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如何发表论文范文参考如何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4-08-06 14:52:07 更新时间:2014-08-06 14:38:06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搞不清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就是不能正确理解、分析和利用。物理概念是从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物理定律、公式和学说的基础,讲清物理概念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进行物理概念教学呢?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是从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物理定律、公式和学说的基础,讲清物理概念对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运用物理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概念,解答练习是巩固概念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所以说习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
关键词:个人如何发表论文,概念,电阻,电压,电场,磁场
一、在观察的基础上建立概念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实物的操作、模型的演示等进行直观教学,这是贯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物理概念是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任何物理概念都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我们讲物理概念时,应尽可能从具体事物、事例或演示实验出发,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清晰的印象,然后通过分析,抓住现象的本质,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过程过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
例如,讲“导体的电阻时”时,首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留意观察: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强度决定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并且当导体不变时,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即电压V与电流强度I之比是一个恒量。其次,换另一个导体做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对另一个导体,电压V与电流强度I的比值是另一个恒量。由实验可知,对任一导体,电压V与电流强度I 之比是一个恒量,用R来表示,这个恒量就是表征导体的一种物理性质。那么用R来表示导体的什么性质呢?再进行直观教学,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加上电压V时,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强度分别为I甲和I乙,我们发现R甲>R乙时,I甲
通过直观形象教学,抓住现象的本质,物理概念也就顺理成章地建立起来了。
一、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
概念首先要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只有深刻理解,才能牢固记忆。例如交流电的有效值,理解了三个相同,即相同的电阻、相同的时间、相同的热量,就是很容易记住。α粒子散射现象要抓住三个“数”,即绝大多数直线前进,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的偏听偏信转超过900,甚至被弹回。简谐振动抓住回复力,受迫振动抓住策动力,阻尼振动抓住振幅是否变化。场强和电势这两个概念,从力和能这两个角度去理解、记忆。只有真正理解了概念,抓住了要点,才能掌握概念。
二、 突破难点进一步理解概念。
概念是反映物质的本质属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有的概念,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突破点,抓住关键。例如,磁感应强度这个概念,通常B=F/IL我们决不能受数学公式的影响,死记硬背,错误地认为B跟F成正比,跟IL成反比,因而F越大,B越大;F等于零,B也等于零的错误结论。一定要明确比值F/IL场强弱的一个物理量,与F及IL不存在正比、反比关系。B是由磁场本身性质决定的,与实验电流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通电导线的长度及电流强度的大小无关,突破了这一难点,这样就可避免学生产生“通电导线不受力的作用时磁感应强度等于零”的错误概念。
四、由浅入深逐步完善概念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也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规律的要求。讲物理概念,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意形成概念的阶段性,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只能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不可能就是一下子理解得很透彻。所以讲概念要循序渐进,不能越等而进,不能操之过急。例如“力”的概念,初中只讲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到高中才进一步把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联系起来,指出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强调力的矢量性,由重力到弹力、摩擦力,进而到万有引力。我们讲力的概念就是要依据教材,依据学生认识规律逐步加深。如果试图在初中或高一就是过早地要求学生对力的概念有全面透彻的理解,就违反了循序渐近的原则,就会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只有分层次、抓阶段,才会不断深化概念,对概念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完善。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物理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从概念的本身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教法,教学质量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