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用菌农业论文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4-03-04 09:23:35 更新时间:2014-03-04 09:33:34
《食药用菌》原名《浙江食用菌》,创刊于1982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于2011年起更名为《食药用菌》。杂志办刊宗旨是兼顾普及与提高,注重实用技术与信息的传播,以满足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对技术和信息的需求,服务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升级。主要介绍中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刊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创新性的食、药用菌应用科学研究论文,以及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试验研究报告、科普文章和产业信息,为广大食药用菌科研、生产、经营等一线从业人员提供交流平台。《食药用菌》系双月刊,逢单月中旬出版,每期约20余篇文章。本刊是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的专业性科技类刊物。刊稿分为三种类型。一为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试验研究报告;二为具一定先进性可供生产上应用的技术性、科普性文稿;三是本行业科技进展类综述、评述文章及重要的市场信息、产业文化。
《浙江食用菌》现用名《食药用菌》
【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台湾地区菇类产业纵横谈、产业信息、药用与营养保健、专题讲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食药用菌
主管单位: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主办单位:浙江省食用菌协会
国际刊号ISSN:2095-0934
国内刊号CN:33-1371/S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投稿须知】
1.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2.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3.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4.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5.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6.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7.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8.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最新目录】
1说明事项125
2食药用菌保健金字塔模型对增进人类福祉的作用(六)张树庭;SolomonP.Wasser;129-132
3江苏灌南金针菇获地理标志保护陈勤;其太;明元;王静;132
4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因素与对策钟孟义;133-138
5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及其研发方向边银丙;139-143
62012年上海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孙占刚;144-147
7康美药业布局青海虫草交易中心147
8杏鲍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宁夏杏鲍菇竞争态势分析康磊;杨辉;蒋慧莲;148-150
9甘肃发展食药用菌产业应采取的林业蕴育措施田茂琳;151-153
10银耳育种研究进展综述贺元川;陈仕江;张德利;贺宗毅;154-155
11三种食用菌营养成分的含量测定何贵香;宋文明;谢景文;马红梅;陈永敢;陈忠荫;156-157
12福建启动现代农业食用菌技术体系建设吴雪;157
13灵芝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叶鹏飞;张美萍;王康宇;王昱;王义;158-161
14银耳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五)——反季节栽培与特殊安全设置栽培丁湖广;162-166
15浙江省杭州市石桥乡菌种场常年供应棉籽壳、草菇棉、玉米芯各类菌种166
16草菇种质资源评价廖伟;谢宝贵;167-169
17双孢蘑菇培养料简易通气一次发酵技术试验范丽军;蔡为明;宋婷婷;金群力;冯伟林;沈颖越;170-171+175
18以葡萄蔓为基质栽培香菇试验王谦;徐啸晨;172-173
19桦褐孔菌人工栽培试验郑社会;余建妹;174-175
20海南尖峰岭野生灵芝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陈友;胡佳娟;陈勇敢;176-179
21价格下滑致食用菌行业陷入集体亏损秦川;179
22平湖双孢蘑菇设施化高效栽培的技术及其效应顾雅芳;吴平;徐军;陶嘉杰;180-181
23秋冬季平菇开放式栽培技术吴振忠;182-185
24福建省食用菌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
25第九届中国(庆元)香菇文化节拟定于11月11日举行185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