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探索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42:00 更新时间:2021-03-22 14:02:50
摘要: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是摆在环境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对老年人的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进行了探索,旨在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健康、宜人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老年人,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及社会的各个层面。老有所养必须老有所居,适宜的居住环境是老年人安度晚年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变化会给居住环境带来一些特殊的要求,因此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质量迫在眉睫,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在这种背景下对老人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的前提
笔者认为老年人的无障碍居住环境的设计就是针对老年人的心理与生理特征进行的人性化的设计,它除了对使用功能、材料搭配、颜色组合等方面进行研究外,更重要的是对老年人生理及心理特殊性的把握。这就要求环境设计师不断地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居住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这是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的前提。
2.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的特征
2.1无障碍性指居住环境中无障碍物和危险物。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衰退及身体构造上的变化,影响老年人使用空间的能力,相对正常人能够使用的环境可能对老年人会产生障碍。环境设计师必须具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以《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1--99为标准,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在最少的外在协助下自由行动、独立生活的能力。
2.2易达性易达性指出行者能便捷地实现到达,它是无障碍设计的基本要求。老年人由于行动迟缓及行走不便,这就要求设计者为他们提供参加各种活动的可能性,在居住区环境内至少设计出一条进出方便、安全、舒适的无障碍通道,以保证老年人通过生理上的努力,能够接近活动场所及其配套设施,以提高居住环境中各种功能使用的效果和效率。
2.3舒适性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它要求环境设计的尺度和布局要满足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感受,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老年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他们的日常活动,并以此作为设计原则。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设计应使他们感到舒适,服务设施宜紧凑、忌空旷,服务半径要合理,同时要尊重老年人对色彩喜好。
2.4易识别性环境的识别性主要指人对环境空间的理解方式和识别能力。老年人由于感知觉减退,感知和躲避危险的能力差而易产生危险。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老年人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从而导致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由此可见必须注重居住环境中的标志性设计。
2.5可交往性居住区的户外环境是老年人交往的物质载体,交往空间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老人交往心理及交往效果。因此交往空间的设计应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心理特征和对空间环境的特殊需求,设计上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让老年人能在这里敞开心扉轻松地进行思想与情感交流。
2.6安全性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对居住环境设计的依赖远远超过年轻人,因此安全设计尤其重要,他们的活动区域内还要有安全保障措施。
3.老年人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
3.1室外环境的设计应根据老年人行为特征,创造灵活、多样并富有层次的户外活动空间。
3.1.1步行空间的设计老年人喜欢散步,应在设计中加强步行系统的设计,提倡人车分流的模式。步行空间应避免高差变化过急,在地形变化处,以平坦坡道较好,尽量避免台阶的应用,步道材质的选择应注意防滑和避免眩光,步行道内不得设置障碍物。为使轮椅通行方便,坡道应做防滑处理,并在坡道两侧栏杆0.6m的高度处增设扶手。
3.1.2私密空间设计私密性空间适合老人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亲朋、近邻进行交往。由于私密空间交往范围小、距离短,因而空间以小尺度为宜,宜选择给人以安全感的地方,要求具有相对封闭感,避免被主要人流穿过或轻易被人看到,细部处理要求独具匠心,细腻为佳,确保选址夏季有遮阴、冬季有阳光。
3.1.3坐憩空间设计老人喜欢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的休闲活动,因而坐憩空间设计可以用植物划分空间,也可以用建筑、地形、水面等作为界面要素。在安静的休息区要设计单独的座椅供老人独处需要,在喧闹的交往区要设计多种形式的的座椅供老人观赏、交往、下棋、品茶养神等。坐憩空间中应创造“人看人,人看物”的视野范围,设计时应设法把年轻人和儿童的活动区域导入老人的视野中,使老年人与其有更多的视觉和心理上的互动。
