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绿化设计探究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41:21 更新时间:2019-05-24 16:26:47
摘要:大学校园是学生及老师生活的大家园,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保障,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恶化,环境的建设和规划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校园绿化环境为切入点,对校园绿化设计进行分析,为广大师生设计出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
1校园绿化设计原则
1.1生态原则
指在整体布局与环境设计中,注重现有生态要素的保护利用,同时多方面地利用生态设计的手法,构筑良好的校园环境。采取一些积极措施促进校园生态的均衡协调发展,如校园生物的繁衍、水体净化、筑巢引鸟等.注重生物多样性,使用乡土植物,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植物群落。校园环境应该充满绿色生机、美丽宜人。绿色植物使空气中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数量增多,而对人体有害的正离子数量减少,这对于学习紧张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校园绿化设计中,应尽可能创造更多的绿色空间,为学生提供解除精神和视觉疲劳的条件。
1.1美观原则
美观,即形式好看、漂亮。整体美,一所高楼林立、装饰华丽的学校,没有绿化的衬托和渲染,必然感到枯燥无味。相反,即使建筑物一般,由于绿化设计科学,树木、花草与楼群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让人们觉得有花可赏,有景可观形体美,在表现树木的个体美和群体美时,种植花木应视野开阔,起伏变化有致,如雪松种在草地上,会显出自然潇洒的姿态以油松为主体的树丛,亦应种植在草地或开阔地带,这样才能显示出树丛的群体美、色彩美,植物的花色叶色十分丰富,再加上四季的变化,更是美丽。色彩美是环境美的重要方面,运用色彩对比与调和的规律,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作用,花色叶色应与背景色调分明、层次丰富、协调。自然美,同时也符合生态原则,万物之美贵在自然,过分雕琢会弄巧成拙比如校园绿化设计时人造花台不宜过多,具有一定坡度的学校两边修人行道,可在中间设计流水式植被,让人凝神遐想,妙悟自然,其情感定会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奋发努力的学习和工作。
1.2人文原则
校园绿化空间设计的目的在于巧妙地利用自然,将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场地、景观小品、水体、自然界的日月风霜雨雪有机地编织在园林绿地中,使之呈现一幅有明有暗、有动有静、有实有虚、有开有合的画面。校园绿化空间设计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水平,有独创性,区别于其他的园林绿化造景。并根据大学师生员工对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双重需求出发,结合大学生对于集体活动、互相交往的需求较强的特点,在校园绿地中多创造一些适于他们进行集体活动、谈心、演讲、小集体活动的文艺演出、静坐休息、思考的校园绿地空间,使校园景观更具人性化。而每一个校园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沉淀、地域特色,将这些特点充分利用,采取各种形式在校园环境中加以体现,以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
1.3经济原则
校园绿化环境是育人的环境,不求奢华,只需朴素大方。在设计时要用最少的投资创造最大限度的绿色空间。要尽量借景,就地取材。在绿化树种的选用方面应注意乔木和灌木、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快长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搭配比例。除了资本上的经济外,还要求其用途上的经济,那就是实用,这是我们绿化校园的最终目的,如校园道路旁边可置葡萄架,架下可设水泥椅,配种盘槐和大叶黄杨,还有草坪、花园的设计,不但可以起来绿化校园的作用,还能创造游乐、休息的美好环境。
2校园绿化分区设计——以江夏校区为实例
2.1校区概况
该校区地势平坦,虽说无山,但校区利用及整合原有河系形成湖泊,且校区西北方向邻近溪源江,可以说是一个与水相伴的校园,为绿化建设提供了先天性的条件。该校区在规划上分为两大区块,中间被学园路分开,从整体规划图来看,如图1所示。该区的校园功能区块划分详细、分明。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等区块都划分的很清楚。
图1江夏总平图
2.2校园绿化分区设计分析
2.2.1校门前后区绿化设计分析
走入一所高校,最先冲击人眼球的是校门前后区,虽然面积不大,却是高校文化内涵、空间形象的整体反映,是一所高校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重点绿化区,因此它的绿化是举足轻重的。高校门前区是人流、车流较集中的地方,其布置就要简洁、明快、大方和开阔。门前设有广场的校园,应设重要景点作为门前区的主景,避免一览无余。江夏校区主出入口设有一叠状喷泉广场,大门内设小型广场,广场后面铺设草坪、点缀花坛、雕像和喷泉。花坛是盛花花坛,起到了鲜艳夺目感觉,由观花的草本植物组成。选用高矮一致,开花整齐,花期一致且较长的花种。有一些备用花种:矮牵牛、一申红、鸡冠花、香雪球、三色茧、风信子、郁金香、美人蕉等。且花坛背后的常表草坪中配有中东海枣、华棕等热带植物,中东海枣、华棕的树型修剪优美,间隔布置,周围用野菊、红花酢浆草及宿根花卉布置成大型花镜。这种形式的植物配植注意了竖向与横向的对比,植物也比较低矮、整齐,且中东海枣、华棕的周围布置了大面积的四季常青草坪。这就显示出了比较有层次的立体绿化,使得门前区不仅景观自然、开阔、大方、并不单调,也弥补了因体现开阔而绿化不足的缺憾。
