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发表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4-19 09:50:31 更新时间:2014-04-19 09:20:3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更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就时下初中语文来说,虽然教材所编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但孩子们词语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仅靠课本还不够,更多还要依靠课外阅读来实现。就文学作品而言,古今中外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都应该进入中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要当好中小学阅读方面的“营养师”,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获得情感体验,提升审美情趣,乃至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起点。阅读对于学生的“知、情、意”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以人为本,语文教学论文发表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校存在着阅读问题,甚至一些学校的语文课从来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人们把这种课叫作“哑巴课”。教师过多地关注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艺术,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取更高的分散,殊不知阅读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人类文明的传递。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内涵,特别是文学艺术的美。这种内在的、人文的美可以滋养学生的生命,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老师的讲解分析大不可能代替学生的主观感受。她主张多读、多讲、多练。就中小学生而言,学习一门语言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长期积累。不言而喻,中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指导学生阅读,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积累语言素材,能够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观点,抒发感情,从而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同时在课堂上,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语文阅读中,与一些字词可能多次见面,这样比较容易牢固掌握字的读音,记清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朗读能使学生读得准确、流畅,获得较好的语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加强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2阅读教学要以人为本
有教育家认为,阅读是学习之母,因为阅读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知识内涵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必然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育家魏书生倡导的每日“七个一”活动,其中就有每日阅读一分钟。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会明显提升,相应地考试成绩也会明显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做好三点:一是要使教学走出应试的误区,完成从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转变。二是语文阅读教学要联系生活,要让学生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生活,把自己的情感经验和文本阅读结合起来,从而完成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这种思考体验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是社会人生问题,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琐碎小事,也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三是为了打造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应该明确地知道:学生缺什么?学生的阅读积累少不少?学生的差异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认真考虑,做到有的放矢,满足学生的需要。
3阅读要巧用情感教学法
语文教学仅仅靠课堂上对课文“显微镜”式的解读,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情趣和情操的多样化体验要求。有品质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能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事实上,课堂内的阅读只能作为学生阅读的精神部分,而课外的大量阅读是学生阅读的延伸部分,这个部分没有限量,没有边界。只要学生有兴趣、有时间,就可以尽情阅读,只是教师需要及时加以引导,以避免学生偏读、误读。大量的课外阅读,会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体验细腻的情感。其次,教师仅仅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当然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我生命中若遇到磨难怎么办?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人?现在网络技术十分发达,学生电脑操作能力又普通较强,可以要求学生开通博客,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大家一起讨论。再次,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润泽学生的精神世界。情是文的灵魂,文是情的载体,阅读则是以文引情、以情传文的体验过程。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应该说都是文质皆美的佳作,作品中包含着情、理想及追求,这是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不竭源泉。
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体验到快乐,让他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促使他们保持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断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在书香的熏陶中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