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妇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42:00 更新时间:2021-03-22 14:03:44
城市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农村非农化过程,它通常采取两种模式:一种是城市不断向外“摊饼“式地扩张,农村人口向城市聚居。另一种是在非农人口聚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城市。城市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包括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经济活动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城市化是世界性的社会发展趁势。当前,我国正面临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强调要把城镇化作为统筹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46%提高到54%以上,全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更快于全国,2005年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0%,目前达55%以上,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城市文明为农村妇女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起点,同时也给她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发展农村妇女教育、迎接城市化挑战已成为农村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化给农村妇女发展带来的机遇
1、城市化使农村妇女就业机会明显增多
农村城市化,为乡镇企业集约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壮大农业化龙头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的转移拓宽了路子、创造了条件。目前,农村妇女从事外出打工的多,从事个体商业的多,参与社区服务的多。说明城市化已使部分农村妇女改变了“田间地头干,围着锅台转”的现状,进一步拓宽了她们的发展空间。
2、城市化为农村妇女地位提高带来契机
社会地位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家庭、生活等多个方面。离开田头,跳出农门的农村妇女,最直接的收益是:通过劳动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资收入,经济身份逐步走向独立,个人可支配的收入明显增加。妇女参政议政的意识逐步提高,表现最为直接的是村民委员会选举,广大农村妇女改变了以往那种无所谓的态度,认真行使法律赋予她们的权利,还有部分妇女精英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家庭中她们由“主内”逐步转向“内外兼顾”,承担着与丈夫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夫妻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家庭逐步走向民主化。
3、城市化使农村妇女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农村妇女进城后,由于受城市先进文化、思想的薰陶,农村妇女的思想逐步由“家庭型”转向“社会型”,观念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意识由“依附型”转向“自主型”,愈来愈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城市新事物、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大大唤起了农村妇女参与改革、参与社会、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二、城市化发展中农村妇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农村妇女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农村妇女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们需要掌握更高的技术、技能以适应生存的需要;同时,对农村妇女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据间接和直接调查数据反映,当前我国农村妇女成人教育的现实状况难以适应城市化进程的要求,农村妇女成人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
1.农村妇女接受教育程度偏低
我国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村妇女教育层次与文化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对自身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农村妇女的教育程度仍普遍偏低,主要集中于初中和小学水平。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乡村妇女人口数为285324813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数为58380628人,约占15岁及以上乡村妇女人口数的20.45%;初等教育(小学和初中)水平的人数为212359755,占15岁及以上乡村妇女人口数的74.43%;中等教育(高中和中专)人数为13426890人,占15岁及以上乡村妇女人口数的4.71%;高等教育(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人数1157540人,占15岁及以上乡村妇女人口数的0.41%。我们在丹阳市随机抽取150名进城务工农村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8.9%,高中、职高、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1.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4%。广大农村妇女的低教育水平很显然难以适应城市化对教育水平、技术水平、素质修养等方面的要求,难以适应城市化的节奏,阻碍了农村妇女向上流动的步伐。
2.农村妇女接受教育机会更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技术能力已成为每一位劳动者应有的素质。妇女和男性一样接受着社会的衡量和筛选,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妇女接受教育及再教育的机会明显低于男性。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的乡村人口总数为583823613,文盲人口总数为67445733人,其中男性文盲为19257277人,占15岁以及以上乡村文盲人口的28.55%,女性文盲总数为48188456人,占15岁及以上乡村文盲人口的71.45%。从江苏省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的性别构成看,女性约占8成,女性人口文盲率达11.25%(2008年),比男性人口文盲率高2.7倍。在我们丹阳农村、特别是落后的乡村,失学辍学儿童中女童占多数,文盲中女性占到70%以上。目前,农村家庭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仍存在性别差异,父母对女性学习重视程度低于男性。妇女在接受教育上存在更多障碍,受教育的权利难以保障,在教育资源方面也很难受到公平待遇。
3.农村妇女教育脱离农村实际
在现实的农村妇女教育中,还存在仅仅满足于认识几个字,能算几个数的情况,教育内容陈旧、脱离农村现实,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往往只注重技能培训,而忽视农村妇女生活方式、娱乐休闲等多方面需求。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灌输的方式,缺乏灵活性,教师与学员间的互动难以保证,使原本生动、有趣的学习变为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影响教学的效果。另外,在农村妇女教育中,忽视农村妇女这一群体独有的特点,忽视农村这一客观实际的情况并不鲜见,妇女教育往往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生机和活力。
