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城镇贫困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42:00 更新时间:2021-03-22 14:01:46
关键字:反贫困,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贫困机理,贫困人口,消除贫困,基本途径,生存能力
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国城镇贫困的背景出发,从宏观、微观、中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镇的原因,并从宏观、微观及中观的角度提出解决中国城镇贫困的方法。
前言: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起,贫困可以说一直是迄今为止各社会形态中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存在,人们尽管可以从感性上去直觉它,但似乎又很难从概念上准确把握它。对于社会中的贫困,人们通常能够根据一些现象如缺吃少穿、营养不良、没有足够收入、无法获得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来做出感性判断,但是,要对贫困做出抽象判断并对其一般概念给出准确、科学的定义并非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在经济学家看来,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是指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而在社会学家眼中,贫困则是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由于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经济背景不同,贫困的特征也很不相同,同时由于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和社会身份不同,人们对于贫困的理解与评价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中国城镇贫困的背景
直到90年代初期,中国的贫困问题仍然被认为主要发生于农村地区。因此,中国政府在制订有关政策时,主要着眼点依然是如何消除农村贫困。当然,当时在城镇地区也同样存在贫困问题,但其涉及面只是总人口中很小部分,主要是“三无”人员,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的赡养人和抚养人。然而,到了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相当多的城镇人口陷入其中。
从1994年以来,中国城镇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工作岗位在过去几年中以极快的速度锐减。非国有部门虽然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但是在数量上远远不足以抵消国有部门缩减的工作岗位。缩减工作岗位与创造就业机会之间的时间差导致了下岗、失业问题,而下岗、失业问题便是近期出现的城镇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下岗人数剧增的同时,失业人员年龄构成的变化,即从以年轻人为主转移到以老年人为主,也分外引人注目。在20世纪80年代,待业人员大部分是年轻人和初、高中毕业生,而今天的失业人员中则很多都是年龄较大的并且有过就业的历史。在年龄构成上的这一变化对失业人员的家庭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年龄较大的失业人员往往已经有了家庭拖累,而年龄较轻的则没有。有证据表明:年龄较大的失业人员(男性40岁以上,女性35岁以上)寻求再就业的机会明显少于年轻人。在中国,很多年龄较大的失业人员受教育的水平常常比年轻人低,这一事实使得失业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二.城镇贫困特征
贫困本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具备确定性。它随时间和空间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而变化。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著作《经济学》中就表示,“贫困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概念”,“贫困一词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但其具有以下重要特性:
(1)贫困是一经济学概念,是一生活状况。它是指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及生活方式下所获得的合法收入不能够满足人们对衣食、居住、医疗的最基本要求。在这种意义上讲既是经济贫困。
(2)贫困是一多极化概念。贫困不仅仅意味着经济贫困,也意味着政治贫困及权力的贫困,社会及文化的贫困。
(3)贫困是一历史性概念。
(4)贫困是一相对于无能力的概念。AMARTYASEN认为真正的贫困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机会的贫困。贫困是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及享受正常生活的能力。
(5)在不同国家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能力的巨大差异,贫困的概念有很多大差异。在发达国家定义的贫困在发展中国家就是富有。贫困在发达国家是一绝对概念,在发展中国家是一相对概念。
三.中国政府在城镇贫困方面的政策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对城镇居民采用低工资、高就业率、平等的社会福利制度,收入分配的主要特点是均等。用于反映收入差异的吉尼系数在那个年代是很低的,即小于0.2,平均主义非常严重。对大多数人而言收入水平及生活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可以说既没有很富有的阶层,也没有贫困阶层。城市贫困化并未放到议程上来。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及快速的城市化,企业大量裁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城镇的贫困逐渐的显现出来。到2005年底,最低生活水平的人口仅为2233万人,考虑仍有许多贫困居民没有考虑到这个范畴内,如农民工。事实上中国贫困人口远大于2233万人。根据初步统计贫困人口总数多于5000万人。中国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加强贫困问题的研究不仅是迫切的理论要求,也是现实非常严峻的问题。加快脱贫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