2.2.2教学科研区绿化设计分析
教学科研区是学校的主体建筑群,也是学校绿化的精华所在,许多重要的景点都应集中于此,此区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地方,植物配置应形成幽静、美丽的环境,且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总体来说,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的布局或整齐式的园林手法,树木可采用对植、列植或在建筑物两侧栽植绿篱,也可少量的采用孤植,用树形比较优美且能烘托一种幽静气氛的树。还可在建筑物前铺设大面积草坪、点缀美观的花灌木或栽植地被植物。但是教室的南向一定距离内不能种植高大乔木,尤其是常绿乔木,以免影响夏天通风及冬天采光。笔者认为江夏校区在这点上做得很好,几乎所有的教学楼前都有大面积草坪。草坪上总有一些景观石自然地穿插其间,颇有意味。其实学习区的绿化是否得当,最主要是看可否有效地减少噪音,因此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树冠有降低噪音作用的树种,如法国冬青(珊瑚树)、杨树、桂花、雪松女贞、水杉、樟树海桐等。
2.2.3生活区绿化设计分析
高校生活区的绿化,它要为教职工、学生创造一个安静、卫生、清新舒适的学习休息环境,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也能感到温馨且心情舒畅。因此这个区的绿化树种应以常绿乔木和灌木为主,藤本、绿篱次之,尽量少种植草坪。该校生活区中,沿宿舍四周砌筑花墙,种植了一些低矮的花灌木,如紫荆、海棠、紫薇紫叶李、红叶李、迎春等,这些植物既不影响一楼的室内透光,又有美化效果。而且在建筑5m开外种植一些树冠较大的落叶和常绿乔木,如广玉兰、香樟、榕树、合欢、喜树等。在楼墙的相关位置还种植一些攀缘植物,如爬山虎、月季、迎春等,既增加绿化面积,丰富空间立体景观,也为地处闽中地区的该校起到防晒降温的作用。
2.2.4运动区绿化设计分析
学校的运动区尘土较大,因此在配置植物时要选择一些吸附尘土、净化空气能力都很强的树种。如夹竹桃、泡桐、榆树。这些树种有的对粉尘烟雾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有的对空气中的尘埃有过滤作用并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也有一定的抗性。此外,学校内特别是运动场周围还应注意不要种植一些落叶、落果和花絮较多的树种,这对运动场的环境卫生有很大的妨害。运动场还应特别注意草坪的培植与养护。该校区的绿化规划在这一点上也做的比较好,在城市道路与运动场间利用校区原有荔枝树的移植形成一较为集中的带状荔枝林,既保护了原有生活生态,又具当地特色,同时阻隔了外界干扰。在运动场周围多种植榆树、泡桐,在比较隐秘的地方种一些夹竹桃,并且在室内运动场的周围也种了一些比较低矮的乔灌木,美化环境,使人在运动之余也神清气爽。为保护运动区北侧临湖的二十多棵百年荔枝树,此运动区设计三易其稿,最终使此原生态的绿化景观完全保留,大大节约了建设资金,又美化了环境,此片景观使江夏校区有了自己的特色。
2.2.5游憩区绿化设计分析
游憩区是师生休闲、娱乐、学习的地方,游憩区的绿化要让师生在工作之佘或课余休闲时能感到舒适、自在并愿意逗留。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的布局,趋于自然生境,乔木、灌木、草本要自然分层,树木的郁闭度也应稍高。可以设置水面、花架、亭廊、坐凳等。设置水面、花架、亭廊、坐凳时,各园林小品之间宜用树木与花草结合在一起。水池中可种水生植物,岸边可种植扶芳藤、蔷薇等藤本植物,使水面自然入画。面积较大的空间可布置成自然式的起伏地形,以草坪为基调,点缀法国梧桐、雪松、合欢等树型优美的乔木,形成疏林草坪。绿地内的花架旁应种植紫藤、葡萄、凌霄等攀援植物,形成绿茵花廊。亭榭四周可布置白皮松等常绿树,或配置腊梅、紫薇、丁香等。使季相变化明显,丰富空间内容。适当种植合欢、三角槭、栾树等,用以遮荫和创造一种幽静的环境。也可用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等常绿灌木,围成半封闭的空间,宜于学生学习、乘凉。此外,绿地内应广植花灌木,花开不断。与校园大道、运动场地相邻部分可用桧柏、大叶女贞等构成高篱,起到防尘、防噪的隔离作用。
该校区的绿化规划在很多地方都做到了这一点,特别是校区太极林的建设,为了保护原有十六课百年荔枝树,根据地形设计一自然下沉的太极广场,命名为太极林,其布局很符合学生组织室外聚会、演讲、小型文艺汇演的要求,在树间自然地摆放休息坐凳,可供学生学习、休憩使用。太极广场铺砖特意用两种不同灰度的砖,隐约做成太极状,隐喻太极。入口处的景观石刻有太极两字,配置些低矮乔灌木给人一种宁静且赏心悦目的感觉,从景观石两侧进入广场,顺地形自然形成的九级台阶而下。广场四周用红宝与其他功能区自然地分开,向内形成很好的立体绿化效果。林中的十六棵百年荔枝树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用率较高。
2.2.6校园道路绿化设计分析
校园道路系统布置应简洁明快,除游憩区等局部地方外一般不宜弄成曲径通幽。校园道路通常分为主干道、支路和绿地小径。主干道绿化应以遮荫为主,支路、小径以美化为主。主干道行道树可选用木棉、水杉、银杏、白蜡、合欢、栾树、白玉兰等落叶乔木,短距离的重要路段也可选用芒果、雪松、白皮松、华山松、广玉兰、枇杷、棕榈、香樟等常绿乔木。道路外侧应留有带状绿地,配置草坪、酢浆草等地被植物或花灌木,以打破干道的规则平直。该校区在主干道上通过对植的方式种有银杏、桂花、榕树等树种,并在支路及小径的路旁配植了草坪,绿化活泼而富有变化。
3结语
