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17:47 更新时间:2021-04-27 15:57:03
摘要: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了政府、企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经认识到,选择信息化道路是必由之路。而一直是企业信息化先锋的会计电算化,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企业,信息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新月异,世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着中国加入WTO,如何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了政府、企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经认识到,选择信息化道路是必由之路。而一直是企业信息化先锋的会计电算化,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我们有必要就会计电算化未来地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而要准确把握会计电算化的脉搏,就必须首先了解企业信息化以及其对会计电算化的新要求。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的管理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密切联系,有着丰富而复杂的内涵,简要地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覆盖整个企业的庞大系统工程,从材料的采购到生产、销售,从研究开发到高层决策,无一不是企业信息化所涉及的领域,即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大型系统工程。
2.企业信息化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2)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3)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企业信息化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以至调整业务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的质量、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信息化的目标非常明确:提高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服务。企业信息化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也不是新技术的实验场。它是企业整体战略中的一部分,与企业所有的目标结合为一体。
二、企业信息化的结构分析
1.在企业信息化的三个构成内容中,信息技术是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自计算机诞生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主要包括:网络设施、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自动控制技术、自动存储技术、自动运输设备、自动输入设备以及各种辅助设备和大量软件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给我们实施企业信息化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丰富的手段。合理地采用信息技术,为企业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信息平台,让企业的各种信息得到及时的反映和正确的处理,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先决条件和有力保证。
2.信息是基础
有人曾认为,采用信息技术越先进的企业,其企业信息化也越好,现在看来这个观点过于片面。对企业的各项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直接产生影响的其实是信息,因此,能否为各个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正确、及时、适用的信息,是企业能够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中的各项问题,以及能否正确估计形势和判断未来的基础。而信息能否满足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适用性(以下简称“四性”)也成为企业建设信息化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
3.企业信息化能否取得成功,还取决于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
根据一些实施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因为某项技术的先进,而实施企业信息化,其成功的几率将非常小;因为管理出现了问题或瓶颈,需要采用信息化来解决问题,其成功的几率将比较大。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代表了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决心有多大。以管理作为出发点,企业进行改革的力度将比较大,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轻易退缩。同时,也表示企业追求的目标,不仅仅是采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而是必须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所以,管理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动力,又是其归宿。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
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同时,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更不用说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以及注册自己的网站,根本没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二)覆盖范围太小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的分析可以看出,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在会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即会计数据的计算机化。其处理的对象是会计数据,其处理的范围基本上局限于会计部门内部。而财务信息遍布整个企业,涉及企业中许多相关部门,如采购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运输部门等。正是这些部门,构成了企业财务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变化的过程。会计部门只是财务信息的最后处理者,会计电算化也只是对已经形成的财务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三)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
很多时候,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大伤脑筋,却没有几家软件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例如成都某公司计算机被盗,内存价值百万元的资料而无任何加密防范措施,该公司的损失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本身的价值。而有些软件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难如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思路
(一)会计电算化应扩展为财务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要求整个企业的财务信息现代化,而仅仅在会计部门采用电算化是无法达到这个要求的,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与功能必须改变和扩大,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标。有的文章提出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但是这还不够,必须打破“会计”的范围,会计电算化才能达到新的高度。会计电算化应转变为财务信息化,即在企业整个财务信息中,使用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对财务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开发,真正实现财务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性、适用性,服务于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大力发展财务管理软件
从各个财务软件公司最新的软件版本可以看出,这一点其实已经开始进行。以金蝶软件为例,2000年的金蝶软件V6.3版本中,还是以账务模块为核心,以凭证的输入、账簿的处理等以核算为主的功能。到2002年的K/3系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增加了采购、销售、库存、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应付等覆盖企业各个方面工作的模块,而且还加入了大量的管理功能,为企业提供了与经营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财务软件的发展和成熟,为财务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同时,也提醒我们必须加快对信息和管理方面的研究。
(三)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信息化中人才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对人才的培养是财务信息化的重要课题。目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育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使用财务软件为主;二是以开发财务软件为主。第一,其实就是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是财务信息化的前提,应该得到加强。而技术的特点是发展快,更新快。现在的教材几乎均落后于技术的发展2~3年,所以,如何让学生学习最新的技术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二,应转变为以财务知识为基础,利用已有的软件,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培养在财务信息化中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人才,提高财务信息的“四性”,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而财务软件开发技术应作为一种补充,而不是主要的方向。同时,笔者认为还要增加第三,以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为主,即以学生所学的管理知识,探索在企业中如何建设财务信息化为目标。通过这三点的结合,分别对应财务信息化中技术、信息、管理三个层面,为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
我国的经济将迅速融入世界经济系之中,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市场的全面开放,必将对企业单位的信息进程产生新的推动,管理和电子商务软件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财务、管理、供应链一体化应用的企业级财务管理软件将成为企业信息化软件市场的主体。竞争的国际化会促进软件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在网络时代,将会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更加健康的发展,从而加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