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发表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4-05-13 14:09:06 更新时间:2014-05-13 14:30:05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但经历过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的宏观调控变得必不可少,而调控政策手段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宏观政策共同服务于宏观调控的总目标,具有紧密的联系。
摘要: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调控宏观经济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从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区别及模式选择入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回顾,指出了两大政策在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论文发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宏观调控
一、财政货币政策联系、区别及模式选择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
从调控的着眼点来看,两大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针对宏观经济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政策扩张性或收缩性的调整,协调社会供需关系,从而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促使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调控的终极目标来看,两大政策最终都是为了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以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从政策的杠杆作用来看,两大政策是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的,一种政策的实施,一般都需要另外一种政策的协调配合。两大政策的杠杆作用相比,财政政策偏向于经济衰退、调整结构时使用,货币政策更适合于经济偏热,调整总量时使用,且政策时滞长短不一。正是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长短不同、作用领域不同的政策搭配,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综合运用,形成合力,发挥交叉效应,对市场经济进行可进可退的有效调节。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某些领域存在天然的结合点,这是两大政策需要协调配合的重点所在。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紧密联系的同时,由于两大政策运用的机理、作用的范围和政策的效果不同,又是有区别的。
第一,两大政策在调控经济时所遵循的经济学运行机理不同。财政政策在承认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更多追求的是政策实施是否具有长远的、综合的、宏观的和社会的效应,“雪中送炭”式的财政政策,偏重于公平问题;而货币政策是按照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实施的,更为看重的是政策是否带来高的收益、少的成本、低的风险,“锦上添花”式的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问题[1]。
第二,调控经济的政策手段不同。财政政策主要的政策手段有:国家预算、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等;货币政策主要的政策手段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
第三,调控经济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出,按性质与用途来安排资金,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引导资金流向,侧重于结构的优化;货币政策通过政策手段,调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管理全社会货币供应总量,侧重于总量的调节。
第四,政策的时差和效果的时滞不同。由于两大政策的制定者不同,所历经的程序也就不同,财政政策一般由财政部门制定,经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方可执行,政策时差较长,但由于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控制性,其效果时滞较短;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制定,相对独立,故而政策时差较短,但由于是间接作用于调节对象,其效果时滞较长。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模式选择
一般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财政配合有双紧、双松、松紧和中性四种模式五种状态[2]:其一,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且通货膨胀特别严重时,选择双紧政策。通过增收减支,压缩社会需求和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贷款和再贴现等方式,减少货币供应量。两者的配合,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其二,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时,选择双松政策。通过增支减收和降利率、扩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两者的配合,对经济产生扩张效应;其三,当经济处于平稳发展状态时,中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佳选择;其四,当需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采取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当需要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确保经济不下滑,采取松货币紧财政的政策。
二、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从1979—1992年。该阶段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由于政策调控取向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故两大政策是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搭配。
第二阶段:从1993—1996年。该阶段我国经济过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两大政策从“双松”到“双紧”,通过压缩开支、减少发债,控制赤字和基础货币投放,对于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
第三阶段:从1997—2004年。该阶段我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严峻,通货紧缩出现,我国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通过增发国债,筹集资金用于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货币政策方面,中前期为解决通货紧缩,增加货币供应量,到后期通胀压力加大开始紧缩银根。
第四阶段:从2005—2007年。该阶段我国为防止经济过热,抑制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实施了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第五阶段:从2008—2010年。该阶段从2008年9月起,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为防止经济严重下滑,在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投资、增发国债、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刺激经济的增长。
第六阶段:从2011年至今。该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将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其中,财政政策继存期间,政策扩张的力度会有一定的收缩;货币政策的稳健,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灵活调整政策。改革开放以来,综合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回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随着国家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基础性条件发生变化;第二,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逐渐到财政货币政策并重的局面;第三,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两大政策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选择作用相反的另一种政策取而代之,从而抵消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3]。
三、当前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我们可以看出,两大政策的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经济的良好运行,但是效果并没有达到最佳的状态,主要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国债市场发展不够充分,制约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
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最基本的结合部,还是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具体措施。然而,我国的国债在货币市场还未担当重要角色,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债相对规模较小,发展滞后。从2009—2012年来看,我国的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基本上处于15%~17%左右(欧盟规定的警戒线为60%)。据IMF统计显示,2010年英国国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77.3%,德国80%,美国91.6%,日本为220.3%。因此,我国目前的国债相对规模处于较低水平,这对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不能产生很有效货币供应效应[4];二是国债结构呈现的是“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尤其是短期国债短缺,除了1年期国债和3月国债以外,6月国债2006年才发行,但是,1月期国债以及更短期的国债仍然是空白,短期国债的不足严重影响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效果;三是国库现金管理和短期国债结合得不够紧密,国库大量闲置的现金与国债发行相脱节,造成了财政性资金的浪费。