文章以校园绿化设计原则为基础,通过实例对校园主要功能区的绿化设计进行阐述,为校园绿化设计提供了借鉴,但在实际校园绿化设计工作中,还应考虑据气候、地形、地域等因素,对校园绿化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设计。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
-
职称晋升申请书范本2篇
2025-02-22撰写职称晋升申请书时,您需要清晰、专业地展示您的工作成就、专业能力以及对职位提升的渴望。以下是 职称晋升申请书范本2篇 ,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医、护人员职称晋升申请书范文1篇 尊敬的领导: 本人于xxxx年毕业于xxxx护理专业,毕业后在医院中心监护 -
高分子化学sci期刊一览 Q1-Q4都在这里
2025-02-22在化学装爷领域中,高分子化学sci期刊众多,按照JCR分区,从Q1到Q4区都有涵盖,作者可根据单位和论文质量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以下是 高分子化学sci期刊一览 Q1-Q4都在这里 ,供大家参考: 1、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JCR:Q2区 IF:4.1 致力于发表高分子 -
2025年RCCSE期刊目录更新到第几版?第七版
2025-02-22截至2025年2月22日,RCCSE期刊目录已经更新到了第七版 。第七版RCCSE中国学术期刊目录是在2024年12月6日至8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期刊质量与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的,具体详情如下: 1、RCCSE期刊是什么意思 RCCSE期刊是指被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
论文二审还会给原来的审稿人吗?接受率多少
2025-02-22二审是论文发表期刊过程中最为严格且重要的环节之一,审稿周期较长,建议作者耐心等待。对于, 论文二审还会给原来的审稿人吗 ?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可能是原来的审稿人,也可能是新的审稿人,具体取决于期刊的具体政策和审稿人的可用性。 关于论文二审是否还会送 -
速看!审稿出版最快的教育学SSCI期刊及选题推荐
2025-02-21在教育学领域,被ssci收录的期刊众多,想要选择审稿出版快的期刊,对于新手作者来说确实很难,而且出版周期长短与论文质量、期刊的影响力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今天在这里为大家汇总整理了部分 审稿出版最快的教育学SSCI期刊及选题 ,供大家参考: 一、审稿出版最快的教
-
注意!2025年5月17日至20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2025-02-21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各科目考试时间已正式公布,考试将采用无纸化方式进行。这一变化旨在提升考试的效率和便利性。根据最新通知,考试将在5月17日至20日举行,为考生提供了多个批次的选择,确保每位考生都能顺利参加考试。 考试时间安排 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分为多个 -
官宣!这些高校禁用DeepSeek,是否有你的学校!
2025-02-21悉尼大学 2月,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宣布禁用Deepseek的消息让中国留学生们一片哗然。在这背后,是澳洲高校对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严格监控。 韩国首尔大学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首尔大学13日决定暂时屏蔽中国人工智能(AI)企业DeepSeek(深度求索)的大模型平台。据 -
河南科技大学:器官芯片领域研究成果登上《细胞》子刊《细胞报道·物质科学》
2025-02-17近日,河南科技大学(河科大)在器官芯片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标志着该校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前沿。具体详情如下: 2月13日,记者从河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高社干带领的团队在器官芯片领域再获重要突破,最新研 -
山西医科大学团队发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12.2
2025-02-17山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暨煤炭环境致病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解军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影响因子12.2)发表高水平论文。该论文题为Microplastics induce human kidney development retardation through -
厉害!杭师大142位学者入选“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Top1%和TOP5%”榜单
2025-01-20杭州师范大学(简称杭师大)在2024年度的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共有142位学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