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发表招远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4-11-27 14:35:38 更新时间:2014-11-27 14:20:37
经济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杂志推荐《价格月刊》是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管、价格月刊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杂志。它以探索市场价格理论、指导价格工作实践。它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为价格改革和价格工作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产生了较大 的社会影响。
【摘 要】文化产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招远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超前谋划,把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全市的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近期我们集中力量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文化产业,调查报告,发展建议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明显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近年来,招远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文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在投融资、税收、土地、资产经营和工商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设立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专项扶持资金,对列入全市重点的文化产业投资项目,在配套建设费、贷款贴息等方面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对繁荣发展社会文化生活、提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招远市着眼文化产业发展,围绕打造“金都招远”城市品牌,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逐步建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今年以来,全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共有38个,同比增长81%。其中,文化产业的核心项目罗山黄金文化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300亿元,规划面积35.22平方公里,是招远市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三产服务业突破提升的精品项目,其中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淘金小镇、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大金脉影视基地、毛公山公园 5处景区已建成开放;罗山文化产业园、招金矿业培训中心、金色田园创意基地、大学之道、金都峰景区、民俗博物馆6处景区正在加快建设当中。整个项目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另外,影视大厦、粉丝博物馆、文化大厦、玲珑悦动文体中心等项目也将投入使用。这些项目的开工和建成,为发展文化产业搭建了平台、营造了氛围。
三是系列活动创品牌,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中国金都―山东招远黄金节”、“中国粉丝之都”、“金都?汤城”等一系列亮丽品牌正在全省、全国逐步叫响,其中“中国金都―山东招远黄金节”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今年的黄金节,客流量达26万余人次,总交易额达22.7亿元;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额达52亿元。不断加大黄金题材历史文化创作开发,拍摄了以黄金为题材的电视电影《金黄血红》、《金都1943》和电视连续剧《大金脉》;与CCTV-4携手拍摄制作《走遍中国?金都寻金》及《快乐中国?学汉语?金都招远》节目。今年8月份,“陕汽杯”全国超级卡车大赛中国金都招远站的设立,为我市承办全国赛事发展体育产业创造了良好平台。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金都品牌在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度,增强了城市吸引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招远市的文化产业虽然在省、烟台市内位居前茅,但与全国发展较快县级市相比,仍处于中下游水平,存在着产业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有些产业有资源优势,无产业优势,有品牌优势,无效益优势,有个别优势,无整体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够统一。从全市层面看,市里领导认识早、要求高、相关工作抓得紧,而基层一些单位在认识有差距、行动上有距离;文化主管部门认识比较高,文化产业相关资源管理部门则缺乏科学发展的认识,不能自觉地把文化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还停留在一抓工业,二抓农业的老路上。二是政策不够完善。已出台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对于起步阶段的文化企业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有些政策还比较原则,不够具体,例如:在资金、税收以及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支持不到位,企业反映比较大;对于土地征用、贴息贷收、融资等关系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等方面,目前仍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演艺业在经营中税收也没有具体标准,影院建设配套费减免幅度不够,政府财政对文化场馆建设鼓励支持政策不够等。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产业管理机制不完善。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导致文化经营单位、个人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管理方面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上下分割的现象,使文化资源难以整合、优化;对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够,致使非公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一定障碍,严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四是人才比较短缺。文化产业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冗员较多,中、青年专家和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匮乏的现象。普遍缺少优秀的行业策划和管理人才,尤其是企业家、高端创意人才最为稀缺。六是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旅游景点不少,但上档次、上规模的不多,除“黄金游”外,其它景点都吸引力不强。旅游服务体系不够完整,旅游商品开发不足,景区经营大多都停留在“门票经济”等粗放型水平上。
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要明确产业定位,把文化产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来培育。要抓紧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门类,培育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打造一批知名文化产业品牌,建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使招远成为产业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辐射力竞争力较强的区域性文化产业中心;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市GDP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一个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一是建议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组建各种类型的文化投资公司,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手段融资。对投资兴办文化企业的,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二是加大对文化产业扶持力度,扩大公共财政对文化的覆盖范围。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对于从事数字广播影视数据库、动漫产业等电子出版物研发、生产传播的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应享受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三是要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的扶持力度。如鼓励扶持旅行社的发展的措施,对旅行社引进专车、专线,加入全国旅行社500强的要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企业做强做大等。
(三)进一步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理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文化单位中的文化企业,要尽快从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转换机制,面向市场。一要及时成立全市文化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文化产业相关部门间的协作,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要研究出台文化专业人才引进政策,尽快解决艺术人才紧缺、知识陈旧老化的问题。采取特邀、合作、接纳优秀毕业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各类文化专业人才,加强地方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壮大艺术人才队伍。三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的拓宽力度。让文化产业依靠市场运作,优先发展起来,在运行中规范、完善,在协调、服务中引导和支持,在发展中不断加强监管,使文化市场健康运行,建立先进、有序、和谐的文化市场,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