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教育论文发表多感官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16 15:06:42 更新时间:2014-06-16 15:42:41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特别在美术学科之中,感性直观的现象,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显示作用。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多感官教学法的应用日益广泛,形式不断丰富。
摘要:多感官教学法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过程,不能简单等同为某种器官的感觉或体验,这是以人的多重认知与实践为主体的全面的教育引导行为。而明确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方向和目标,则是开展引导工作的前提。本文从多感官教学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感官教学法。
关键词:核心教育论文发表,情境教学,建构主义,中学美术
一般而言,“多感官教学”,主要指借听、看、运动等多种途径感官刺激,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视、听、味、嗅等感觉,进而立体全面的开发包括“体能、识别、感官、音乐、语言、人格和社交”在内的七大潜能。多感官教学,作为许多一线中学美术老师的尝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创造性的落实课程标准的有益尝试。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中学多感官教学群像发生着渐进的变化,孩子们的自由天性也在慢慢凸显。
1加强情境构建,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科学设计情境是中学美术多感官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中学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以往教学设计中的随意性、单一性问题,转而朝着多样性、针对性方向发展。教师要把握的一个宏观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课堂活动中,借助听、说、读、写等多种手段,运用眼、耳、口、手等多种器官,了解美术、体验美术、感知美术,借助情境教学设计的系统化,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将美术知识归纳总结,综合在一起,更加系统化。
课堂教学在传递基本知识的同时,借助情境教学来实现学生能力的转化,促进其能力发展。当然,情境教学设计还应该在具体结构与形式等方面科学考虑,需要体现的是情境教学的价值,需要学生能理解与接收。当然,这些需要考虑学生在客观的情况下能够完成的最大程度,以及最佳的情境教学完成顺序。科学性也体现在情境教学要贴近生活、深入现实,让学生能从自身环境中体验到。因为无论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还是社区生活,不论是天上地下还是海洋陆地都是青少年十分熟悉与向往的事物。面对这样情境性强的情境教学,学生就有乐于参与的心态,而没有思想负担。且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介绍色彩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与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设计了“我和朋友到植物园”的活动内容。其中,一部分学生根据要求分别画出柠檬、西瓜、苦瓜、辣椒等不同的水果蔬菜,另一部分学生则画出酸、甜、苦、辣的人脸表情。手持不同水果与表情的同学打乱顺序混站到一起。然后在紧凑的音乐声中,进行快速的寻找,以完成时间最短的组合为胜。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在互相寻找“朋友”的过程中,动手、动眼、动耳、动心,多种感官一起行动,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认知与学习。
2强化个性推进,推动差异发展
在中学美术多感官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美术素质存在较大差别,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把握美术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运用多感官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包容大部分学生的思考,通过面的扩展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区分多感官教学的层次与难易度。一般的,可以在实施多感官教学的时候考虑按照基础、发展、创造的逐级上升层次,对于基础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能参与,而对于发展层次,可通过一种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寻找知识,努力完成。而对于创造,这可能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难,因此,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有选择的去实现,而对于过度的发展阶段,适当考虑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感觉到可以完成,但是还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避免过于简单或者偏于创造,关键是通过不同层次让学生能从多感官体验中获得成功感受,不断提高其美术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百老汇的爵士乐》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二十世纪早期伍基风格的爵士乐音乐一段,然后设计具有难度变化的思考:分别是听完音乐后,你有着怎样的情绪感受;听完音乐后,你对旋律、节奏、气氛方面有怎样的联想;听完音乐后,你能否根据自己的想象,手绘一幅想象中的百老汇画境。当不同的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后,教师再引领其观摩《百老汇的爵士乐》的原作,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人文意涵,帮助学生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提高。3着眼学生实际,激发情感投入
教师对多感官教学的设计能否产生实效,对于学生立体全面的感知美术,了解美术的内在魅力,进而提升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生动有效的多感官教学,需要教师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活与教学经验,对问题的独到见解,能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另外,伴随着美术教学的日益发散性与灵活性,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的感性思维训练,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途径进行自我调整、亲身体验、自我感悟与质疑,能发表个人思考的意见或见解,而这也就从更为广阔的层面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从多维度出发以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以便增强教学的创造性,让学生能有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如在《运动》这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诸如:①掷铁饼者;②舞台上的舞女;③倒牛奶的女仆不同美术家的作品,然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感受,也许学生谈的观点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冲突,教师也不应该加以过多的干涉,而应鼓励学生在看、想、品的过程中谈自身的感受。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划分不同的小组,有的是临摹画作,有的根据画作制作模型,有的则编写故事,有的也演绎舞蹈,见仁见智,自出机杼,共同提高。从而真正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想象,激起学生对美术更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课堂环境本身的限制,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创造性思维都是很好的锻炼。
总之,多感官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多感官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认真了解学生的意愿后,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交心”,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情感关怀和共鸣,在此过程中感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课堂上,在情境内,运用多重感官去体验,去认知,去升华,从而为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新琴,霍漩著.中学美术教学法[M].中国戏剧出版,2005:157-158.
[2]孙春成.美术反思性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
[3]林崇德.中学美术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