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发表网范文双独二胎政策影响因素及可行性建议
所属栏目:公司法论文
发布时间:2014-08-06 14:43:17 更新时间:2014-08-06 14:08:16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新增劳动力迅速减少,人口红利终结,人口老龄化加速,出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同时,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经济状况不断得到改善,这些都使“二胎”政策的推行有了一定的可行性。职称论文发表网推荐政法类期刊《中国司法鉴定》[1]杂志在沪创刊。全面反映司法鉴定领域的制度建设和科学技术,涉及内容包括司法鉴定的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管理、教育、司法鉴定技术领域的理论和科研成果等。随着司法鉴定专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的鉴定面亦将不断延伸。如法医、物证技术、毒物(毒品)、司法会计、建筑工程、古玩珠宝等,都可进行鉴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2011年,我们针对武汉市居民对于二胎政策实施可行性进行了民意调查,得出了要“适度推行二胎政策”的结论,两年过后,政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于是,我们重拾课题,探究“二胎政策”的发展----双独政策
关键词:职称论文发表网,二胎政策,发展,双独政策,80后
一、引言:30年前的“公开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最近被反复提及:“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号召下,我国产生了独生子女这一社会群体。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出现了“双独政策”,这不仅是二胎政策与时俱进的发展,同时也是从计划生育政策到二胎政策的良好过渡。
二、研究背景:
1.国外背景
欧洲国家由于长期受困于低生育率,鼓励生育的国家在2009年已超过了半数。拉美和北美的生育政策在这段时期内基本保持稳定,北美历来奉行生育自由的观念,对生育行为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各国政府纷纷转而推行鼓励生育政策。2009年,过半数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国家已采取鼓励生育政策。在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国家中,仅有伊朗、突尼斯和哥斯达黎加仍致力于降低生育率。而根据联合国的界定,中国目前的举措仍在维持生育水平,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维持当前的低生育水平。
据英国《每日电 讯报》2013年8月2日报道,伊朗卫生部证实,伊朗已经废除计划生育政策,希望能够迎来一个“婴儿潮”,令伊朗人口增加一倍。
2.国内背景: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于二胎政策观点一直不能达成一致,大体上有三种说法:应该尽量扩大一孩家庭比例,即“一胎化”;坚持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应当适度放宽二胎的生育政策。在我们2011年做的民意调查中,近半数的民众认为应当适度放开,而如今,当我们再次谈及此话题,我们发现,二胎问题持续升温,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
2012年7月5日,15名学者联名向全国人大上书,呼吁松绑二胎政策,要求在尊重公民生育权的前提下,让公民自主、负责任地生育。同时,国务院智囊也提出建议,全面放开二胎,越晚越被动。在过去,人们一致认为二胎政策不用急于实施,可以慢慢推行,而如今,代表民意的人大们却一致认为一胎政策应当松绑。在这种舆论驱使下,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猜测:二胎时代已经到来。
3.政策背景:
⑴双独政策:
2011年11月25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此次修改,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要求生育的,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农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要求生育的,经批准也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河南省是全国最后一个实施这个政策的国家,至此,全国31个省份均已放开双独家庭生二胎政策
⑵单独政策:
2013年8月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多次提到“完善生育政策”,引发公众对放宽二胎政策的猜测,尤其是从“双独政策”到“单独政策”的过渡,同时,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与会人士认为,中国已进入人口红利“末端”,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将对经济和社会带来深远影响,适时“微调”人口政策,积极应对养老金缺口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等方式释放新的人口红利
三.影响双独政策的因素
1.人口老龄化严重,赡养压力大
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岁以60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报告提供的预测分析指出,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跑步’进入老龄化”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不同于其他国家,报告将此称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社会”。除了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空巢和失能困难老人多以外,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出先于工业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老年抚养比快速攀登等特点
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仍有部分老人陷入无社会保障的困境,因此,养老的重担狠狠压在了80后身上。
2.生育率过低,劳动力短缺,冲击社会结构
