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探析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53:24 更新时间:2021-03-29 11:34:03
摘要:认为城市色彩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应将城市色彩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中。在分析色彩所具有的物理、视觉、心理、三大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城市色彩的构成元素和设计原则,城市色彩的设计应坚持整体和谐、以人为本、地方特色三个原则。
关键词:城市色彩;色彩效应;构成元素;设计原则
1、城市色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的外部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它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分为人工装饰色彩和自然色彩两类,包括建筑、道路、标牌、广告、服饰、绿地、河流等城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色彩,它们触及人们的活动空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狭义的建筑学上的城市色彩仅指城市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色彩。
“色彩往往是先声夺人。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成功的景观色彩设计,纵然建筑形式千变万化,规划布局严谨合理,也难体现出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城市美来。”[1]色彩与形态紧密相关,但又在某种程度上比形态有更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城市景观中一切构成要素只要诉诸于视觉,那么它必定有色彩。因此城市色彩是构成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也是改善城市环境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成功的城市色彩会为城市景观增添无穷的魅力。有的国家运用色彩季节理论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并且有的城市已制定了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如巴黎的主体色定为米黄色,伦敦的主体色为土黄色,北京主体色定为灰色。总体上,我国城市色彩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及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我国城市景观形象也必须同国际接轨,塑造和谐优美、独具特色的城市色彩形象,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2、色彩效应
2.1物理功能
色彩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不同的色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是不同的,热吸收系数(取值介于0-1)也就不同[2],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物理效能。最明显的例子是,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总爱穿浅淡色的服装,感觉凉爽些;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偏爱穿红色、橙色等暖色调的衣服。同样,对于装有全空调的楼宇而言,其外粉刷色彩宜选用浅淡色调,具有节能省电的功效。日本已将浅色作为墙体外隔热的一种主要色调。另外,不同色彩对光的反射系数也不同,黄、白色等反射系数最高,浅蓝、淡绿等浅淡色彩次之,紫、黑色反射系数最小,因此在建筑外墙上采用高反射系数的色彩可以增加环境的亮度。
2.2视觉美感
色彩是视觉感官所能感知到的最敏感的要素,经色彩实验证明:在正常状态下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应的是色彩[2]。如果物体的色彩协调优美,就会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刺激,引起视觉的兴奋,进而影响心理感受。如我国汉唐时期的建筑,一律采用朱红与白色的组合,产生了鲜艳悦目、简洁明快的色彩美。再如服饰的色彩变幻无穷,体现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给人以不同的美的视觉冲击。
2.3心理效果
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刺激是不同的,色彩使人产生冷暖、轻重、膨胀与收缩、进退、活泼与忧郁、兴奋与沉静、疲劳、联想与象征、感情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感受。雪地、冰山的白色令人感到冷;太阳、火的红色、橙色使人感到暖和;海水的蓝色使人沉静;色彩缤纷的花卉使人愉悦,这都是人对自然色彩的一种强烈心理反映。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取决于明度,人们对明度越小的色彩感到重,比如黑暗的房屋令人感到厚重,而明亮的房屋却显得轻盈。色彩的活泼与忧郁感,通常是以红、橙、黄等暖色为中心的明亮纯色使人感到快乐,而看到蓝色和蓝绿这些冷的暗浊色时就变得抑郁,这也是在阴雨的天气人们往往情绪低落的原因。所以色彩的心理效果是多种多样,在选择色彩时是不能忽视这种效应。
3、城市色彩的构成元素
3.1人工装饰色彩
3.1.1建筑色彩
建筑是城市景观中的主体部分,是最为显眼的吸引物,因而建筑色彩相应地是城市色彩的主角,它的色彩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了城市色彩的美。建筑色彩的选择,还要充分利用色彩的共性、对比性、序列性、主次性等特性使建筑色彩富有变化、各具特色。如藏式民居的檐部是藏族喜爱的酱红色,墙身为乳白色,门、窗的边饰是黑色,建筑色彩对比强烈而富有变化。
3.1.2道路广场色彩
道路是城市的景观廊道,具有步移景异的动态景观序列,是展示城市魅力的通道。美观的道路色彩令行人精神倍增、身心舒畅,尤其在一些商业步行街上,用与沿街建筑协调的彩色地砖铺步行路面,会成为一道多彩的风景线。广场是城市空间的节点,是城市市民社会生活的集聚中心,良好的色彩效果将使市民更乐于逗留玩耍,为城市创造一个公众认可并接受的空间。
3.1.3环境小品色彩
