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预警机制的研究
所属栏目:房地产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2:11:00 更新时间:2022-03-11 11:32:26
资金管理的目标是追求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性”)的兼顾与统一。住房公积金作为一项规模巨大的长期住房储金,其资金管理也应围绕“三性”展开。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归集规模不断增大,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同时,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促使缴存人对住房公积金使用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保证住房公积金资金供给与需求的总体平衡,是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为了保证在房地产市场变化难以预期的情况下,住房公积金能够实现稳健运作,提前做好资金管理预警机制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建立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在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中,安全性是前提,收益性是在安全性和流动性都满足情况下管理中心的工作任务,而流动性是日常业务正常运作的基础。流动性代表了一定时期内住房公积金的支付能力,是建立预警机制所考虑的重点。
为了保证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安全,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住房公积金除了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外,保值增值只能通过购买国债实现。国家各部门还出台一系列规范国债操作的规定,避免住房公积金购买国债的风险。也就是说,严格按照各项规定使用住房公积金,资金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目前,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存在不够充分,流动性过大问题比较普遍。但也有相当多的地方,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旺盛,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资金流动性偏小。住房公积金流动性过小,意味着住房公积金即期支付能力不足,一旦出现提取审批后拿不到钱或贷款审批后放不了款的情况,将关系到住房公积金的信誉及社会稳定。所以,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一方面要考虑将贷款量保持在合理水平,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优势,使缴存人能通过住房公积金满足改善自住住房需求,并为政府建设廉租住房提供充足的补充资金;另一方面要考虑保证住房公积金资金整体的流动性,将提取、发放贷款的备付资金保持在合理水平。
分析目前的利率结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是收益率最高的资金使用渠道。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中心对住房公积金资金的管理将面临以下问题:若流动性过大,即住房公积金贷款占比过小、沉淀资金占比过大,显示出住房公积金互助性和保障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解决自住房需求的支持不足,获得的增值收益较少,提供城市廉租住房补充建设资金不足;若流动性过小,即住房公积金贷款占比过大,沉淀的资金比重过小,则反映出住房公积金支付能力不足,住房公积金存取、放贷工作将会受到制约,导致住房公积金制度信誉度降低。
鉴于此,必须对住房公积金的资金管理建立预警机制,保证住房公积金正常运行,将资金的流动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对住房公积金管理预警机制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如何判断流动性是否过小;二是探讨设定何种框架进行预警提示,为决策机构提供采取政策调整的时机,避免住房公积金资金出现风险。
二、住房公积金管理预警机制的关键指标选择
对于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有各种考核指标,基于住房公积金预警机制重点考量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性是否过小的目的,预警机制关键指标的选取应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因素:一是能准确反映资金的目前状况;二是能敏感反映资金状况的变化趋势;三是能准确反映这种变化的速度。
具体是,所选择的指标既能描述当前时点住房公积金资金流动性—重点是可用于提取、放贷备付资金的状况;又能反映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归集、提取、发放贷款、回收贷款共同作用导致这种状况变化方向—是流动性越来越小了,还是逐步得到了缓解;还要能衡量这种变化的速率—是细微的,还是急速的。
目前,能同时达到上述要求的指标很难找到。我们研究认为,可将下面三个关键指标作为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预警机制的关键指标。
(一)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比率(G)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比率=某一时点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余额∕某一时点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100%。
个人贷款比率是反映住房公积金资金整体构成的一个重要指标。《条例》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即在保证住房公积金提取和发放贷款的前提下,只能将住房公积金用于购买国债。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应由住房公积金贷款、国债和沉淀资金三方面组成。国债和沉淀资金都可以看作可使用备付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住房公积金资金构成为贷款占款和可使用备付资金。住房公积金资金某一时点流动性可用(1-个人贷款比率)进行反映。
