农业机械全程结合,推广组装增产栽培技术,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农民纯收益;二是产品加工办公室,负责加工企业的协调、新产品开发、标准实施;三是信息办公室,负责生产、加工、流通企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及时向各级政府、生产基地、专业协会、加工、流通企业提供可靠动态信息、苗头信息等前沿工作;县政府拟对特色农产生产制定优惠政策,包括财政、信贷、税收、外贸、人才等政策,不断完善油菜优势产区建设的投资政策,龙头企业发展政策,基地建设扶持政策,为工商企业进入油菜产业开发领域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新办深加工龙头企业在信贷优先扶持外,从投产时起免缴三年以上国家税费。
6.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有关惠农扶持资金及省地农业产业化调整项目的配套资金外,企业同样调整一部份资金用于油菜业生产上,重点扶持优质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有机认证、科技攻关、科技培训、科学试验、技术推广、生产示范、聘请专家等公益事业等;县财政、农业、科技、农开办、扶贫办等涉农单位的专项资金由县政府重新整合,相对集中支持,形成合力,专项资金向优质油菜产业带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倾斜;银信部门优先信贷扶持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以及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和职能转变的逐步到位,油菜产业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农业模式,充分发挥油菜资源、科研机构、加工企业、运销企业的优势,通过组建“油菜产业协会”,将油菜育种、科研、供种、种植、收购、加工、运销等环节与产业发展进行有机整合协调,将有利于全面推进优质油菜产业化进程;油菜专业协会这一民间**组织,不仅可以承担有关双低油菜试验示范推广项目,而且在组织技术交流、市场信息发布、技术攻关合作等方面均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婧,喀斯特贫困山区农地流转的问题思考与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9):224—226
[2]梁颖,蔡承智.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角下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重点探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2):257—261
[3]候国佐主编,贵州油菜,贵州科技出版社,2008.12第1版
[4]朱云才,油菜收获机的探讨[J].江苏农机与农艺,2003(3):20—21
[5]李本兰,油菜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农技服务,2008年第10期
[6]胡文秀,李中秀,徐宝庆,邹旭,赵燕,胡金和,稻田免耕直播油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