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家杂志范文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财务分析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4-07-05 15:40:05 更新时间:2014-07-05 15:58:04
财务分析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它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诊断”,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医生”,它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各项决策提供支持。
【摘 要】财务分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打个形象的比喻,企业好比是一个人,财务分析就是对这个人进行体检,并出具健康状况报告,以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关键词】中外企业家杂志社,财务管理,成本,经营管理
1 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1)企业财务分析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也即企业相关利益的最大化或企业股东权益的最大化。财务分析通过对过去、现在的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来挖掘企业发展的内在潜力,及时发现企业经营活动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企业发展中的矛盾,从而促进企业采取改进措施,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整合企业各项资源,促使企业向着健康、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促进企业效益持续提高,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企业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企业的财务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报表及附注等内容的整理和归纳,将可能影响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种微观因素、宏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进行比较,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获利能力、科学、准确的评价,使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了解各项经营指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各项措施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企业财务分析为企业管理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支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经营业务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企业的结构也日趋复杂化。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不仅需要丰富的市场经验,更需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知识,只有具备了丰富的财务知识才能读懂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进行独立的财务分析。如: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最关注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所具备的偿债能力。所以,他们必须随时关注和掌握企业的经营成果、资金状况、运营风险状况等,通过深入分析,预测投资风险程度和收益水平,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期前景作出客观的评价,为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支持。
2 目前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由于财务管理在不同的企业中所处地位不同,因此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重视程度也有差别。下面就财务分析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析。
2.1 不能深刻认识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
财务分析能使企业的领导者及时对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对企业的经营做出决策、计划,同时协调和控制企业的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本质,不能利用财务分析对企业各项管理进行梳理和评价,使财务分析工作更多流于形式,其作用并未得到真正的发挥。
2.2 财务分析依据的基础资料存在一定局限性
当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所依赖的数据大部分源于财务报表,由于不同时期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变化、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亦非一成不变,这就使得直接从财务报表中取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削弱了所使用数据的可比性,降低了财务分析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进行分析时还必须将一些非财务信息纳入进来,通过多维度、多角度进行分析和验证。
2.3 财务分析方法和手段尚不完善
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在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较为单一,财务分析中常用的一些分析方法如:比较分析、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等,虽然都有其本身的特点和优势,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将几种分析方法综合使用,才能取得预期效果。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财务分析中所能够采取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如办公软件的运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互联网信息收集等等,但这些新的分析手段的运用还需要财务分析人员对这些技能熟练掌握。
3 企业财务分析的思维方法
企业在做财务分析时必须依托正确的思维方法。以企业效益分析为例,分析的侧重点主要包括成本分析、费用分析、损益分析等,分别简述如下:
3.1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分析,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来进行:(1)同期对比分析:将本年数据与上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数据变化原因,指明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不足和亮点;(2)预算完成分析:将本年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比较,重点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对预算完成造成的影响;(3)成本趋势分析:对企业连续几年的成本数据分析变动趋势,寻找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今后成本预测和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支持;(4)成本结构分析:对主营业务成本各成本要素进行结构分析,找出关键成本要素,以确定企业成本管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3.2 费用分析
费用分析主要是指对企业期间费用进行的分析,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在费用分析方面,重点关注三个方面:(1)费用发生的必要性,如,企业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的发生,是否是企业所必须的支出、费用支出是否有严格的管控程序等。(2)费用发生是否符合标准,如,员工工资、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相关支出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列支标准。(3)费用支出是否有预算,预算控制环节是否有效,对于费用超支和节约都要找出原因和责任主体。
3.3 损益分析
损益分析,指对企业盈利情况的分析,由于企业的利润是通过收入减去各项支出计算得出,因此,对利润情况的分析应从两个方面入手:(1)收入变动情况:在收入分析中要明确产品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带来的影响。(2)税金变动情况:重点分析本企业纳税结构和收税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4 提升企业财务分析质量的措施
高质量的财务分析能够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能够给企业管理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能够给企业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要做好财务分析,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提高度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企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并把财务分析作为诊断企业经营问题,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组织、协调好企业内部各项资源,使财务人员在进行分析过程中能都得到足够的支持。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最好途径,要把财务分析工作当做一门“艺术”来进行研究,避免简单的数字游戏,要通过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来做好财务分析。
(2)加强财务分析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利用。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对各种分析方法加以综合使用,如对对比分析和比率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这样能够更为有效的发现影响数据变动的根本性因素,以采取应对措施。同时,财务人员也要熟练掌握各种分析工具的运用,深入了解本企业的经营业务,以丰富分析手段和扩大信息来源,提升分析质量。
(3)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素质。做好财务分析并非一般会计人员就能胜任,它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应设置财务分析专岗来开展分析工作,一方面要重视对分析人员的选拔和培养。
5 结语
总之,企业的财务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仅是局限于对财务指标的表层分析上,而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帮助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者为改善企业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小花.论如何做好财务分析工作[J].中国经济导刊,2010(7).
[2]涂守才.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即对策思考[J].电子商务,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