(二) 住房公积金当期资金净流量(S)
当期资金净流量=(当期住房公积金归集额+当期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额)一(当期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当期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额)
个人贷款比率是一个时点数,主要反映住房公积金在某一时点上流动性的强弱,不能够反映流动性未来变化的趋势。而当期资金净流量是一个时期数,它反映了住房公积金外来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的差额,即“两进两出”的差额。在个人贷款比率一定时,资金净流量为正,代表流动性在变大;资金净流量为负,代表流动性在变小。
(三)可运营时间(T)
可运营时间是指在政策条件和资金流动状况不变的条件下预计出现的风险时间,也就是说还有多长时间,住房公积金备付资金将不能满足提取和发放贷款的需要。
(四)关键指标之间的关系
可使用资金=住房公积金余额×(1一G)
在S为负时:
T(月)=(可使用资金一月备用资金安全值)÷lSI
注:月备用资金安全值=月放贷量×放贷备付系数+月提取量×提取备付系数
上述公式通过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比率(G)、住房公积金当期资金净流量(S)、可运营时间(T)量化了当前的资金状况、发展趋势和变化速度,对住房公积金资金的流动性进行了考量,为预警机制提供了科学的指标组。
三、住房公积金预警机制的框架
(一)预警机制框架的构思
住房公积金预警机制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对流动性是否过小进行判断;另一个重点是何时向决策机构发出采取调控措施的警报。住房公积金资金状况的变化是通过一段时间逐步发展形成的。考虑到政策效应有一个相对滞后的过程,所以应在资金状况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向决策者提供预警,做好相关准备,采取相应措施,而不能等到资金状况完全恶化时再进行应对。鉴于此,我们把这一过程又分为三个预警等级,即:初级(黄色)预警、中级(橙色)预警、
高级(红色)预警。
初级(黄色)预警是指在关键指标达到初级警戒数值,资金流动性继续向不利方向发展,管理中心资金计划部门应及时向管理中心领导汇报,并着手研究应对措施的准备。
中级(橙色)预警是指在关键指标又向更为消极的方向发展,超过中级橙色警戒数值,反映资金流动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时,管理中心应立即在职能范围内采取措施,防止资金状况继续恶化,并向管委会汇报。
高级(红色)预警是指管理中心采取的措施未能达到扭转资金状况的效果,关键指标继续变差,超过高级红色警戒数值,管委会等上级决策机构应采取果断措施,对一些重要政策进行调整,确保住房公积金稳健运行。
(二)预警机制的警报提示
参考金融机构控制存贷比指标的比率范围,结合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具体实际,初步设定了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预警机制的警报提示区间:
1.初级(黄色)预警。在个人贷款比率>75%、资金净流量为负、可运营时间≤9个月时,启用初级(黄色)预警:资金计划部门每周向管理中心领导汇报住房公积金资金状况,提请领导重视;分析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做好启用贷款限制性门槛的文件准备;到期国债和定期存款立即兑付,保证资金回流,弥补净流量缺口。
2.中级(橙色)预警。在个人贷款比率>80%、资金净流量仍为负、可运营时间≤6个月时,启用中级(橙色)预警:出台管理中心权限内的贷款调控政策,如设置贷款限制性门槛,加强按揭协议的审批控制,调低贷款系数;将管理中心持有的记账式国债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全部卖出、定期存款逐步提前兑付;立即向管委会委员通报住房公积金资金情况,将以降低住房公积金个贷比为目标的政策调整作为管委会议题。
3.高级(红色)预警。在个人贷款比率>85%、资金净流量仍为负、可运营时间≤3个月时,启用高级(红色)预警:向管委会申请召开管委会紧急会议,立即采取调整贷款政策(如降低贷款额度)等有力措施,控制贷款发放。
四、建立住房公积金预警机制需注意的问题
(一)三个指标要综合考虑
由于三个关键指标是通过三个方面对流动性进行描述的,所以,为预防指标使用结果偏差,在运用三个指标考量住房公积金流动性时要综合分析。若G≥80%,但S≥O,说明住房公积金当期有资金净流入,流动性正得到好转,这时只需密切关注即可;若G≥80%,但S (二)各项调控效果的时滞因素
由于住房公积金各项政策调整效果的显现需要一段时间,所以预警机制应充分考虑时滞因素。在住房公积金运作过程中一旦某些指标出现异常,应加以关注,做好监控。在达到各类预警水平时,应立即向有关决策机构报告,不要等到形势已经十分严峻时才着手准备调控。此外,各类政策出台前如果涉及上述3个关键指标,应进行测算和分析,将
预警机制作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关注。
(三)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住房公积金的资金管理需要通过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共同完成,由于住房公积金缴存、放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也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偏差。如每年要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7月、每年一次或多次提取住房公积金归还贷款的月份、缴存额大幅下降的春节、大企业的整体转入或转出以及房地产市场“金九银十”现象导致这两个月贷款量大幅上升……,在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时要尽量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保证指标的真实性、连续性,有利于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文章TAG标签:资金管理论文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