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城镇贫困化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政府就开始颁布及推广对城镇贫困人口补贴的一系列政策。到目前为止已初步确立了摆脱贫困的制度。摆脱贫困体制的确立表明中国政府已逐渐从临时制度进入到政策制度中。中国政府摆脱贫困的政策特点如下:
(1)预防贫困政策
预防贫困政策是指预防形成贫困人口或减少形成贫困人口的可能性。包括所有社会保险制度,即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人身保险等。
(2)救济补贴贫困政策
救济补贴贫困政策是指当贫困确实发生时,要通过各种手段及措施,使救济补贴贫困政策发挥作用以减少贫困的副作用及其引起的损失。
(3)开发补贴贫困政策
开发补贴贫困政策是指消除贫困障碍,开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机会及能力,也即再就业政策。
四. 中国城镇贫困分析及解决方式
下面从微观、宏观及中观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城镇贫困。
从微观角度看,贫困的表面原因是失业及就业不足。中国城镇贫困与就业率紧密联系。尽管个人及家庭的收入呈现多极趋势,但就业的收入仍然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个人或家庭总收入的80%。因此说,就业不足及失业率高是城镇贫困的一个表面原因,其深层原因是贫困人群能力低下。从城镇贫困自身来看,文化及技术技能低下,人力资源不足,没有能力是城镇贫困的主要原因。此外,贫困个体的就业概念,家庭负担系数,道德等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个体走向贫困。
从宏观来看,全球化直接或间接的导致贫困化,另外中国社会的转型也是导致贫困化的因素。此外,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及经济制度的转变都直接影响着贫困人口,因此在转型期间贫困人口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从中观来看,中国城镇贫困主要是由于制度的原因以及社会转型、旧有的计划经济制度的滞后。在这种滞后的制度下,个人的自由选择权被限制并被剥夺,从而导致一些群体及个体变为贫困阶层。雇用制度的转型、户口制度的滥用、分配制度的改变、不完善的社会制度等等,所有这些制度性的原因都是城镇贫困人口形成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中国城镇贫困化问题,我们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即微观、宏观及中观去解决。
从微观角度出发,人力资源需进一步开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能力需要加强。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对反贫困具有重要意义,是消除贫困的根本出路。人力资本投资的反贫困机理表现在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存量、知识存量来活化、开发、培育其他资本的能动性,从而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并将个人、家庭和国家等不同层面的利益和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反贫困的可持续性。因此,投资健康、教育尤其是投资基础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促进就业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也是当前反贫困工作的基本途径。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支持与控制应并存,贫困人口的增长应严格控制,应教育并培养贫困人群战胜贫困的意识。
从宏观角度出发,应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应创建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可以增加收入,摆脱贫困,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减少贫困人口。为寻求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机会的良好关系,应深入讨论如何灵活的就业。从世界角度看,经济增长的高就业率能够扩大就业机会,拓宽新经济增长点的就业渠道。
从中观角度出发,通过制度改革逐渐增加城镇贫困人群的收入应得以保证。当旧有制度破裂新制度正在形成时,贫困人口会逐渐显现。从制度角度看,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是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消除制度障碍,扩大政策空间,加强改进影响贫困人群收入的重要的制度及政策。这些重要制度及政策包括用工制度、户籍制度、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
总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与社会福利制度相对应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保护那些有能力工作的个人不至于陷入贫困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参加工作。在过去,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工作岗位,不过现在这种方式不那么行得通了。因为失业和下岗的人数急剧增长,另一方面,工作岗位明显难以找到。但是,不论是救助制度还是失业保险,都将不得不针对这个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促使和鼓励那些有能力工作的个人及群体,通过工作挣钱或自谋生计使自己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亚行专家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2]王朝明《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
[3]吴碧英,《城镇贫困:成因、现状与救助》
[4]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经济学》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