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发表网站推荐论文范文参考
所属栏目:职业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7-17 15:57:01 更新时间:2014-07-17 15:21:01
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生的学习中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学生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当前成长及以后的发展;对于老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工作的主要部分,是其工作的重点,它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其工作生命的末来,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摘 要:文章从分析课堂教学现状入手,结合中职学校学生情况以及本人从教经验,提出关于课堂教学改进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让学生关注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真正的成为中职学校生命的主要部分。
关键词:论文发表网站,中职生,课堂效率,会计教学
作为一名老师,很多人也许都遇到过诸如此类的事情:在课堂上上了一节好课,学生们的反映平平,或者是课后容易忘记。更有甚者,上课睡觉玩游戏,课下打闹嬉戏,完全忘记了自己来学校的主要任务。老师的努力怎么会和学生的表现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课堂效率不明确
在中职教育中,很多学科并没有国家制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科所学的内容、知识大多由老师来制定,这样,所学的内容就全部掌握在教师手中。由于班级学生差异较大,学生层次不一的情况,课堂教学就变成了自己教学发挥的空间。甚至有时教师为了把课前制定的教学计划能在课堂中讲完,常常会口若悬河。像这样的情况,可想而知,学生们的反映了。
2、教学方式陈旧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传统的学校是“静听的学校”。现在我们的课堂很多都是传统的“传授型”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只顾完成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更有甚者是“照本宣科”,一人在讲台上说的天花乱坠,一味的“传授”,对学生进行“一刀切”、“齐步走”。这样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不利于学生提高对课堂的关注度。
当然,也有老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课堂中设计了提问、思考问题的环节,以此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但是在时间的分配上以及空间分配上,大多数学生还是掌握在老师的手中。并没有真正的把课堂上的时间、课堂上的空间交给学生主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3、没有走近学生
当前人们习惯视普通高中为“精英教育”“人才教育”,而中职生也常常会被灌以“差生”的头衔。现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中国式的层层淘汰下做出的无奈选择。
学校的生源较差,这个一个不容我们改变的事实。也许这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就没关注过课堂,现在要去改变他们的这一现状谈何容易?于是老师们有可能会把学生门不关注课堂归结于学生身上,他们不愿意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又怎么能让学生关注你的课堂呢?
很显然,我们这样的课堂是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使中职学生关注课堂,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呢。以下是本人是教学中的一些感悟:
1、明确教学目标和课堂效率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我们的课堂效率不是指教师能在课上传授多少的知识和讲授更多的内容。中职学校的课堂效率是指在课堂中,学生能接授多少的知识或掌握多少的技能和达到多少的关注度。
曾有人说过:只要有高考,中国的应试教育就不会改变。然而,在中职学校,并不存在升学压力,教育改革也没有太多的阻力。因此,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和课堂效率是提升课堂质量,使得学生关注课堂的关键。教学目标的关键,是课堂中学生能学多少、提高多少关注度。
2、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
要想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式就要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传统关系,建立“教与学”的有机整体,而不是将教与学分成两部分,师生要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实际操作,产生交互影响,更不能出现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
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老师只是在一旁点拨。
不要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不同的,老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设计中,要体现和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在知识上反驳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对教师的答案和说法提出异议;
只有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敏捷、活跃、开阔。教师和学生是有机的统一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是有机的整体,二者始终是统一的、平等的。只有师生互相之间充分的尊重,学生在亲情和友情般的气氛中,人格才能够健全的发展,思想才能变得大气成熟。
注重课后的反馈和反思。在每天课堂的实践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及时的反馈回来,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这样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感受自己作为课堂教学创造者的欢乐与尊严。
3、充分掌握学生的信息
学校的生源较差,这个事实我们无法回避。承认这个事实不是要老师们把学生不关注课堂的原因归结与学生;承认这个事实的目的是要老师们更用心的去设计自己的课堂,让这帮“差”生更关注课堂,让他们把课堂作为自己在学校中的主要部分。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不强,老师们可以谆谆诱导;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层次较低,老师们可以降低课堂难度;课堂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才能让学生关注课堂。
综上所述,只要老师们明确教学目标和课堂效率,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用心去走进学生、关注学生,设计出更适合他们的课堂,课堂才会成为学生们学校生命的主要部分。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