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杂志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8-04 15:52:44 更新时间:2014-08-04 15:22:44
数学课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主要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开发人的创造力,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培养创新型的学生,要从启蒙时期抓起,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摘要:经过的多年的数学教学,我在数学课上逐渐感悟到,要上好数学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过程中鼓励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讨论,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
3、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萌发创新灵感。
4、运用已有经验,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东方教育,学起于思,思起于源
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质疑和惊奇开始的。”引导学生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围绕知识关键设置疑难,促使学生对疑难问题产生探讨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迁移,使疑难得以解决。如在教学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时,我贴出来三幅空盘图,学生感到奇怪:这三幅图能讲什么呢?兴趣随之而来,想听听老师如何讲解。我边释疑,学生边回答。”每个盘里有几个苹果?”“没有,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求三个盘里共有几个苹果,用什么方法算?”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学生觉得这三幅图大有文章,他们继续保持浓厚的兴趣,当学生答出0+0+0和0×3两种算法时,我继续设疑:0+0+0和0×3的结果是否相等?紧接着,通过0×5,0×9……等的练习,让学生自编零乘任何数得0的题目,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概括:请想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得0 的式子有多少个?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么多个和0相乘得0 的式子表示出来?问题的提出,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思考。果然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思维与讨论,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这样一步一步设疑、激趣、再释疑,使学生对“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本质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使知识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同时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知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同时教师也要把握住学生提出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讨论,为学生提供创新环境。围绕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争辩。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补充,使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互相讨论,交流可以激发兴趣,开拓思路,有利于促进创新意识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师举例“7+7+6+7+7”,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好地算出答案。学生想出了:“(1)7×4+6 (2)7×5-1(3)6×5+4”第二种想法更有创造性。同学们在讨论中说:“假如加数6也看成是7,有5个7,得数就多1,所以最后要减1。”第三种想法也富有创造性。同学们在讨论中说:“假如把加数7也看成6,有5个6,得数就少了4,所以最后要加上4。”从他们交流的语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脉搏在跳动。讨论是学生思维跃动的较好的方式。所以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造讨论的契机,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有一个思考的余地。
第三,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萌发创新灵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际因素”。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整体性、自由性、灵活性。创造性形象对于创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任何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想象能力是衡量人创造能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四,运用已有经验,培养创新能力。丰富的知识经验是创造力的源泉。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问题解决都会涉及到大量该领域的专门知识,离开了这些知识基础,问题解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创造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手和脑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内在创造潜力的重要途径。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具体的看、摸、折、量、比、算等操作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新知的重建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过程,这本身就是充满了生命活力,体现创新意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 “有余数除法”时,通过精心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主动地发现其中的规律。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苹果(学具)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2)每盘放9个,9÷9=1(个);(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便很快地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的除法算式,我们以前学过了,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且告诉学生余下的数叫做“余数”,在横式里余数的表示方法:9÷4=2(盘)……1(个)。这种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思考、迁移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第五,教师优良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需要创造人才的时代。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创新,教育必须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这对教育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社会思想道德的传递者,教师只有具备创新的能力,才能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主体必须具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和优良的综合品质。
总之,创新意识并非只有高层次人才需要具备,中层的,一般的建设者也应具备。因为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开拓创新型的一代新人。我们小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任。应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个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利用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的宽松的学习氛围,积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展开想象,求异思维,发表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知识间的转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我们就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