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论文期刊推荐及范文
所属栏目:焦作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2014-09-10 16:25:34 更新时间:2014-09-10 16:26:33
高等教育论文投稿期刊推荐《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系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国家级教育期刊,面向国内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旬刊。
摘 要 文章从专业教师的角度讨论学风建设的细节问题,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灵感,加强良性竞争,团队合作与组员互助,以及如何应对学习懈怠期,正确看待教师调停课等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论文投稿,灵感模仿,团队合作,学习懈怠期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y
Style in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ZHENG Linwei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Sanji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2)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professional teachers' point of view to discuss the details of style construction, and inspire students to explore how to enhance healthy competition, teamwork and team members help each other, and learn how to deal with slack period, the correct view of the teachers adjust suspension and other issues.
Key words inspire imitation; team cooperation; learning slack period
仅有勤奋工作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建筑系学生来讲还远远不够,甚至只能说这是大部分同学都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学建筑不刻苦就出不了好成绩,反过来说,即使刻苦也不能保证必然取得好成绩。设计师需要灵性,所以建筑系的学生首先要考虑的恐怕还不是熬夜问题,而是要学会释放自己的心灵,开发深层的悟性,最终点燃个体的创造力。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为了激发出学生那1%的灵感,我们多付出一点是值得的。对于建筑系而言,开展各种活泼多样的教学活动,显然既是学习方法的推广,又是优良学风的建设。在这方面,建筑系经过多年积累,想出了各种办法:通过建筑学概论、建筑鉴赏等早期课程设置以及丰富的讲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计中期考核制度帮助学生检查设计进度;通过课程设计集中点评及时总结学习得失;通过游历四方的考察,开阔眼界、消化书本知识;通过建筑沙龙等活动培养战友感情、团队精神;通过系内设计作业联展、各种设计竞赛营造健康积极的竞争氛围。这些办法有些已经充分落实,有些还需继续加强。
竞争与互助。毋庸置疑,建筑系学生竞争很激烈,但笔者以为绝大多数属于良性竞争。因为,同学之间的竞争虽然激烈,但却始终朝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前进。竞争带来的是对手、更是同路人,同学们在竞争的同时获得共同的成长。前行的路上有同伴,其实是很幸福的,远比一个人孤独奔跑更有乐趣。为避免产生恶意的以打压其他同学为目的的竞争,建议可以以我系建筑沙龙为平台,组成各种学习小组:建筑模型、电脑辅助设计、建筑摄影、实体建构、影视与建筑赏析、音乐与建筑赏析等等,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懈怠与厌学。建筑系学生常常要面对学习低谷期的困扰,相比过热,懈怠与厌学更可怕。一般而言,一年级新生,未开启专业兴趣时有可能出现懈怠,而经历短暂的过渡期后将迎来一个学习热情高涨期,再到高年级,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或多或少会出现起伏,这都是正常现象。但近年来三江建筑系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习懈怠期出现的频率在增加,延续时间在加长。二是低年级的专业引导力度稍欠火候,导致中高年级的懈怠期出现得越来越早,越来越普遍化。这两个问题其实是相互关联的,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危机。应对之法:努力开展各种讲座,低年级的建筑概论、建筑鉴赏、古建认知等通识性课程需要教师更有激情地演讲,二三年级适时引进建筑史课,加强建筑沙龙的活动,二三四年级应该大幅增加建筑实践环节,这里特指多主题的建筑考察,经常性组织学生考察建筑,甚至利用寒暑假走远一点,长见识、拓眼界,都是非常重要的。从江南园林到上海新天地,从帝王陵墓到现代美术馆,从皖南民居到新中式楼盘,从儿童游乐场到商业中心以及城市CBD,丰富的体验和广博的见识不但是维持学习热情的法宝,同时也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学出来的学生才不是死读书,才真正会做设计。所以,建筑系学生必须走出去,建筑系的老师必须敢带学生往外走。作为专任教师要敢担风险、不能怕事,而学院领导对建筑系的支持应该落实到经费。学建筑从来就不是低成本的事。