它包括城市内的标牌、指示牌、站牌、电话亭、广告、雕塑、招牌、座椅、灯柱、果皮箱等等辅助设施的色彩,这些小品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是创造丰富城市色彩的良好素材,西欧各国的街头饰物如电话亭、候车亭、灯柱等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慎重处理,色彩丰富,艺术性强,再加上丰富多彩的雕塑、喷泉,形成一条条优美的景观带。环境小品的色彩设计要寻求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3.1.4灯光色彩
灯光在夜晚除提供照明功能之外,还通过对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小品、草坪、树木及水体的照映,构建了千姿百态的光彩世界,集实用与美学功能于一体。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灯光照明光辉明亮,丰富而有层次,并以暖色调为主,勾勒出一幅宏伟壮丽、欣欣向荣、和谐完整的景象。而美国拉斯维加斯那梦幻般的灯光照明奇境,以及巴黎、香港、上海等城市的夜景都是世界各地游客钟爱的景观。
3.2自然色彩
3.2.1植被花卉色彩
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体,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而且也会随着其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它们的色彩,是城市景观创造动态色彩的最佳选择。如树木的叶子有绿、浅绿、深绿的演变,还有由绿转黄、由绿转红。植物的花卉更是色彩纷呈,红的、白的、粉红的、黄的、淡紫的、黑的等等,姹紫嫣红。如温哥华在主干道的绿带和草坪上,种植枫树、槭树、楸树、雪松以及乔木,使得春天绿意浓浓,夏日五彩缤纷、秋冬则红、黄、绿相间,色彩效果极好[4]。
3.2.2天空色彩
天空是城市景观的大背景,也是流动的画面。天空的色彩变化不断,有时是万里无云、渐变的蔚蓝色晴空;有时是蓝天白云的色彩组合;还有色彩缤纷,呈现蓝、紫、灰、绿、红、橙、黄等丰富色彩的朝霞、晚霞、彩云、雾霭;也有雨后初霁时,亮丽的七色彩虹挂于天空。
3.2.3水体色彩
自然景物中水是最为素淡、最有灵气的,水虽然是透明的无色体,但可以起点色和破色的作用。水还可以将周围环境景观的色彩纳入自己的领域,呈现出一种似有似无的虚幻色调,并且水中某些物质也可赋予水奇妙的色彩。另外固态的水也是城市创造色彩美的良好素材,如哈尔滨市利用冰雕、白雪塑造了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的冰城形象,令人向往与迷恋。
4、城市色彩的设计原则
由于城市色彩的构成元素多,并且受自然、社会、历史、文化、职能定位等多种因素影响,还具有醒目性、持续性、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城市色彩的设计必须极为慎重,在色彩的处理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4.1整体和谐原则
德国哲学家谢林在《艺术哲学》中指出:“……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惟有整体才是美的。”同样,城市的建筑群、道路、桥梁、小品、绿地、花卉等等具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城市色彩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处理好人工装饰色彩之间、人工装饰色彩与自然色彩之间的色彩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城市要确定一个统一的风格,注重主色调的选择,在不同的功能区中用一个或几个适当的辅助色调使城市色彩有所变化,而功能区之间的色彩也渐变过渡、协调一致。
4.2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色彩对于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不同色彩环境会给人不同的感受,美好的色彩能调节人的心理,令人愉快,如城市绿化,根据心理学研究,大自然的绿色在人的视觉中达到75%时,会使人的精神感到舒适,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色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如日本东京,不少市民面对艳丽的公交车、出租车,色彩变幻闪烁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感到头晕目眩,心绪烦躁,不得不表示抗议[2]。所以城市色彩的选择与搭配一定要尊重人性。
4.3地方特色原则
20世纪末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缺乏个性,文脉断裂,文化荒芜,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追求文化、历史、乡土味、自然的回归。城市里林林总总的视觉事物的色彩组合成城市的独特风貌,色彩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的成熟程度。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必须考虑色彩的地方性,顺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尊重人们的色彩喜好传统,注重本地历史文脉的延续和气候特点,用色彩来体现城市的风格和文化气质。
北京城红墙黄瓦的故宫建筑群掩隐在浓绿的树林中,并由素雅的、青瓦灰墙的四合院民居衬托着,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构成北京城的特色;海滨城市青岛则由红瓦屋顶、米黄色的墙面、绿树蓝天、碧海白浪构成了海滨味极浓的城市风貌;苏州粉墙黛瓦、石板路和石桥朴素的本色、苍绿的古树、倒影灵动的水色组成了江南水乡的景致;广州的建筑以轻盈疏透的白色、淡黄色为主色调,衬以紫红的紫荆花、鲜红的木棉花等艳丽的花色,构成一种岭南花城的风韵。大体而言,北方城市的色彩明艳,南方城市的色彩淡雅。每个城市都要学会利用历史文化留下的城市特色,珍视这些独特的色彩特质,来构造有个性的城市。
城市色彩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环境感受,在未来的城市景观建设中应引起高度重视,把城市色彩规划纳入现行的城市规划中,进行系统、科学、统一的设计,创造个性突出、生动丰富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叶南客,李芸。战略与目标——城市管理系统与操作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施淑文。建筑环境色彩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杨越千。时装流行的奥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甄坚伟,徐颂军。美、加园林规划的特色及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95-99
5、方明,土井幸平。景观引导制度与城市景观环境形成[J].城市规划,2000,24(2):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