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论文发表范文抗渗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26 15:26:18 更新时间:2014-06-26 15:49:17
在抗渗混凝土中的水泥砂浆,除了起到对粗骨料润滑、填充空隙和粘结作用外,还要在粗骨料周围形成密实的砂浆包裹层,以切断石子表面存在的毛细管渗水通道,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透能力,达到使地下混凝土工程安全而耐久使用的目的。
【摘要】抗渗混凝上,除了和普通混凝土一样要求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以外,还要求达到设计要求的抗渗标号。所以抗渗混凝土首先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用,然后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施工工序,并做好养护措施,这样才能得到高质量的抗渗混凝土。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抗渗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权威论文发表,抗渗混凝土,质量,控制
1抗渗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抗渗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已有数十年的成功经验,实践表明,混凝土抗渗性能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粗细骨料级配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混凝土的施工密实度。由于混凝土是非匀质材料,从微观结构上分析它属于多孔性材料,其内部有众多大小不同的细微孔隙,其渗水就是通过众多细微孔隙或裂纹实现的;因此,混凝土的渗透能力与内部孔隙数量、大小及贯通程度有直接关系,混凝土内部游离水多、密实性差、孔隙多而大,其渗水率就高。因此,要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其密度性,切断和堵塞渗水通道。从理论分析可知,混凝土内孔隙的形成和孔径大小是与混凝土的水灰比、砂石级配和砂率密切相关;而施工实践表明,密实度与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特别是振捣和养护是否认真、到位直接有关。因此,应对防水混凝土的水灰比设计、砂石级配、水泥品种和用量、砂率等多方面实施严格的控制,以利于抑制其内部孔隙的形成,确保其抗渗性,达到抗渗混凝土所应具有的抗渗效果。为此,必须在保证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水量,以减少多余游离水在向外蒸发时所形成的毛细孔数量和孔径,还应选择较富裕的水泥用量、砂率和灰砂比,以利于在粗骨料周围形成粘结力强的砂浆包裹层,使粗骨料之间有足够厚的砂浆隔离层来阻断石子外表面的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