(二)政策性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空间有限
政策性金融具有政策性导向和市场化运作的双重特征,从国家实施政策性金融政策的意图来看,目的是使其主要覆盖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如贫困落后地区需要开发、农业等薄弱行业需要帮助、中小企业等弱势企业需要扶持、民生领域像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也急需加大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了顾及市场份额和追逐市场目标,早已远离政策性目标的初衷,纷纷进入竞争性领域与商业银行同台竞技,追求“短平快”的盈利。过多的财政性资金带来了“挤占”效应,也不利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统一。同时,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除了开办时拨付资本金外,只能通过定向发行金融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借款方式筹资,其资金成本高于商业性金融机构,使其先天不足,而后天弥补之时,追求市场性目标背离了政策性目标的大方向,两难境地的局面使得政策性金融发展受限,且影响两大政策在相互配合领域调控作用的发挥。
(三)财政存款的日趋壮大,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迅猛增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中央银行金库的财政存款也日益增加,且财政存款数额季节性波动明显。以月为衡量周期,财政存款库存波动率达到10%,以季度为衡量周期,财政存款库存波动率在20%左右,以年度为衡量周期,财政存款库存波动率在30%左右[5]。尤其是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财政存款不会平稳的流进流出,往往是前11个月由于税收入库和国债的发行,财政存款余额呈上升趋势,国库出现巨额的净收款,相应地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减少,从而引起货币乘数的递减;而在最后一个月(即12月份),由于财政需加快支出进度,存款余额会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国库净收款减少,相应地是商业银行存款的急剧增加(一些跨年度的专项资金在年底也会从国库转向开设在商业银行的财政专户),从而引起货币乘数的递增。同时,财政部门有一部分资金以定额存款的形式存于商业银行,这部分数额较大的资金将会增加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
四、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对策建议
总的来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经过多年的协调配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两大政策的结合部,两大政策互相配合、互为补充,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但是,受体制、机制以及客观原因的影响,仍然存在改善的空间,建议如下: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必须适应客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从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考察来看,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其最终归宿都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客观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的方式就不一样,其产生的政策效果也就不一样。如在经济过热的时期,财政政策通常是增收减支,抑制社会总需求,同时,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使经济迅速降温,不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一时期政策手段是以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又如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货币政策通过对信贷资金流向和流量的控制,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和拉动经济增长。因此,相比两大政策,财政政策是经济萧条时期的“催化剂”,货币政策是经济过热时期的“缓冲器”,对两大政策的应用,既要有所区分,又要配合使用。
(二)加强国债管理,优化国债结构
为扩大国债发行规模,降低国债发行成本,财政部应改善国债持有者的结构,一要提高商业银行的持债比例,中央银行要逐步取消对商业银行购买国债的某些限制,降低商业银行大规模进入国债市场的门槛;二要优化配置机构投资者群体的结构,改变投资量较大的机构垄断国债市场的局面,要形成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国债持有结构,以降低筹集成本和发挥国债市场的调节功能;三是进一步促进国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发挥保险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以不断拓展国债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为充分发挥国债调节经济的作用,一要适当增加短期国债的供给,减少中长期国债的发行,增强国债的流动性,加快国债的变现速度,从而改善国债的结构,实现国债品种的多样化,降低偿债风险;二要调整国债的投资方向和领域,发行国债所筹集的资金投向非竞争领域和民生领域,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此外,调整国债利率结构,实现利率市场化,充分发挥国债利率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三)完善政策性金融体系,同步实现政策性和市场性双重目标
首先,要明确我国政策性金融的框架和定位,控制财政投资的方向。在考虑构建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时,应尽可能合理清晰地划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银行的界限,薄弱领域和弱势产业应划分为政策性金融的业务领域,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重点投资扶持的方向,而对于那些竞争性行业和领域,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尽可能的逐步退出,这是因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有自身的职责和权限,其投资更多体现的是追求社会公平和贯彻国家的战略意图。
其次,要构建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机制。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了实现政策性和市场性的双重目标,其投资的风险性大于一般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可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财政部门、相关企业以及商业性金融机构一起承担的风险共担机制。同时,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在多部门风险共担之后,更应该建立收益共享机制,当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以合理的形式补偿政策性的亏损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要充分挖掘民间资本的潜力,鼓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对于一些薄弱行业和弱势产业,改变以往政府作为唯一投资主体的不利局面,引导民间资本的加入,使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重点完善预算制度、国债发行管理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进一步完善预算制度、国债发行管理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缓解财政存款季节性变动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对冲;加快推动国库单一账户的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缴存的集中性,保证国库中财政存款和财政资金的规模不断增大;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除特殊情况外,一般的财政性收入应统一归集到国库,强化财政部门对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加强财政部门、中央银行与税收部门、非税部门和预算支出单位以及金融系统的联系,在科学合理的预测国库现金流的基础上,使国库之中的库存现金能够满足必要的日常支出和基本的专项支出,本着稳健安全剩余的原则,可对剩余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这样既可以减少财政资金对货币政策的对冲影响,又能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率和效益。
(五)建立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磋商机制,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大方向由中央政府制定,但其具体的执行关键在于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协调配合,为加强两大部门在实施政策之中的衔接和配合,从长远来看,必须建立一个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总理担任,成员由财政部、中央银行的主要领导组成,定期召开会议,主要协商解决:针对宏观经济形势拟将出台的财政、货币政策,事先征求对方的意见;针对国债市场的现状,两部门协商国债发行的规模、结构和品种;对财政存款的流进流出量以及结余进行预测,积极协商处理两大政策的对冲影响[6]。■
(责任编辑:张恩娟)
参考文献:
[1]贾康等.现阶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几个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8(3):7.
[2]任碧云.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技术路径[J].金融与保险,2009(9):50-53.
[3]胡邵雨.国际经济协作下协调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应用[J].当代经济管理,2013(2):75-79.
[4]陈敏.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09(3):29-31.
[5]王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须协调配合——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孙工声[J].中国金融家,201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