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如何报价-项目管理论文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1:07:56 更新时间:2011-02-26 11:07:56
摘要:本文分析了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定额报价的区别,提出了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报价应遵守的原则,探讨了工程造价中人材机的报价,阐述了投标报价时需注意的问题,以提高中标率。
关键词:清单计价;施工企业;报价
1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定额报价的区别
传统定额工程造价报价主要是依据国家工程预算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工程项目的划分原则,按照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然后进行定额套价,人工、材料、机械都是不变的,定额子目的消耗量不允许调整。虽然,近些年对人工、材料实行了动态管理,但施工企业主要是依赖政府部门制定的定额及定期发布的材料信息价格等进行计价,而且,企业各项的费用是法定的,按企业的等级进行计费,近年来有所改进,按建筑物难易度进行确定计费再加上企业根据竞争情况自主让利。这种“活市场、死定额”不能有效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企业不再注重搞好内部的经营管理,不再注重挖掘自身的内在潜力。当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是遵循“控制量、放开价”的原则去确定价格。将定价权归属企业,最终在市场形成价格,使工程造价贴近市场,体现建筑产品的真实价值。工程造价的确定是包括建筑产品的直接耗用量的人工、材料、机械、承包企业的费用、利润以及所承担的风险金而组成的。
2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报价应遵守的原则
施工企业对投标报价的编制有足够的自主权,须主动结合工程实际和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经济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进行报价,充分竞争。就报价策略而言,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策略,同一企业在不同的时间针对不同的项目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大致有以下四条原则。
2.1报价的基础价格要准确
施工单位在编制报价时,把人工单价、各种材料单价以及机械台班单价作为基础价格,利用行业或企业定额的消耗量及取费费率确定工程单价。因此基础价格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总价水平,只有基础基价计算准确,才能保证总价的准确。
2.2各项费率应可能足额计取
投标报价时所采用的综合费率,利润率和税率都将成为日后计算索赔费用的依据。为了将来能获得较高的索赔费,各项费率应可能足额计取。
2.3采用不平衡报价法
不平衡报价法是国际上常用的报价技巧之一,是一种在不提高总报价的前提下对不同分部分项工程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法,从而达到既不影响中标,又能获得理想经济效益的目的。
1)对那些难于计算准确工程量的项目,如土石方工程,其单价可报得高一些,这样对总报价影响不大,又存在多获利的机会。一旦实际发生工程量比投标时工程量大,企业就可获得较大的利润,而实际发生工程量比投标时工程量小,对企业利润影响也不大。
2)对能先结算工程价款的项目(如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其单价可适当高一点,以便加快资金周转。对后期项目(如装饰工程、安装工程)其报价可适当低一些。
3)估计施工过程中会增加工程量的项目,单价可适当高一些,这样对总报价影响不大,在工程施工时可以增加收入;对施工中会减少工程量的项目,其单价可低一些,即使降低报价,在施工中减少的收入不会太大。
4)估计暂定工程,对以后一定要施工的部分,其单价可高一些,估计不会施工的部分单价可低一些。
5)对工程内容做法说明不清楚的项目或有漏洞的地方,其单价可低一些,以利于降低工程总报价和工程索赔。
2.4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合理、可靠
在做各分部、分项工程单价时,应做到施工方案可行、施工工艺完备、施工设备配备合理、工程单价所选定额子目正确、所报单价合理可靠。
3执行工程量清单后,投标人要着重抓好工程造价中人材机报价的分析工作
人材机的市场价格取向一般是造价管理机构或有关机构发布的价格信息、建材商情。但要真正用于投标报价,由于其平均水平的特性,加上报价对价格的预测性方面要求较高,因此难以满足需求。实际上,建材价格是个性很强的,不同企业采购同一个企业的建材完全可能得到不同的价格。施工企业也可通过实际采购反馈取得价格信息,或者是通过采购人员协助询价。前者得到的其实是静态的材料设备的历史价格,不能代表报价当时的价格水平,更不能判断价格走势,后者对于采购人员来讲一样面临如何询价的问题。
材料设备的价格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所以在投标时往往不能使用当时的价格,而是要预测采购时间的价格,分批采购的材料还要进行分期预测价格加权平均处理,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应该拥有一个分析主要材料价格走势的系统;另外,由于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的开放,建筑工程异地投标和异地采购等现象越来越多,许多材料异地采购后加上运输费用比在本地采购要经济的多,特别是工程主要材料,使用经济的异地材料投标报价,无疑将增强企业投标的竞争力,这实际相当于从建材中间商手中抢利润,因此建筑企业也必须拥有一个工程主要材料的异地比价系统。
再次,还应有材料费用“组价”的辅导数据。量价分离后,企业自主采购价往往得到的是材料出厂价,但在预算中材料单价=(材料采购价+包装费+运杂费+运输损耗费用)×(1+采购保管费率)-包装材料回收价,若要将出厂价转化为预算价,就需要借助软件或一个平台智能实现这一过程,而这是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持的,需要将这些市场价格整理成数据文件直接导入软件组价,而这就有赖于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工程量清单特点的材料编码体系。
4投标报价时需注意的问题
1)应明确各清单项目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各项费用的组成,仔细研究清单项目的描述,真正把自身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等落实到各项清单项目报价中。
2)注意建立企业内部定额,提高自主报价能力。企业定额是根据本企业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有关工程造价资料制定的,供本企业使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通过制定企业定额,施工企业可以清楚地计算出完成项目所需耗费的成本与工期,从而可以在投标报价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报价导致最终亏损现象的发生。
3)在投标报价中,没有填写单价和合价的项目将不予支付,因此投标企业应仔细填写每一单项的单价和合价,做到报价时不漏项不缺项。
4)投标过程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投标人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计算实际施工的工程量,详细分析清单项目单价的构成;另一种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工程的具体情况考虑利润水平,进行粗略分析报价。当招标人要求填写详细的综合单价分析表时,后一种情况将变得不可行。
5)投标人要非常注意技术标和商务标的配合,按照技术标中确定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来编制投标报价。报价中采用的施工技术如果与技术标不一致,可能出现废标。
6)投标人要谨慎分析,理性决策。由于措施项目清单是按项计量的,招标人不提供与此有关的计算基础,实际的措施项目工程量须投标人进行详细分析,确定报价,并自负其责。
7)投标人要注意甲供材料清单项目的报价和利润的计取问题,不可重复计算也不能漏算。
综上所述,在工程量清单实行后,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必须显示自己核心优势,主要应该在先进合理的技术方案和较低的投标价格上下功夫。要在利润和风险之间做出正确的决策,尽可能地规避及防范风险。同时,施工企业要全面了解自己企业成熟的施工技术、机械装备、人员配置、管理机制、施工组织的习惯等多方面的情况,从本企业的历史业绩中获取信息,准确地分析和定位,想尽办法报出切合企业实际的报价,并积极地作好准备,接受评标专家的询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