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论文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7-02 10:04:30 更新时间:2014-07-02 10:22:29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是中山大学主办的分子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医学分子诊断学和分子治疗学有关领域中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技术方法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学科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将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本刊以从事分子诊断学和分子治疗学领域工作的临床医师、检验工作者、分子生物学研究人员、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有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涵盖基因诊断、免疫诊断、核酸分子诊断、蛋白分子诊断、信号分子诊断、分子影像诊断、诊断仪器应用、基因治疗、核酸分子治疗、蛋白分子治疗等内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办刊宗旨:
本刊密切关注我国国情,以传递国外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促进我国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更新,推动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为办刊宗旨。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栏目设置:
本刊有:述评、论著、综述、前沿进展、专家笔谈、讲座、动态和专栏等栏目。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收录情况:
刊名:分子诊断与治疗杂
主管单位:中山大学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ISSN:1005-8516
CN:44-1656/R
周期:双月
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曾用名: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创刊时间:1988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必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社投稿信息
1.文稿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关键词摘要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图表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7.本刊诚邀各地特邀编委、编委、副主编具体事宜请与采编部联系。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编辑部征稿
计算机辅助诊断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肺结节CT检查与CAD系统的联合应用
PET/CT和超声图像结合有助于诊断妇科肿瘤
单光子核素显像设备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疗诊断中的应用及发展
激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尿沉渣分析仪的发展和应用简述
实施临床路径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的方向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