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_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确保全市经济稳步发展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4-09-04 17:19:48 更新时间:2014-09-04 17:22:45
摘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舒兰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工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是保障舒兰市以“工业立市、工业富市、工业强市”为主要发展方略的必然条件,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
关键词:经济论文发表,科学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配置;保证城市发展;水源工程建设
推荐阅读:经济期刊投稿征稿
一、舒兰市水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舒兰市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均为松花江水系,其干流(第二松花江)及其较大支流拉林河绕市东西边境北流。第二松花江市内流域面积623.8平方公里,曲长47公里;拉林河及其支流市内流域面积3933.3平方公里,主河曲长17公里,较大支流卡岔河、细鳞河、霍伦河、石头河均发源于本市,加之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小河流50余条,汇集了较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境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结构性、区域性缺水的问题仍然存在,加之境内半山区、丘陵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涵养水份的能力降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见突出,已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二是城市供水能力低;三是工业用水紧张;四是现有供水能力满足不了未来城市发展要求
二、城市水源工程建设长远规划意见
长远规划就是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未来发展不同阶段对供水的要求,对舒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合理配置的原则进行规划。
(一)开发建设“引霍入沙”调水工程
因舒兰市水资源分布总体上是东西多中部少,近期及未来工业经济的发展又都集中在舒兰市中心城及吉舒地区。舒兰市中心城是舒兰市政治、人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必须把足够的水量调入该地区才能满足工业、生活、公建及其它用水需求。因此,为充分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应当采取引东部地区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的霍伦河水入沙河水库供舒兰市中心城用水,实现总体上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
(二)开发建设“引细入响”调水工程
响水水库目前是吉舒地区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也是未来向舒兰市工业发展中心的吉舒省级工业集中区供水的主要水源。当前,因响水水库不能满足下游灌区农田灌溉用水需求,灌区已“水改旱”400公顷,自流改为机井灌田300公顷,既加重了农民负担,也减少了农民增收,又影响了水库综合效益的发挥。“引细入响”工程不仅能保证吉舒地区城市用水要求,还可以恢复和扩大灌区农田灌溉面积,并对处于下游经常发生干旱缺水的亮甲山水库也可以实行补水。
(三)新建干棒河中型水库,使其成舒兰市中心城的第二水源工程。
干棒河水库位于小城镇西南15公里至腰岭村干棒河屯北1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121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3132万立方米,设计坝长1030米,最大坝高15.8米,水库可调节水量为2620万立方米。新建干棒河水库可将库水通过管道直供舒兰市中心城。在满足城市供水同时,还可以将余水补充农业灌溉。
(四)充分利用合理开发地下水
对城区范围内的地下水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控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因过度开采地下水下降而发生的地面沉陷等灾害。
一是舒兰市中心城地下水分布在鹿场-永安砖厂-实验小学-王家屯一代,面积6.8平方公里,地下水年可开采量133万立方米。鹿场东部-蔬菜六队-七中-体育场-合兴屯-火车站-东大桥-王家屯一代,面积6.35平方公里,地下水年可开采量200万立方米。
二是吉舒地区地下水主要储存于朝阳河河谷区和二道河河谷区。二道河河谷区主要在候家乡-振兴水场-朝阳南门外,可采量190万立方米/年。朝阳河河谷区在朝阳南门外-恒林三社范围,可采量200万立方米/年。
三、水源工程建设近期实施意见
为适应舒兰市近期经济发展对水源工程提供供水保障的需求,应当采取应急并易于见效地措施开发利用好各类水资源。
(一)充分利用好城区供水的响水水库及沙河水库水源。两座水库应提出该水库在保证农业灌溉用水及防洪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向舒兰市城区可以提供的城市供水能力指标,以便于舒兰市对城市供水需求做出统筹安排。
(二)尽快启动沙河子水库管理局 “引细入沙”的调水工程,协助沙河子水库管理局做好该项目尽快列入国家计划,争取资金等具体工作,争取尽早动工,实现效益目标。
(三)开发利用地下水,为“招商引资”落地企业及格来得电厂、合成药厂等企业用水提供保证。
四、关于对新建水源工程项目安排的建议
为适应舒兰市分年度、分阶段招商引资、落地到舒兰开发工程项目对用水的需求,遵循分期安排、量力而行、稳妥实施的原则,新建水源工程应做出计划排序,按照先易后难,注重实效的条件逐年实施。一是认真做好近期和未来对城市供水需求的规划,二是优先考虑吉舒地区工业集中区水源工程建设,三是将干棒河水库做为舒兰市中心城第二水源地靠前安排,四是长远新建“引霍入沙”调水工程,五是拓宽水源工程建项目资金投入渠道。
【参考文献】
1.舒兰县水利志
2.黄大英 2005 水资源保护《浅谈北京市水资源合理配置》
3.王浩 2004 水科学进展 《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