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殊教育论文书法教育对青少年的意义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8-05 14:57:12 更新时间:2014-08-05 14:00:12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充足,精神生活丰富多彩,青少年作为家长的掌上明珠,承载着父母太多的希望,社会上各种学习班也应运而生,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很多人都认为神秘,还有人觉得书法在当今经济社会电脑普及的大背景下已经显得格格不入,与其拿着毛笔去“画道道”,不如让孩子去学奥数,英语这些投资周期短,收益快的科目。
摘 要: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其在青少年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青少年对书法艺术的学习不仅可以练就一笔好字,随着学习的深入,书法艺术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习书法艺术不仅可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且对自身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特殊教育论文,青少年,书法艺术
我认为书法艺术更值得家长去投资,青少年一旦学进去,其收益是伴随终生的,学习书法的意义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学习书法可以增强青少年自信心
学习书法最直接的作用即可以让青少年拥有一手漂亮的字,在当今电脑普及的大环境中,提笔忘字,或写不好字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青少年中能把汉字写好的也是凤毛麟角,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很多家长也不在乎孩子的字写的如何,至少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语热”,“奥数热”,很多青少年从小学英语,一直到工作才发现用到英语的地方少之又少,其学习时间和最终应用不成正比。但是汉字书写确是时时刻刻伴随身边的,因此,更不应该忽视汉字的学习及其书写,字的好坏,像名片一样向他人传递着自己的修养,审美。另外,一笔好字可以让青少年从小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广受身边家长、朋友、同学的肯定,从而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善于书写、乐于书写,从而养成书写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孩子今后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上课记笔记,写文章等,这种喜欢甚至可以逐渐蔓延至文学领域。
2.学习书法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形式美感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可见美育的重要性,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形式美因素,其在形式上真正可以称得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和汉字打交道,但真正去研究汉字形式感的人却不多,使得大多数人丧失了这个最能锻炼审美形式感的机会,对汉字结构的认真研究能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形式感,例如,上下结构的字下面宽大一些显得比较稳重,和日常事物联系到一起如“塔”、“水坝”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会从一个单字逐渐过渡到多字组合。只要平时对汉字的形式稍加注意,或者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去研究一下书写,日久天长,对审美形式感的理解一定会从汉字的书写延伸至各个领域,从而形成一种审美习惯,挖掘生活中存在的形式美。
3.学习书法能够拓展青少年知识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可能只停留在形式感的研究,对于书法的热爱势必会激励青少年去研究书法以外的东西,这也是学习书法必须要修炼的“内功”之一,其涉猎必然会随其研究的深度而不断增加。例如在看到颜真卿的《祭侄稿》时,在被其雄壮的线条形式所震撼的同时,势必会对文字所叙述的内容产生兴趣,而要了解书写内容又必须要了解“安史之乱”和唐朝的历史,在了解了颜真卿一家抵御叛乱,忠贞报国,以至于侄子最终身首异处,颜真卿在听闻噩耗,悲愤交加,和着自己的血泪一挥而就时,就会对《祭侄稿》这样的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辐射式的学习可以波及到历史、哲学等很多传统文化领域,这些知识的积累无疑为提高一个人的综合文化素质产生了重要作用。再例如,我们在观看古人书法作品时会发现宋代以前,书法作品中的字都很小,这种普遍的现象势必会引起人们的疑问,究其原因便会涉及到古代人的书写姿势、纸张大小、握笔方法、甚至联系到了桌子大小等,了解了这些,古人的书写情景便会活生生展现在眼前,所产生的疑问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4.学习书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变青少年做事情的态度,加强自身修养
学习书法过程中掌握技法必然要走读贴、临帖这条路,对古人的学习,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书写习惯的过程,去掉自己书写中的习气。例如,楷书之所以是学习书法的基础,是因为通过对楷书的学习可以养成一种不激不励,对每一个点画都一丝不苟的完成使之符合书法的笔法规范,对每一个字的结构都会认真揣摩使之符合形式美的法则,每一个笔画都是一个“心画”,一种态度,体现在生活之中便启发我们认真去做好手头上的每件事,不能贪多求快。养成了这种书写习惯以后再去学行书、草书,写出来自然会点画精到,字体沉着。从章法上来说,一件书法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件艺术品必然有着强烈的审美价值,这种美感的建立,要求作品中有一定的取舍,一件作品不可能字字抢眼,其必然会有视觉中心,该强调的强调出来,该放松的使之放松,做到取舍有度,方能保证其整体性。青少年如果能够将书法这种一丝不苟和取舍有度,成就大局的精神融入到自己为人处事之中那真是可以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了。
另外,中国书法一直把人品与书法联系起来,比如由宋入元的赵孟頫,其书法被称为“五百年来一人而已”,但由于其身为宋代皇室后裔却做了元朝臣子,而被后人颇多非议。颜真卿的书法为历代所重,不仅是因为其书法一流,更因为其忠贞不二,心怀天下,因为其不顾自己年老体衰,毅然奔赴叛军大营,痛骂叛党、慷慨赴死。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也曾说“心正则笔正”。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发展和定型的阶段,正面的事情了解越多势必会对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正面的影响,而自觉地去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书法对人的品质的重视对于青少年有着积极的作用,使爱好学习书法的青少年自然而然选择做一个有品德,重修养的人。
目前,我们对青少年的书法教育还不够重视,著名艺术家熊秉明先生曾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构建,书法艺术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和一块撬门砖。
参考文献:
[1]朱天曙.中国书法史,文化艺术出版社
[2]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人民美术出版社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