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期刊网教育论文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30 15:42:06 更新时间:2014-06-30 15:11:02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执行,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是我国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科技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主要潜在动力。通过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但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同时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因此在高校中开设就业教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为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推动其进一步的创业行为。
摘要:近年来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逐渐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为创业教育的理论是实践之间的结合提供了更大助力。在新时展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创新与创业人才的培养,逐渐将事业心与开拓技能提高到与学术性、职业性教育同等地位,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实施策略。
关键词:月期刊咨询网,高校,创业课程,课程开设
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必要性分析
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接触机会,使学生能够更清楚明确的了解到创业概念。为使学生能够更近距离的了解企业认识企业,学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必须要将实际训练与课程体现作为教学重心,转变学生传统就业就是找工作的思想,培养其具备创造工作岗位、带给更多人就业机会的意识[1]。在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可以进一步转变学生传统思想,对培养学生创新与创业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掌握创业相关知识。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可以为具有创业意识和兴趣的学生提供更为系统的创业教育学习,可以帮助其更加快速有效的创业起步和发展,减少其所走的弯路。
第二,培养学生具备创业者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学生创业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比如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决策能力等,学生想要通过自己逐渐摸索前进是需要一个非常长的时间,而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正可以完美的填补这一块,使学生在具备基础创业知识前提下,具备更强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第三,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高校是我国科研成果最大聚集地,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以及推广应用,直接关系着高校、学生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创业课程的开设,可以实现科研项目创业化,在研究过程中使更多学生和教师参与进去,完成研究成果与创业有效结合,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实施策略分析
1.创业基础课程设置
学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首先必须要以培养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前提,不断推动学生在创业大道路上走的更远。首先,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学生进行创业的动力,更是创业者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学校通过课程的设置,将学生潜意识里的创业意向转变为创业激情和冲动,最终转变为学生创业动机和精神[2]。创业意识是学生发现商机的基础和前提,课程教学必须要积极鼓励学生肯定自身创业思想和念头,并将其作为人生规划中重要选择,是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体现的关键,逐渐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传授学生基础创业知识。学生想要成功创业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掌握创业概念、过程,懂得如何有效搜集市场信息,并且会制定创业计划等,因此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创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创业知识时一项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创业领域内知识、经营管理相关知识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等,学校必须要对所有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传授给学生,使其数量掌握各创业基本知识。
2.实践课程设置
学校创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最为重要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和体会创业的一系列过程和需求,使其能够具备更为全面的认识。因此,创业教育课程必须要以实践课程为重心来进行教学。第一,校内模拟实践。学校为学生提供虚拟创业公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利用各种虚拟创业资源进行创业,真实体会一下创业业务的操作,包括创业项目、筹资、组建创业团队、创业公司运营以及市场营销等,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第二,校外实践。一方面可以通过实习基地来完成,以孵化器形式创业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校企联合方式,让学生有机会真正进入到企业内参与公司运营与管理,为其以后成功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3.评价体系设置
评价体系是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要对课程目标达到程度、课程设置合理度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进一步改善。首先,评价内容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对于学校的评价即观察考核师资安排是否合理,选用教材是否合适以及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以及创业能力是都导学教学要求,来判断教师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评价,主要是测评学生好似否具备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否具备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其次,创业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评价方式的选择必须要具有多样性,将质性与量性评价相结合,将形成性与过程性评价相融合,真正实现综合性评价,具体采取应答评价、解释性评价以及开放性评价等方式来进行。另外还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断提升评价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新时展背景下,大学生具备创新与创业意识和能力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形成创业基本素质,并具备创业能力,为其提供更多创业实践机会,不断提升其创业成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郭丽君,刘强,卢向阳.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10,(01):23-24
[2]钟凤宏,刘恭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4):14-15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