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论文发表降低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的方法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4-08-04 15:38:14 更新时间:2014-08-04 15:01:14
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等业务的物质基础,其装备水平已成为评价医疗卫生机构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医院拥有大型医疗设备的数量大幅增加,设备档次的快速提升,维修费用相应大幅提高,维修成本高居不下,让医院不堪重负。如何降低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呢?以下内容是如何降低医疗设备维修费用的具体办法。
摘 要: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近几年维修成本的分析,探讨降低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及运行成本的方法,以提高医疗设备综合使用效率,更好地提升医院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项目管理论文发表,医疗设备,维修成本,节约,管理
一、维修成本费用
1.设备维修费用不断增加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医院设备资产逐年增加,设备维修费用也不断增加。维修费支出主要集中在CT、DSA、MR、ECT等大型影像设备的保修费用;外送维修费用主要集中在内窥镜方面,如电子胃镜、肠镜、腹腔镜、膀胱镜等;其余为各类电子医疗设备的零星维修。维修费用支出分为大型影像设备、内窥镜设备和其他医疗设备3类进行。我院现有医疗设备资产7.7个亿左右,去年的设备保修费用8百多万,其大型设备有直线加速器、256层CT、其它的CT、1.5MR、3.0MR、DSA、ECT、SPECT等大型设备,光这些每年的保修费用都很高。
2.设备维修成本的构成与分布
设备维修成本主要由设备保修费、设备维修配件、外送维修费用构成。医院医疗设备种类繁多,各类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其使用效率不一样,其故障率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近几年的维修费支出主要集中在放射影像大型设备、内窥镜设备、检验设备,以及其他电子医疗设备。其中,放射影像大型设备维修维护支出每年平均占整个维修成本很大比例。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发展问题已成为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常讨论和研究的课题之一。这项课题的研究一直受到各大医院的关注,因为它的研究会给医院带来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现实的效益。但无论那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回到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和设备的使用效益,以降低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及运行成本。本文通过分析医疗设备维修成本,以探索适合自己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二、维修管理探讨
为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使用率和经济效益,从下面3个方面来探索适合自己医院的管理维修模式。
1.弱化外送维修和传统的故障后维修
在医疗设备维修模式上须强化自行维修和预防性维修,弱化外送维修和传统的故障后维修。预防性维修的优势非常明显:(1)可有效的减少或避免故障发生,节约维修经费;(2)可以延长医疗仪器的使用寿命。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国外预防性维修方式在整个医疗仪器维修活动中已经占到了70%,传统维修占比不到30%。预防性维修是现公认的先进的医疗设备维修理念,也可以说是未来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趋势。
2.加强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
对医院来讲,加强维修工程师的技术培训是解决医疗仪器设备维修难、维修费用支出持续增长的有效方式。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在医疗设备采购的商务合同中加入维修工程师的技术培训条款,要求确保培训时间和达到的相应效果,否则,视为违约并对设备预留的质保金给予处罚;(2)医院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所须费用可在医院编排的年度维修经费中预留一定额度的费用。人员技术水平提高了,反过来会减少医疗仪器外包维修及保修资金的投入,从而形成医疗仪器维修的良性循环,促进医院及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3.通过加强外送维修的管理和引入外包竞争机制减低维修成本
加强外送维修的管理,外修前必须经科内讨论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并经批准后才送外维修。配件采购广开渠道,现在各专业的医疗器械维修公司越来越多,多方比较来降低维修成本。外修或购买保修可通过采取选择技术信誉较好、公司实力强的第三方参与设备的保修竞争谈判来压低保修费,或交由第三方保修的方式来降低设备的保修费用。
三、成本维修的技术要求
为了避免在维修过程中扩大故障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浪费,我们必须掌握基本技能和相应的知识,会使用和制造简易的维修工具,除注重维修过程的节约外还应该能改造和革新不适应节约的设备和装置。维修设备常使用万用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等,因为现代医疗设备除了采用大量的各种光、机、电元件外,还采用了各种传感器、微处理器、显示器等器件。要维修好这些仪器设备必须熟练的掌握其元器件的性能和测试方法,检验元器件的好坏、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参数、观察和测量电路中的信号波形、判断数字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维修设备常用图纸和技术资料,对所维修的仪器设备,根据电路图,对照实物找出各测试点及相应的元器件就能顺利的进行维修。相反,技术不过硬,面对实物很难与电路图联系起来,工作速度慢。因此面对一个复杂的机器设备,一定要弄清楚原理及框图,一框一框的去查对,弄清楚每个单元电路,了解布线规律最终对整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维修医疗设备中,常遇到无图纸无资料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物相互位置和布线画出装配图,然后根据布线颜色,元器件引脚排布等在自画的装配图的基础上绘出电原理图。
掌握好这些技能就能面对实物,面对故障,而头脑清晰,检查和处理故障事半功倍。医疗设备的故障的原因和损坏的程度千差万别,修理时,为了查找故障,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检查方法,采用不同的检查程序,以降低成本尽快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为目标。因此实际修理中,我们维修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学识水平和灵活采用的修理方法及能力等,将起到决定性做用,能力越强,成本越低,效率越高。
四、成本维修的院级管理
院领导要制定创建节约型医院的工作目标,专门成立医院节约委员会、节约监督办公室。设备维修部门要通过统计历史数据,制定的合理组合方案。确定医疗设备的成本维修计划、选购和配置计划、功能利用率考核并形成措施,逐步推动全院节约意识的形成,探索一条制度化节约的路子,进而达到节约增效的目标。设备采购要货比三家,竞争招标,严格控制采购成本,以合理的价格购入优质的设备和耗材;合理控制库存,加快物流和资金流周转;要做好维护工作,及时修复故障设备,注重修旧利废;合理利用原材料,严格控制材料的领用,用好多余的边角料和零配件。
要依靠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对费电、费水、闲置、报废、老化并浪费严重的设备和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如:拆下可利用部件及供应室消毒锅的电力改造等等,改造后避开峰值、在谷值期间熨烫消毒。要给予一定的技术改造费用和奖励经费以资鼓励。节约无处不在,只要有个技术过硬的、管理到位的、激励机制健全的科室,定能在创建节约型医院的过程中发挥出其技术优势。
在成本构成等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除了市场及人为不可控制原因之外,主要在于资源优化利用问题,设备科要在医院降低原材料成本、采购成本、人工成本、维修管理成本上下功夫。
针对以上问题,我院决定通过采取深化改革现行的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管理体制的措施加以解决,达到科学管理、资源共享、提高水平、节约费用的目的。
五、结语
总之,加强可靠性管理,优化维修方案,监督部件维修质量,延长部件装机使用时间,从而确保修理费用的真实性及修理费用和修理质量之比的合理性。缩短修理周期,以最低的成本,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是创建节约型医院、保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职工作和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煌镜,胡志,卢晶.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初探[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8):64-78.
[2]张祖辉.成本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2):63-64.
[3]曲文民,徐建章.降低医疗设备维修成本有效途径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8,29(3):112.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