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所属栏目:审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2:25:04 更新时间:2011-02-26 12:25:04
摘要:信息化时代,会计电算化势不可挡。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在会计基础和在会计工作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必须进行补充和完善。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和方法都应做相应的调整;会计电算化也给审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优劣势、机遇和威胁。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审计线索,审计要素,审计程序,教育
会计电算化使会计数据的处理快捷、准确,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随着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审计所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对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形成了强烈冲击。
1.会计电算化对现行审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在一定程度改变了审计线索的收集方法,扩大了审计的范围,使审计的任务更加艰巨,对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能为各种财务审计软件的开发积累实际经验,在自助会计系统内部审计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会计数据的生成、存储介质和形式、传递形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审计人员无法用肉眼跟踪会计处理环节,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考查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在财务系统软件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提出审计要求,系统的各种数据文件都应留下保证审计有效进行的线索。
1.2对审计人员及其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用计算机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不断积累经验,研究本单位的财务流程开发设计出既规范又具有充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
如ERP软件较适应现代审计要求,在初始录入凭证时产生记录,在改动、删除时,并不是在原记录上变动,而是另有记录反映,原记录既不影响会计核算结果又保存曾记录的事实,能客观反映会计记录实况,反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1.3对审计对象的影响
传统审计对象是的会计报表、帐本、凭证,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对象是原始资料及系统的功能。
1.4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一般审计程序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异议和复审阶段。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审计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同时结合审计目标,运用特有的方法,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评价。
1.4.1准备阶段。此阶段是审计组织从编制项目审计计划到审计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前,是整个审计过程起始阶段。在此阶段应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1)准确了解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情况
(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明确彼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3)审评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
(4)明确此次审计重要性和审计范围、审计风险。
(5)制定可行有效审计计划。
(6)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还列出所选用的通用软件或专用软件。对于复杂的电算化系统,也可聘请专家,但必须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
1.4.2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审计组织机构必须严格管理和控制,主要工作是根据准备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评价、综合审计证据,借以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主要工作如下:
(1)符合性测试。以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检查结果为前提进行符合性测试,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非常差,则可根据决定取消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并加大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
(2)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应该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可考虑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测试系统的可靠性。
1.4.3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
注册会计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后,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时,除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作出审计结论外,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2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发展的影响
2.1会计电算化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价值
计算机生成的工作底稿更易读,易存储、访问和修改,省去了手工会计及其他一此常规计算,节省时间。审计人员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完成无法做到的信息搜集工作,使审计监督职能更好的发挥。同时,审计人员能够拓展其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价值。
与传统审计相比,审计内容从财务审计、管理审计发展到社会责任审计、环境审计,审计时间从事后移到事前;审计手段从手工到计算机网络;审计技术从手工作业审计到现代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方法从详细到抽样;审计监督职能从监督到监督与服务。
2.2会计电算化带来了审计线索的缺失和审计对象的扩展和审计技术的复杂化
会计处理的信息将使审计线索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从账薄到会计报表,都有文字记录,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精楚;但信息化会计系统中,会计数据处理程序化,经济业务数据的输入到会计报表的生成,处理过程都是由计算机按程序生成的,很难直接观察。
电子形式的会计信息受到诸如网络传输故障、计算机病毒的困扰,会威助到会计信息和数据安全、完整。因此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对象除了传统对象,还要对会计信息系统本身进行审计。
2.3会计电算化推动了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审计信息化是必然的;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其实施的许多审计程序更为有效,推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从而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4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不良影响
2.4.1信息化环境下审计准则与标准的缺失
现有的审计准则与标准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在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电子数据文件时,常会遇到阻力,缺少法律依据。
2.4.2电子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数据的安全成为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如计算机病毒的破坏、黑客的侵袭、内部人员的舞弊等等。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审计工作中的新问题不断出现。对其深入研究及解决,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又使电算化会计在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使得电算化会计环境下的审计工作不断改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审计和会计工作的服务负责对象一般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而人是做事的主体,问题的出现都是人的欲望、境界,道德水平使然,教育工作人员形成整体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树立依法办事,稳妥办事,办不让家人亲友为之担心的事的观念;让工作人员想到营私舞弊就倍感耻辱而远之,是解决审计会计问题,乃至一切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审计学原理与实务余玉苗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
2联网审计中网络通讯方式的研究与探索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年第11期
3《四书五经》夏于全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ISBN7-204-06323-6/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