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污水处理厂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
所属栏目: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21:53 更新时间:2021-05-08 10:39:17
摘要:管理是巨大的生产力,由于我国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不佳,运行不佳。本文分析我国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求促进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问题;管理模式;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持续增加,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加大。经济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也日趋尖锐,特别是对环境的污染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现代化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提高城市广大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对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我国大多污水处理厂管理运营不佳,必须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那么,现代污水处理厂生产管理模式如何建立?应该突出在“管理”这两个字上,即管什么?理什么?也就是说:管理主体--由谁管的问题;管理客体--管什么的问题;组织目的--为何而管的问题;组织环境或条件--在什么情况下管的问题。本文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基层认真研究,全面分析了企业面临的各种形势,深入剖析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探析我国污水处理厂管理新对策。
一、我国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往污水处理厂一直是在事业单位体制下运行,由财政拨款,企业的发展不是靠企业自身的动力,而是靠上级部门的拨款,企业缺乏内在动力、缺乏竞争力,企业管理机制陈旧,存在冗员,职工思想僵化,缺乏危机感、紧迫感,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
(1)组织架构不能有效支持业务的发展变化;(2)组织架构同战略发展、管控模式不相匹配;(3)组织运行效率较低,职能存在交叉、错位、缺失;(4)出现过多无效、非增值管理环节,运营效率低;(5)岗位日常工作量不饱满,各个岗位工作量不均衡。
二、提升我国污水处理厂管理水平的对策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适应企业战略发展,探索建立适应污水处理厂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设备设施完好,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2.1 改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
生产管理的重点应该是现场管理,即从生产基层就开始进行人、设备、物料、生产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效益更大、质量更高、成本更低。
现场管理的核心是构建更好的基层管理体制,将质量和成本控制体现在生产过程当中,从而实现自生产细节上保障产品高质量低成本,达到出水水质和处理成本的最优。
2.2 重视生产管理中“人”的因素
生产基层是创造产品价值的根本。再优秀的领导、再好的生产工艺技术、再宏远的发展战略,最终的实现都将体现在生产基层员工的能力之上,因此,生产基层员工的能力与特点,也就成为水厂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主观能动性,通过长期、系统的培训,以及日常化的班组讨论,不断提高生产基层员工对于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成本管理等要素的理解,促进基层员工的能力提高,实现现场管理对于效益、质量、成本的控制。运用适当有效的激励方式,实现人本管理。
2.3 加强企业技术人员管理,提高生产基层管理技术水平
现代生产管理模式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具备综合素质能力。做为企业应建立企业的用人机制、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优化。企业发展需不断开展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员的素质,适应生产精细化管理需求,达到生产工艺运行精准掌控要求,保证设备设施的完好状态,并且达到出水水质和处理成本的最优化。同时企业在技术人员管理上还应建立激励机制,提倡技术革新,设立技术革新奖励机制;建立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技术人员职称等级标准,提倡企业建立首席工人制,技术等级不同,薪酬待遇是不同的,通过经济杠杆带动企业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保障。
2.4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管理全面提升
运用OA协同办公系统--能够实现增强事务和计划跟踪控制能力,提高办公效率,节约办公费用,进一步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执行效率。
运用EAM设备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强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计划性维修,提高主要设备完好率;确保水厂稳定运行。同时建立起设备的数字信息化工作平台,规范业务流程管理。它主要包括:基础管理、工单管理、预防性维护管理、资产管理、作业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报表管理、检修管理、数据采集管理等基本功能模块,以及工作流程管理、决策分析等模块。从设备资产台帐、设备故障统计、维修工单管理、备品备件管理、设备运行台时导入,进行了大量的应用,收效显著。通过使用EAM系统,除了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获得生产稳定运行以外,还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对各水厂的出水达标、安全生产、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运用SMS生产监控管理系统--实现污水厂生产管理技术变革,实现污水厂管理职能和管理机制的有机整合,实现水厂组织机构和生产管理优化,实现水厂生产管理效率提高。实现了自动监测或管控各污水处理生产设备及生产运行状态,达到了生产集中监测或监控的自动化、信息化管控。并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生产和运行的全部数据,也实现了对各水厂的有效管控和实时监督,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强化监督管理的水厂,效果尤其显著。
通过三大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全可以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异地管理,适应企业扩张发展的需要,管理的覆盖面更广、管理的幅度更加宽泛、管理效率显著增强。
2.5 实现更灵活的生产管理组织
改变传统模式的金字塔型管理组织结构,根据新形势要求,采用TPM生产组织模式,改进“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实现人员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使生产管理组织结构更弹性、更扁平、更网络化,增加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提升管理效率。
(1)TPM组织模式理念
“TPM”是英文(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缩写,即全员生产性保全的组织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保全工全面负责污水处理全流程工作,最终保全工不但具备污水工上岗证,还要具备电工上岗证,由原来的“一岗一专”变为“一岗多能”。这种模式打破了原来运行人员不管设备维护、只管现场使用操作,维修人员不管使用操作、只管设备维修的各个岗位人力资源工作量不均衡的历史。调动全员挑战生产极限,管理极限,执行极限;实现安全事故为零,设备故障为零,现场浪费为零,出水不良为零。
(2)实施TPM模式,突破运管瓶颈
为尽快适应集团市场化的要求,我们建议采取TPM生产组织模式作为突破运管瓶颈的手段。实现组织机构的扁平式管理,这样在各水厂仅设综合科、财务科、生产科3个科室,每科室配置管理人员4~5人,加上厂长和书记,管理人员设计在15人(40万t)(具体人数根据水厂生产规模设计)左右,要求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实现在精简机构的同时,合理地配备人力资源。做到规定动作满负荷,提高工作效率。
(3)TPM模式的优势
1)减少生产人员,实现精干高效。TPM模式使生产管理组织结构更弹性、更扁平、更网络化,增加管理幅度,减少管理层次,减少了冗员,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比以前要高。
2)优化生产管控,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有效减少处理工艺环节和设备管理之间的脱节,提高工艺运行的保障性。
3)提高班长综合能力。通过实行“TPM”,人员减少,生产管理要求是全工艺过程的管理,这就要求班长不但要有较高的技能素质,统一协调全工艺运行,还要具有综合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心,充分调动班组职工的积极性。
4)提高保全工技能。
5)调动职工潜能,发现人才作用,为全面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6)加强职工培训,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突破企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7)现代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了企业的执行力,同时增强了污水处理厂的应急处置和调度能力对处理突发的情况做到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应对。
参考文献:
[1]史长银.TPM现场执行手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2]高其勋.长尾理论对中小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9 ,(1)
[3]杨成立,傅垣洪.山西省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 (29)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