201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0,其中“城市”为0.88210,“镇”为1.15340,“乡村”为1.43755。即便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所说的“中国目前的实际总和生育率已降到1.6左右(估计值),比法国和英国还要低许多”,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确实要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许多。这将带来严重的劳动力短缺,改革开放以来的“红利”已不太可能在下一个10年乃至20年继续出现。与此同时,企业的用工需求却在持续增长。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重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性别严重失衡,这一点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再次得到正视。而且从趋势看,如果现有的生育政策不调整,人口性别很难得到有效调节,并且不可避免将加大失衡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3.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谐,提高幸福指数
计划生育政策使家家户户都是独生子女,当所有家庭成员都围绕这一个小孩的时候,必然会对他娇惯,自私,不顾及他人感受,这些都形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让他们在步入社会时备感不适应,同时,长期的一个人也使他们感到孤独,缺少爱的关怀,加之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有问题也无人倾诉,以上种种,都对孩子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民族的未来在孩子身上,孩子不健康的成长势必不对于民族的发展,双独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个小孩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更加有利于孩子成长,欢笑增多,烦恼减少,居民幸福指数也会提高
4.经济社会压力,生育意愿下降,“丁克”一族出现
80后是接受改革开放大潮拍打的一代,是有着自身提点的一代,他们大多教育水平高,充满个性,“月光族”“啃老族”也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经济增长加速,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有房有车成为了他们结婚的理想状态,随之而来的“房奴”,“车奴”,以及计划生育所带来的4-2-1模式下的养老问题,这一切都是势力单薄的80后们感到空前的压力,也使他们对于生育二胎的问题备感纠结,甚至还出现了不愿生小孩的“丁克”们,这个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上海社科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新出生户籍人口中92%以上为第一胎生育,城区二胎出生率仅为7.08%;而远郊的松江、青浦、奉贤三地二胎出生率仅为8.63%、10.45%和9.60%。
5.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经济发展有瓶颈,难以有效实施
抚养成本高,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再加之在孩子教育和医疗上的投资大,而我国在社保、教育、医疗上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仍是“读书难”“看病难”使得很多80后夫妇迫于生计只好生一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无疑会减轻他们的经济社会压力,政府有力的推手也无疑会增强80后父母生育二胎的信心
6.二胎生育的管理和申请手续繁杂,不利于政策的开展
据了解,很多家庭不想生二胎的众多原因就包括二胎生育申请手续繁杂这一点,我国生育二胎申请需要**很长的一项申请手续,让很多原本生育意愿就不坚定的家庭打消了生二胎的想法,成为二胎生育的一大障碍,同时也阻碍了开放生育政策实施。由此可见,要促进二胎政策的有效实施,首先要简化、方便化二胎生育的管理与申请程序,不能让手续成为“双独二胎”的“绊脚石”,更不能因小失
四.可行性建议
1.进一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减轻工作压力
在影响居民“二胎政策”意愿的因素中,工作压力和经济状况至关重要,较大的工作压力,不富裕的经济状况都成为了制约“二胎政策”进一步实施的不利因素,因此,实施“二胎政策”的根本则是进一步提高经济水平,提高人均生活水平,让80后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承担生育二胎的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80后父母减压
为80后父母减压,才能让他们走出生育纠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出,政府要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政府要着力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降低城市生活成本,才能实现二胎政策的鼓励效应。真正坚决“工作难”“看病难”的问题,成为80后父母的得力帮手
3.简化管理和申请手续
申请手续的复杂常常让80后父母感到无助,原本满心欢喜的事情却是身心疲惫,更有父母因为申请手续复杂而放弃生育计划,不能不说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大大影响了二胎政策的顺利进程。因此,在不影响父母条件和身份审核的情况下,适当简化申请手续。
4.因时因地制宜的采取生育政策
针对不同的区域和情况实行灵活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生育状态也不一样,对于经济条件好,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发达地区,则可以考虑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而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生活压力大的地区则不应过早放开二胎政策
5.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长期以来,中国主要是实行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的外延性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来获取巨额的贸易顺差,可是,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施所带来的人口红利的减少让我们不禁思考,依靠劳动力优势来赢取经济胜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需要的是以技术创新促进经济方式转型,利用资本市场推进经济方式转型,由外延扩大再生产转为内涵扩大再生产
参考资料:卢迈,分步放开二胎应对老龄化时间紧迫,新华网
谭礼剑,二胎政策何时全面开放,十年(第三期)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