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03:56 更新时间:2021-05-13 14:49:40
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以《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为例
陈慧
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人文系江苏南通226010
内容摘要: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研究,一直被赋予了“理论”教育的含义,现阶段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在教学及其实践应运中虽有议论,却缺乏相对实在的研究。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遵循高职教学的基本规律,运用“工学结合”理念为教学的体例架构,使理论教学能有效地融入实践的教学活动。并以《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为例,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较为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高职院校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设计概论
关于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研究,一直被赋予了“理论”教育的含义,,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知识体系,忽视了理论学习中仍然可以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笔者查阅图书馆书籍文献并搜索互联网,发现有关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探索如火如茶,但大多数探讨集中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方面,对于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在教学及其实践缺乏相对实在的研究。即使有也只是就教学论教学,而未能跳出“理论”结构之外寻求新的出路。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教学实际出发,遵循高职教学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不过多强调高深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教学能有效地融入实践的教学活动。试图以《设计概论》1课程教学为例,力图贴近高职培养目标、教学实践、学生需求,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根据前面提出的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设想,以下从实际出发以《设计概论》课程为例,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教学实践方案。:
一、理论教学内容的设定研究;
1、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课程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方面主要是通过设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对现代设计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设计艺术的素养。将丰富的理性知识通过多媒体图例展示出来,以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关艺术设计的专业分类方式及产品项目的介绍,注重主要设计作品的设计风格流派、造型特点、色彩装饰、材料运用、工艺制造技术及社会经济效应的分析,注重艺术设计师基本职业素质及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与技能的培养。
2、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本课程的重点主要有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艺术设计的职业素质、艺术设计的工作程序。其中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这一章(包括的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设计)是难点。
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①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中,注意加大重难点内容的教学时间;
②认真研究教材,注意教学内容的延展,围绕重点及难点问题做拓展教学;
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意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生动性。
3、设计理论课程学习的社会互动:
表1.3理论教学内容作业与选取依据(以视觉转达设计专业为例)
第一次作业 (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认识)
2-1.四人一组:组别与所作对象如下:
以学号顺序来分组,每四位同学组成一组,前二组作平面广告设计公司访谈及作品分析,三四组作CI设计公司访谈及作品分析,五六组作包装设计师访谈及作品分析,七八组作电子媒体(数码影像、网页动画等)设计师访谈及作品分析,其余组作传统工艺师访谈及作品分析,如果两人成组,请先找老师安排插入别组。每组同学在访谈与拍摄前要先翻阅设计杂志资料,进行讨论,互相提供“美感”意见并切磋拍摄技术。每组同学最好同样18张拍两套,一套交作业,一套留着平时欣赏、学习与留念。
2-2.拍摄数码照片:每组18张
设计作品6张,设计师工作室或事务所2张,与设计师合照2张,作品设计过程4张,该行业设计工具4张
2-3.撰写报告:
选一件作品以文字分析、与设计师访谈稿、文字叙述该行业生产步骤与特色,报告均以电脑word文档完成。
2-4.课堂交流,交流时配合幻灯片讲解
每组以一个幻灯片文件保存,于交流后交作业。每张幻灯片上以写上组别、时间、地点、主题、拍摄者。
2-5.要交书面报告与电子光盘。
2-6.评分标准:2-6-1.是否按规定内容与时间进行作业练习;
2-6-2.访谈准备是否充分,是否问到重点、访谈学习收获大不大;
2-6-3.交流时,口头表达是否清楚、有趣、引人入胜;
2-6-4.照片拍得好不好看,清不清楚。
二、实践(实训)教学内容的设置研究:
1、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第一类型为案例教学,在案例的欣赏分析中理解设计概论所介绍的专业基本知识;第二个类型是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参观、实习、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操作等环节,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第三个类型是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接受相关的艺术设计与制作实务的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最明显的表现是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设计概论》课程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提高。
2、实践课程实施、教师指导方法与教学效果:(1)艺术设计成果参观,教师带队到博物馆、设计公司等场所参观,听取有关讲解;(2)艺术设计实训室、工作室或专业设计公司等的实践学习,教师跟踪指导,直观的教授学生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3)市场调研,由教师带到指定的场所,现场指导并帮助修订调研报告;(4)艺术设计案例赏析,主要由教师分析,有条件的情况下到实地进行参观考察。这些方法的使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讲授、设计作品体验与分析、设计主题讨论三部分相结合:(1)、讲授部分:《设计概论》课程的目标在了解设计的职业、基本观念、习惯与意义,阐明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之本质、工作领域与工作内容,并讲述设计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使设计的初学者能够对“设计”的职业、工作内容、今后的设计学习方向等有全盘的了解;(2)、作品欣赏分析部分:怎么体验,怎么分析空间设计、工业设计、商业设计及一般设计(如:设计元素);(3)、主题讨论部分:视教学情形找出相关的设计主题来讨论,评价要点为上课专心程度、作业认真程度及笔试成绩等等。
理论教学部分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的办法,但不是简单的概念、知识点的照本宣科,而是将各个知识点串联,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讲到概念性知识的时候,将搜集的有关背景辅助材料介绍给学生,在讲到艺术设计的分类等专业性很强的知识点时,配合大量的图片或案例分析,使学生在直观的环境中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课堂的气氛也就自然活跃起来了。如在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可分别解析“丽莱家居”产品设计案例、“Channel[V]的节目宣传及片头设计”案例。比如在讲到中国现代设计部分时,就可选用大量关于建国初期重要的建筑与艺术设计成果的图片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并做相应的背景知识介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较容易记住所教授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实行集体大课教学,40人左右为宜,一般选择在多媒体教室或图书室上课。
实践教学部分主要采用的就是参观学习、访谈、模拟演练等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选择:让学生走进专业设计事务所或公司进行参观、访谈,对设计最前沿的人或事有具体直接的体验和感受;把学生带到艺术设计实训室或艺术设计工作室,让学生在电脑上学习初级的电脑图形绘制或在图纸上动手绘制简单的事物。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一般采用小组合作进行,每四人一组,在实训指导教师的配合下完成教学工作,一般选择到设计工作室或实验室上课。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拥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也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革的始发点。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不仅不应该忽视,还应该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这样才能适应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子东.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3):5-8
[2]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3]胡俊敏.完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4]谭支华.张玉金.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理论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吴尚君.现代设计教育中教学实践课程改革新探[J].装饰,2002,(08)
[6]何召锋.中国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7]张健.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8]孙红阳.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J].装饰,2004,(10)
[9](日)大智浩、佐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9GZQ046。项目负责人: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