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的作用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07:56 更新时间:2011-02-26 11:07:56
摘要:本文在阐述工程测量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测量在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提高工程测量水平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工程测量,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测量成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能否按设计精度的要求对工程构筑物的位置进行定位,测量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测量质量管理不严造成的,如果对测量成果的质量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控,就无法保证施工测量的成果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因此,加强施工测量的质量管理,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测量成果正确无误,防止测量事故的发生是很重要的。如何保证、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过程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根本所在。显然,工程测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工程放线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其次,工程施工中的较核测量为工程施工的准确性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最后,工程的完工测量为工程的最终质量可靠性提供了分析的依据和必要的保证。总之,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按图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1、分析工程测量在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1.1工程测量在建筑放线及基础定位中的作用
在工程开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描述其具体的空间位置,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这一步工作至关重要,其测量精度要求也非常之高,是整个施工质量成功的前期保障。如何在这一环节里面出现了差错,那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另外,基础作为建筑定位的一个主要参考指标,其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构的质量好坏.基础的定位显然于基础的测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桩基础作为结构主要的支撑体系,其准确定位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定位及结构的受力分布。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一旦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桩位无效,需要重新补桩等处理措施,这一方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受力计算,对建筑物埋下了无法预控的质量隐患。
1.2工程测量在结构施工阶段的作用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网的施测,高程控制点的施测以及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每一项工程,在放线施工之前要建立平面控制网,核对设计图纸和红线图所提供的坐标关系是否衔接完善,要核对设计的建筑物,一不能超出用地红线范围;二设计坐标是否准确无误;三坐标基点及标高起算点的稳固与准确性的确立文件是否完善,认定之后对测量控制网所达精度进行审定。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其涉及的工程对象方方面面,
各自的限差要求不一,在建网时必须充分分析各项建筑限差,确认与测量具有直接关系的最高建筑限差,并结合放样预测的条件、方法等,确定拟建控制网点、边或方向等应达到的精度,再依拟采用的“规范”来确定网的等级。
其中平面控制网的施测关系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定位准确性。高程控制点的施测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对墙柱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通常,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每前一次工序完成后,下一道工序就是准确的测量放线,一方便可以对已建结构进行必要的较核,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放线为下一步工序的进行做好必要的准备。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能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证。同时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砼后的混凝土平整度。精确的标高控制,是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的前提。对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如何保证模板施工的总体平整度、混凝土面的平整度,基本的前提就是测定一个准确、详细的标高控制系统面。
1.3工程结构变形观测的作用
准确的观测成果为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工程结构的变形观测具体包括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其中以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为主,它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工程完工后必要的测试手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工程结构沉降观测的数据,可以即使了解工程施工过程中结构基础载重和承载力的情况。过大的偏离预测的沉降,必然会引起施工人员的警觉,应进行具体原因的分析,进行施工方案的调整,防止施工问题的延伸,甚至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2、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1建立合理的测量管理组织体系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工程测量管理,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合理的测量管理组织体系,具体如下:
1)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执行单位的生产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制度。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以保证成果质量和工期。参加项目的每个人员都应明确其质量责任,并严格按质量职责行使权力,做到层层把关。
2)严把方案审定和最终成果检查关
为保证交付给用户的成果为合格品,必须抓好两关,即项目的开头和结尾。项目开始实施前做好技术方案的审定工作非常重要,从用户要求的分析到相应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必须经过认真的讨论和落实。项目完成后的质量检查也是保证成果质量的关键,通常为自检、互检、质管部门审查、总工程师审定再提交用户这样一个过程,各级检查工作应由负责人填写质量检查单,以达到确保证项目质量的目的。
3)中间过程监控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中间成果特别是关键工序成果的质量。当遇到某些严重影响质量的技术问题时,应召集有关人员专门研究讨论解决方案。对于工程测量项目而言,关键工序主要有各级控制测量及其平差计算等。测绘作业应使用统一印制的记录表和经生产主管批准使用的记录软件、平差计算软件,记录和计算的内容应完整、真实、清晰,并作100%的检查。
4)严格执行工作记录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质量管理除明确各级责任外,要求必须有相关的质量和工作记录。
2.2加强具体工程测量的技术及人员因素
在确立了合理的工程测量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更应从细节角度出发,加强具体工程测量的技术及人员环节的建设,具体包括:首先,配备高素质的测量放线人员,具体包括其读图能力,质量意识等。其次,尽量采用先进,质量高的测试仪器。高质量的测试仪器一方面保证测试工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的重复性和拖拉性。同时,在测试过程中,要做好测量仪器的定期检测工作。再者,对测试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复核。有时候,单一的测量不能进行有效性的分析,此时应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测量,进行核对。最后,应合理安排工程的施工工序,为测量放线提供较好的施工环境,从而保证测量放线成果,另外作好施工测量前的策划,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和及时的调整。
3、结语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测量的质量是工程质量创优的保障,因此,必须重视工程项
目中的施工测量质量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建立健全的施工测量质量管理制度,按照施工测量的流程进行过程控制,层层把关,通过管理手段消灭测量事故的隐患,进一步提高测量成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岳建平.工程测量[M].科学出版社.
[3]刘星,吴斌.工程测量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