3.1.4集体活动空间的设计集体活动空间设计要针对老年人的不同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设计上要有针对性,且在尺度上也要有所变化。同时应提供老年人活动的各种设施及项目。如设置足够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证老年人健身、休闲、娱乐、邻里交往的需要;适当布置绿化、喷泉、亭子、长廊等建筑小品。在具体设计中应注意场地应具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动态活动区与静态活动区应有适当的距离,注意其易达性和保持视线的通透。
3.2建筑物内部设计建筑物内部的无障碍设计除了增加轮椅坡道、设置安全扶手等,还应注重建筑入口、通道、楼梯、地面、居室、家具等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设计。
3.2.1建筑入口处面积要适当增大,门的宽度要适当增加,地面力求平坦,便于轮椅通过,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少于1.5m×1.5m轮椅回旋面积。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置轮椅坡道及扶手,扶手最好设置两层,以便于不同生理特征的老人使用。
3.2.2老年人使用的楼梯不得采用扇形踏步,应采用有休息平台的直线形梯段和台阶,避免踢脚板漏空或踏面过于突出的设计,踏步平面与立面宜为异色,如果层高允许,中间设置的休息平台可适当增多。安装电梯时,电梯厅的面积不宜过小,电梯内的专用操作盘的安装高度应方便坐轮椅者操作。
3.2.3老年人在居室内活动的时间要比普通人长,因此住房要选择良好的朝向,保证日照基本要求和良好的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此外居室还应有良好的隔窗观景视线,以减少老年人独居室内的烦闷。老人喜静,嘈杂的声音也会对老人造成刺激,老人的房间应尽量安排远离客厅和餐厅,门窗所用的材料隔音效果一定要好,以避免干扰。
3.2.4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对卫生间需求比较多,因此应尽量把带独立卫生间的主卧室给老年人用,卧室、走道、厕所宜装夜灯,以便于老年人夜间上厕所。对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在厕所和浴室应设置必要的辅助设施,并选择符合无障碍设计的洁具,门最好是推拉式的。老年人经过的过厅、走道、卧室、卫生间等出入口处要通畅明亮,在设计上、建造上要求有防滑设施,并且要求无门槛、无阶梯、无高差。
3.2.5老年人身高缩短,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应适当降低安装位置。老人厨房的高度应低于常规装修的尺寸设计,家具提倡矮床、矮柜、矮组合,以方便适用、不经常爬高取物为准。宜选配圆滑、牢固且稳定、没有棱角的家具。内部墙体阳角部位易做成圆角或切角,以减少老年人磕碰的可能。
3.2.6室内装修时应以环保型无毒无害的天然材质为佳。周围的色彩宜多用浅色或白色。室内地面宜采用防滑的地板,最好不用釉面砖,以优质无釉砖、防滑砖、木地板、强化地板等为首选。由于老人视力衰退,灯光照明须适当,避免强烈刺眼的光线及反光。最好使用发亮的开关板,便于黑暗中找寻开关的位置。
鉴于老年人的衰老变化是个渐进性过程,建筑物内部设计除了应考虑入口、通道、卧室、厨房、浴室、厕所及必要的储藏柜等在使用和通达性方面要便捷、流畅、安全、实用外,还应做合理的隐蔽设计,便于增添设备、设施以及时为老人提供协助,延缓其衰老过程。
3.3易识别性的设计由于老年人的视力及记忆力减弱,方向辨别能力差,加上目前的住宅建筑形体单一且重复,缺乏特色和标志性,不利于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所以在设计上要加强各空间的识别性、节点空间标志性的设计,使道路的取向及位置容易识别。可以在道路转折及出入口处设置有明显特征的标志物,如建筑小品、雕塑等地面标志或用独特的标志作为主题重复使用。居住环境中的标志性设计能以形象及鲜明的颜色来提高导向性,强化识别性,使老人能够识别出自身在空间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方向,从而方便地到达目的地参加各种活动。
3.4安全防护设计老年人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迟缓,相对普通人是安全的环境也往往会给老年人带来伤害,在各要素设计时应注意老年人的安全。在老年人的活动区域内除了要杜绝机动车交通外,还要有辅助性、保护性措施,人行步道、公共建筑的地面要平整、防滑,以保证小区内老年人活动的安全。老年人的视觉衰退,在建筑物的出入口以及有踏步、斜坡等地势变化的地段对老人来说是事故多发区,除了做标志性设计外,还应提高照明亮度,以增强其对色差的辨别能力。老年人的起居室、卧室应设多用安全电源插座,厨房应设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电梯内还应设置电话、报警灯等安全保障设施,帮助老年人应对紧急事件。
结语
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反映时代的发展,是人性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充分体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也对无障碍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人性化的理念融入到设计的每个环节,不断地对老年人无障碍居住环境设计进行探索,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健康、宜人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何韶颖.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J]南方建筑.2003(2)
[2]陈挺.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2003(3)
[3]韩秀琦,杨军.当前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建筑学报.2001(7)
[4]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