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4-09-22 11:28:07 更新时间:2014-09-22 11:05:06
本文是一篇教育期刊征稿论文范文,选自期刊《陕西教育》(高教)属于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是为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及中等职业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发表具有学士学位以上的高学历人群各类原创性的学术理论、 成果综述、评职、晋级等方面提供主阵地。
摘要:在中小学教育学科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由于其需要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严谨逻辑思维能力,使得数学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课程之一。因此,培养学生认真上课的习惯,抓好课堂纪律,提高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显得特别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在课堂高效率传输知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农村中小学中,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教师教学内容单一,方法陈旧、课堂管理方式不当等现状严重制约着数学的课堂纪律,也影响课堂教学知识的传输。本文将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历,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堂纪律问题及对策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堂,纪律问题,对策
目前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堂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少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而导致学生违反纪律的原因不仅只有学生本身存在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学生、教师共同努力来解决。
一、农村中学生数学课堂纪律问题的产生原因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浮于表象
据调查,发现大多数数学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基本上都采用注入式教学,让学生先死记硬背一些数学公式,然后反复做题加以巩固,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加考虑,只用一种方法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因材施教的意识,造成只有部分学生掌握知识,而其他学生只会产生自卑感。
其次,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主要数学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统计思想、化归思想等。主要数学方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综合法、分析法、图象法、消元法等。许多老师认为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因此只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联系基本技能,缺乏对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思考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让学生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堂管理方式不当
农村部分中小学教师缺乏课堂管理专业知识,采取的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一、放任型:是指教师撒手不管,学生愿意怎样就怎样,完全自由。他的职责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信息并与组织外部进行联系,以此有利于学生的工作,但此种管理方式教学效果很差。二、独断型: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严厉,但这种要求往往只根据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确定,忽视学生的具体实际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在独断型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充分发表,且学生往往有一种紧张感压抑感,容易导致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学效果降低。三、增减课堂内容型:课堂信息量过少,环节分散,会导致时间的浪费;信息量过多,密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益低下,也是浪费时间。
3、学生身心特点,性格因素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生理机能、心理水平、认识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中小学生具有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他们的情感情绪易激动暴躁,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导致课堂纪律出现问题。
二、改善课堂纪律的一些策略
上好一节课除了要充分备好课外,控制好课堂纪律非常重要。如果课堂纪律乱糟糟的,备课备得再充分,教学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但是,在经验有限,教学水平尚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控制好课堂纪律呢?
1、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课前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 “有备而来”。首先要熟悉,熟悉新教材,认真搜集每节课的知识要点,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么突破,怎样设计练习最有效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熟悉学生,了解他们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程度、理解能力,不同能力学生所占的比率、年龄、个性特点等等。这样,在授课时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能力地学生学得进、学得好、学得有兴趣,并制作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2、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课堂管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久远的历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技术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它包括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它不仅约束、控制着有碍学生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因此提高教师管理能力,应该要做好以下方面:第一要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包括精心设计教案,准备好所需的教具设施;第二要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占用教学时间批评学生;第三要适时安排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并注意效果,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乱,以防学生处于失控状态;第四要精心提问,紧扣重点关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五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精炼,不拖泥带水,重在引导点化。恰当选择方法与策略,解决关键问题,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预定目标进行。
3、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大力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应了解学生。学生就是学生,不是成人,不可用成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他们。这一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就是头脑灵光、反应灵敏,他们很顽皮,但是聪明可爱;他们会捣蛋,但是活跃大胆。但是,他的这种顽皮的表现自己的方式,确实给课堂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让老师措手不及,搞不好一节课就上不下去了。在课堂之上如果老师置之不理,可能会纵容了这个学生,他可能会更加放肆,其他学生也会学样;如果采取严厉的批评,他未必听得进,同时也会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必须在短短的几秒钟的时间里思虑再三。老师应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以“柔软”的方式切入他的心里,对他进行了好好的引导教育。教师应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鲜活的个性。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而且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保证了课堂纪律,课堂效率才有保证;课堂纪律保证不了,讲的再多多数学生也是听得半解不懂。最重要的养成坏的风气,自己上课也辛苦。但我认为每种方法用多了都会对学生失去作用,所以不同的时间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参考文献
王翠.课堂纪律管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职业,2009.
马慧.课堂问题行为和课堂纪律管理.现代教育科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