总体而言,在建筑系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应该不难办到,专业教师和班级辅导员相辅相成,仔细甄别,因材施教就能把握住大方向。相比之下,学生失去梦想、失去热情才是真正可怕的,僵化与教条培养不出合格的建筑师。所以我们的立场基本上还是鼓励保持一定的学习压力,培养同学间战友般的情谊,维持良性的竞争机制,同时在制度管理上拥有一定的弹性,思想意识上深度关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建筑系学风建设。
出勤率与课内外精力投入。对于学生而言,上课不能迟到、不能早退、不能旷课。这句话像是废话,但我们会发现在全国各个建筑系,学生设计课迟到早退现象很严重,大量的学生认为只有老师给自己一对一改图的那段时间才是上课时间,没有改到的和已经改过的学生就会认为自己的设计课已经结束。这是一个非常不良的习惯,持这种观点的背后实际上是对专业学习方法认识的偏差。不论是否轮到一对一讲解,学生自主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都是必须的,设计课只是宝贵的与指导教师互动的机会,为了完成一个设计作业,大量的精力必须投在课堂之外。何况,在上课过程中,老师会时不时地将一些共同的问题做统一讲解。因此,一个好建筑系必须有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除了抓好设计课课堂出勤率以外,还应该制定出更多的激励措施,让学生主动安排课外时间到专业教室学习。如果可能,笔者希望能另外增设若干节设计自修课。比如每天下午、甚至晚上增加2节设计自修课,没有指导老师,但依然有到课要求。经过有目的的引导,培养学生在教室一起做设计的习惯。其实,允许同学自由选座,会有利于小团队的形成,这样各个团队之间还会形成竞争,团队内部有更多的互帮互助。建议辅导员准备一套建筑系学生完整的点名册,随时核查学生到课情况、自习情况。笔者虽不赞同严厉的惩罚措施和激烈的师生对抗,但有完备的记录,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鞭策,让这些缺勤记录成为学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使其常常警醒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对于建筑系,更突出的问题是健康积极的学风一旦形成,点名制度自然变成次要的辅助手段。老师不必整天盯着学生不能迟到,不能早退,上课不能睡大觉,晚上要强制晚自习……那些都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手段。20岁左右的年轻学子,还有未完全走出青春叛逆期,过多的管束只会徒增抵触情绪。就算学生被抓来上课了,身在曹营心在汉又有何益处呢?点名点得再勤快,也没有扭转人心来得更直接有效。我们应该认识到各种点名、查岗只能作为辅助方法,而引导学生形成自觉、自律,能自主积极学习的习惯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兼职教师队伍庞大是我校建筑系一大特色,在带来新风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频繁地调停课。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设计教学的弹性,在可控情况下的调课,应该予以理解。建筑系办学的特点是:教师是最重要、也是最大的教学成本。由于大部分兼职教师是成熟的职业设计师,或者是高校在读博士生,他们围绕工程和科研,经常调整上课时间。好在对于建筑教学而言,大部分情况下是一对一传授,只要控制好授课节奏,就不至于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但最怕的是,部分兼职教师,频繁调停课,且调课后补课成为混形式、走过场,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这样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所以,对于老师的调停课,我们需要更有智慧地应对,既不能刻意僵化讲求形式,又不能为少数不负责任的教师滥竽充数大开方便之门。因此,我们需要更有效的监管。
有些学生有一边听音乐一边做设计的习惯,笔者认为只要不影响他人,倒是无妨。宽松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有利于放松心情,进行高效创作。甚至可以在低年级有组织地开展一些听音乐画听后感,看电影画观后感等通觉类的艺术创作训练。而设计课每45分钟下课一次,则完全没有必要。进入状态后,连续工作4~5小时,再正常不过了,频繁地中断工作,反而不利于设计创作。大概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搞创作的人大都喜欢夜深人静的工作环境。建筑系的学习不同于其他院系,强度大是它的基本特点。随便一个快题设计,短则4小时、6小时,长则8小时,甚至12小时,这期间大部分被测试者都是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常有建筑师到幼儿园给小朋友讲建筑启蒙,无一例外地发现,通常只能集中注意力15分钟的小朋友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持续注意听讲1个小时甚至更久。可见传授的内容、形式和大脑疲劳度都是相关的,教师完全可以视具体情况调节,不必固守严苛的上下课时间。
模仿与抄袭。作为课程设计,我们允许学生学习、模仿他们喜爱的作品,哪怕手法拙劣也是学习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讲,模仿与抄袭又是有本质区别的。如果是不动脑筋的抄袭,甚至是请“枪手”画图,毫无疑问,发现一个,严厉惩处一个。因为,抄袭者不仅是剽窃了他人成果,还逃避了整个学习过程,性质严重。
总而言之,为建设建筑系良好学风,我们抛开形式教条,既有正面引导,也有严格的质量把关,二者相辅相成,积极有效地推进建筑系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2] 李竹成.浅谈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特色[J].高等建筑教育,2003(2).
[3] 王建国.中国建筑教育发展走向初探[J].建筑学报,2004(2).
[4] 李炜.关于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