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科学选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17:47 更新时间:2021-04-27 15:49:00
摘要:在环境资源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受到巨大的挑战。通过分析现存的各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要将“综合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这是现代企业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目标;综合效益最大化
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求牢固树立的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它是指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它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要求在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环境的有效保护,它从理论上结束了把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同经济发展对立的错误观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从根本上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取决于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本文拟就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建立切合客观实际、促进社会—环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讨论。
一、现存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财务管理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三种,它们虽然分别从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要求,每一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并在实践中有一定的运用,但笔者认为这些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财务管理目标,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关于“利润最大化”的观点
利润最大化观点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流行甚广的一种观点,尤其对实务界影响最大。一般来讲,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追求最大利益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它被许多企业作为理财目标有其可取之处。首先,它与企业管理的目标之一——获利挂钩,直接切入企业经营的主题;其次,利润的计算有确定的方法,直观性强,它不仅可以直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而且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最后,利润还是企业补充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源泉。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现代企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企业规模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如果单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会出现以下一些偏差:(1)利润最大化中的利润是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没有考虑企业规模、资金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而且也没有有效地反映风险问题,可能导致企业不顾风险大小而一味地追求最大的利润;(2)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导致企业只关心当前利润,忽视在环境保护、产品开发、人力开发、生产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下功夫,导致企业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3)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有时还会恶化企业的财务关系,如惟利是图,侵犯员工、债权人、消费者和国家的利益等等。
(二)关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观点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理经营,采取科学的财务管理策略,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前提下,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在股份制为主体的经济中,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价共同决定,当股票数量一定,股票市价越大,其股东财富就越大,从而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在股份制企业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有利于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但是以此为目标也存在一些实际障碍:(1)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刚处于起步阶段,证券交易不很规范,股票价格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2)上市公司的比例偏低。对于非上市公司,如何衡量股东财富,缺乏统一标准;(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只考虑了股东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其他产权主体对于企业的作用,特别是破坏了自然环境引起的环保负债,淡化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关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最大化。市场在对企业评价时,看重的不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水平,而是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因此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而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投资者在评价企业价值时,是以投资者预期投资时间为起点,并将未来收入按预期投资时间的同一口径进行折现,未来收入的多少按可能实现的概率进行计算。企业所得的收益越多,实现收益的时间越短,应得的报酬越稳定,则企业的价值越大。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相比,此观点同样考虑了不确定性风险和资金的时间价值,强调了风险和报酬的均衡,并且避免了我国证券市场发育不完善时期,股票价格受外界和人为因素大于企业内部经营情况的影响,是一种相对比较客观的评价方法。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一个非常抽象而很难具体确定的目标。对于非上市企业而言,其未来价值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这种评估要受到评估标准或方法的影响,因而很难准确确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价值虽然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动来反映,但由于股票价格的变动不是公司业绩的唯一反映,而是诸多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因而股票价格的高低不可能反映上市公司价值的大小;(2)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实践中可能导致企业所有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企业是所有制的企业,其价值最终归所有者所有,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企业所有者的利益目标,它不能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意愿,比如不能满足经营者的利润观,不能满足债权人的风险观,不能满足企业的社会责任观等等。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综合效益最大化目标的提出
上述各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提出,包括(1)利润最大化,(2)股东财富最大化,(3)企业价值最大化,无一不是以考虑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它们都忽视了可能导致的企业可持续能力的丧失。然而,在现代社会,企业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不再是个体行为,各项经营活动都可能对社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环境与一切个体的利益相关。一切个体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也同时对环境产生影响。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对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将企业与环境看成是对立的,政府采用命令和控制的手段强制企业进行排污处理。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则使人们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当社会不再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作为社会进步的目标,而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时,对企业进行可持续经营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存在在于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以获得利润作为回报。如果企业的目标违背了社会的需求,从长远看将无法获得回报。故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必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老路上解放出来,转而在追求经济利益、为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笔者认为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以“综合效益最大化”替代现存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现实战略意义。
所谓“综合效益最大化”是指企业在承担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策略和政策,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宗旨是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着重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最大限度地兼顾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以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把“综合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其实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化。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更为广泛和深入,社会目标在企业中逐渐得到重视和提高,社会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如:保护生态平衡、防止公害污染等等。这就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通过财务管理活动致力于履行社会责任,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总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企业的战略目标也随之转化,从追求经济价值转化为追求融经济、环境和社会为一体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为此,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进行扩展和创新,才能适应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