三、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农村妇女教育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男女教育平等的思想观念
一种问题的解决,往往最先需要的是观念的变革。加快发展农村妇女教育,确立妇女在教育中的地位,提高农村女性的自身素质,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问题。转变观念,树立男女平等思想是农村妇女成人教育发展的第一步。就农村妇女自身来说,首先要通过接受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树立自强、自立的观念,改变过去那种依附性强、成就动机弱、自我评价低的局面;其次,要接受性别平等教育,认识到女性自身的优势,从思想深处去除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的束缚。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男女平等思想,是发展农村妇女成人教育的思想保证,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中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2.针对成人妇女的特点进行教育
农村成人妇女教育不同于一般的青少年教育,它具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说,农村妇女与青少年相比机械记忆的能力有所下降,意义记忆的能力却在上升。相对男性而言,妇女在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自觉推断能力等方面往往较有优势。因此,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向广大农村妇女讲清其记忆的特点及学习的优势,帮助她们树立继续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成人妇女丰富的实践经验,注重理解,多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她们善于发展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试着让她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根据妇女特点进行教育,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农村妇女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
3.丰富农村妇女教育的内容
对于农村妇女来讲,进行职业培训是首要的教育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就业岗位竞争的加剧,对妇女的职业选择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应为农村妇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在教育结构上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注重把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和学习技术、技能结合起来,对她们进行多方面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下岗培训等,提高妇女的专业技术素质,保证广大农村妇女在就业方面的公平竞争地位。除职业培训外,农村妇女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化休闲等也应纳入农村妇女教育的内容。如:通过开展价值观念教育,使其去掉来自社会、家庭和妇女自身主观意识上的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树立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提高农村妇女受教育的层次
在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农村妇女接受教育的层次,是城市化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教育是形成劳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所受教育时间越长,教育层次越高,人的劳动能力就越强。如果说初等教育只能形成简单劳动的话,那么,高等教育就能形成复杂的劳动能力。按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简单劳动提供的劳动价值少,复杂劳动提供的劳动价值高,这就使简单劳动者的收入低于复杂劳动者的收入。因此,在进行扫盲教育、初等、中等教育基础上,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妇女高等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接受教育的层次。当前我国农村妇女教育,尤其是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城市化的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女性所占比例很低,这与妇女应有的地位不相适应。
5.创造有利于农村妇女受教育的环境
由于历史、经济、传统观念、人口、教育本身等多方面的原因,妇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易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障碍。农村有它特有的、古老的传统和风俗,这些传统、风俗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个人的行为。农村妇女成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她们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使其解放思想,跨入现代化建设的行列。而发展农村妇女成人教育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成人教育政策、法规和制度,以确保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家庭中,需强化男女平等观念,注重女性的早期教育,增加对女性的教育投资,培养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关心、支持妇女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妇女教育事业,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妇女、重视妇女教育的社会氛围。
6.构建农村妇女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是通过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手段,以回归教育和循环教育的形式,把教育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要造就一代有知识,有技术,有魄力的女性,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妇女终身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应当贯穿女性发展的一生,涵盖扫盲教育和普通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学龄教育和成人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一般教育和特殊教育以及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式的教育。这个庞大的教育网络应全面体现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以便随时满足女性的学习需要,源源不断地给知识“充电”,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女性的知识化、社会化,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向前发展,适应城市化进程。构建农村妇女终身教育体系,是使农村妇女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还能对其它学科有所了解,扩充知识面,开阔文化知识视野,形成系统的社会知识体系。这对于提高农村妇女素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